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232)

  这一代父辈在婚姻的见解上,有他们的独到之处,他(她)们中意的,敢于大胆地爱,毫不含糊地去追求。他们不中意的(特别是包办婚姻),敢于公开地反抗,挣脱旧习惯势力的束缚,朝着解放的路上奔跑。

  不过,父辈们毕竟是从旧教育制度下走过来的,在他(她)们的爱情生活中,总能够找到旧社会的烙印,也就是说父母亲结合后,多数的母亲甘心献出自己的一切去殉父亲的事业。当然,他们是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但在家庭和婚姻生活中,母亲们常常是付出的最多、奉献的最大。

  第三篇 儿女.未来

  引 言

  母亲,这原本是一个古今共谈与人类共存的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它既会出现在小学课本上,也会出现在名人的笔下:毛泽东、朱德、老舍、丁玲……都撰文写过自己的母亲。

  孩子眼里的母亲,既是平凡务实的普通人,又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有多少支饱含深情的笔真实地记叙了母亲精神对儿女的影响。

  母亲和子女的关系,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崇高的关系。母亲是伟大奉献和无私之爱的化身。当女儿变成母亲时,对母亲的理解将会更深、更透、更全面。像萧月华、陈珠英等这样的母亲,当她们降生到这块土地上后,她们的父母养不活她们,只好将她们卖给人家做童养媳或到工厂当童工。她们一无所有,任劳任怨……在她们身上最出色的品德就是坚韧、奉献。她们所奉献的是自己,甚至超越了自我。萧月华妈妈为了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曾志妈妈为了革命,任由党组织卖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杨开慧、何葆珍、赵一受等妈妈们为了革命,舍弃了自己的子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代母亲们,用她们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母亲的风采和品格。

  历史如一条滚滚长河,流走了多少辛酸往事,也流走了多少悲欢离合。这一代母亲们的斗争实践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的史篇,在今日多变健忘的时代,还有多少人会对这一代母亲们的伟大品格、丰功伟绩,投注钦佩、学习、发扬光大的眼神呢?然而,那些刻骨铭心、备尝苦难、受尽战争熬煎、万劫余生的一代子女们,怎能不挺身而出,勇敢、坦诚地尽其所能向世人宣告,向历史呼喊!要子孙记住,要祖国勿忘,要千秋万代永远传承母亲们的伟大品格!这一代人,不会忘怀在这场生死存亡的伟大战争中,他们是如何长大成人的。因此,他们怎能忘记母亲们那天高海深、述不尽、说不完的母爱之恩情?那份根深蒂固、坚如磐石的母子情结今生今世再也无法解脱,更不会将其深埋心底,终其一生。

  岁月如流,往事如烟,半个世纪过去了,而母亲们有着史诗般辉煌的历史,这一代儿女们直到跨过新世纪门槛后,才去搜集、整理、出版,不能不深感内疚和羞愧。然而,历史是不可湮没的。彰显革命母亲们的历史地位及其功绩,再现她们的本来面目,以慰前人,以示来者,这不光是这一代人的呼唤,而且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后辈人的愿望和要求。

  第31章 笑看旌旗红似火——赵一曼

  敌人在公开处决前将她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她一路高唱着《红旗,沿途歌》的群众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时年。她仅31岁。

  赵一曼妈妈,是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字淑宁。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在家乡任青年团支部书记,后考人宜宾女子中学,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委员、宜宾妇女联合会主席。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参与领导宜宾地区学生爱国运动和妇女运动。同年冬任国民党县党部妇女部代理部长。1927年1月考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大革命失败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回国后先后在江西、上海等地做党的地下工作,后去湖北宜昌建立地下交通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东北,任中共满州省委妇女委员、满州省总工会组织部长。此时她化名李洁,曾作诗言志,题为《滨江抒怀》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一世忠贞新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1932年春她更名赵一曼,1933年10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参与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州总工会负责人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秋被派到珠河抗日游击区,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员、县委特派员和妇女会负责人。1935年春任中共珠河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当地农民组织抗日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同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率部在滨绥路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第三军主力远征后,奉命率第二团留根据地坚持斗争。此时她化名李一超,由于战斗频繁,环境艰苦,她身患肺病,骨瘦如柴,乡亲们亲昵地称她“瘦李”和“李姐”。11月,她率部队突破日军重围时,亲自断后担任掩护,不幸中弹负伤。她在群众家养伤时又被敌人发现,搏斗中再次负伤而被捕。

  赵妈妈在狱中英勇顽强,坚贞不屈。敌人经过几个月的审讯,严刑拷打,没有从她口中得到一点有用的东西。在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怕她死掉仍得不到口供,就把她送进哈尔滨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和护士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在她的宣传教育下,他们冒险帮她逃出医院。第三天伪满警察又抓捕了她。她怒斥敌人说:“你们可以烧毁村庄,杀害人民,可你们永远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