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187)

  不久,杨昌济染病,杨开慧日夜侍于病榻之侧,并为父亲读书读报。每期《新青年》是必读之书,从这里,杨开慧汲取了许多新思想新道德。

  1918年秋,为了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前去看望老师杨昌济并在杨寓小住。

  杨先生和美人见到毛泽东,十分快慰,帮助他妥善安排在京的生活。这时的杨开慧,正当豆落年华,她曾听父亲多次赞扬过毛泽东,也看过他写的许多文章和日记,虽然相识多年了,但这次见面,心中却有一种异样的感情,也许是她正处在多梦时节,对未来充满了幸福的幻想。

  毛泽东虽是暂住杨家,小师妹和他接触的机会却多了,他的言谈、举止,特别是他那忧国忧民、雄心救国的宏图壮志,使杨开慧深感他是个不平凡的男子,有着非凡的才干和令人着迷的魅力。她已经暗暗地喜欢他,愿意和他接触,听他讲话,几天不见就有点心烦意乱,甚至坐卧不安了。

  杨开慧的父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有意识地给他们更多的接触机会。两情相悦,两性相吸,爱情之神同时打开了两个年轻人的心扉,两颗还没有品尝过真正爱恋之果的心,开始惴惴不安起来,而且是越来越移近了,贴紧了。在故宫、北海、香山,常看到他们的游踪,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在这一对年轻人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记忆。他们的爱情像红叶那样艳丽,像白雪那样纯洁……他们越走越近,互相之间连称谓也渐渐由“开慧”、“泽东”改成“霞”、“润”了。

  杨开慧喜书法,懂诗词,不施粉黛,志存高远,这是毛泽东对她最钟情之处。一日,毛泽东向开慧要诗。开慧说:“我喜欢诗,但作不好,临时应酬更写不出来。去年在长沙时,因和周南女中李一纯要好,曾送她两册精装的《诗韵》,李一纯买了两盆菊花回赠,我曾作过一首诗答谢。”说到这里,略一沉吟,便背诵道:

  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

  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

  月夜幽思永,楼台入暮遮。

  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

  毛泽东用心听着,小声重复着,体味诗中的含意。待听完,笑着说:“霞,这诗赠给我不是很合适吗?”开慧脸色绯红,细一回味,确像一首爱情诗。如头两句:“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润之不正好当此吗?“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这不像是说自己尚未许人吗?想到这里,脸像火烧一样,忙辩解说:“你不要曲解人家的诗意,我对你说了,是给李一纯的。”毛泽东说:“我最喜欢最后两句,‘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开慧含羞地一头扎到毛泽东怀里,两颗狂跳的心完全撞到了一起。

  爱,就要爱得坚实;爱,就要爱得彻底。杨开慧既然爱上了毛泽东,她决心把一切都奉献给他。她说:“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

  母亲也离开了人间,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假如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离开了人间,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如他被敌人捉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一个命运!”

  1919年12月8日,毛泽东率驱张(敬尧)代表团第二次到了北京,当然住在开慧家里。一年多来,鱼雁传书,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一天,开慧发现毛泽东晒在竹竿上的一件白衬衣破了,便取下来为他缝补。此事被妈妈看到了。做母亲的把这看做是他们“定情”的标志,因而非常高兴,告诉杨昌济和家里人说:“开慧帮毛先生补衬衣了,她还从来没补过衣服呢!”杨先生这时已沉病在身,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笑容。

  1920年1月16日,一代学人杨昌济先生不幸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给老友章士钊写信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信中说:“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章士钊是湖南长沙人,著名的革命党人,时任南方军政府议和代表,住在上海。

  北京和长沙的教育界都为杨昌济开了追悼会,毛泽东以半生半婿的身份参加守灵,帮助料理后事。父亲去世后,杨开慧和母亲扶柩南下,将杨昌济的遗体归葬长沙板仓。

  1920年4月,毛泽东到了上海。为给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友筹措路费,他前去拜访章士钊先生。章士钊对杨昌济的学问道德素来钦佩,热情接待了毛泽东。见这个后生谈吐不凡,胸怀大志,觉得老朋友的眼光不错,遂答应尽力相助。数日后,筹集到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43年后,毛泽东对帮助他学习英文的章含之(章士钊的女儿)说:“行老(注:章士钊字行严)哪里晓得他募捐来的这笔钱帮了共产党的大忙。当时一部分钱确实供一批同患去欧洲。另一部分我们回湖南用于造反闹革命了。”

  杨开慧回到长沙,得父亲生前好友的关照,进人福湘女中读书,和后来成为柳直荀烈士夫人的李淑一住在同一寝室。

  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要读《圣经》,做祷告,唱赞美诗。校长是洋牧师的夫人,思想守旧。她觉得这个北京来的学生,头发太短,思想太新,怀疑她是“过激派”。那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成立,“过激派”往往是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贬称。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是这所教会学校的国文教员,是杨昌济的生前好友。他出面保护杨开慧:“她父亲是湖南教育界的名流,和我是挚友,杨先生过世了,对她的后代,望教育界诸同仁多加照顾。”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