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233)

  1936年8月1日,在珠河(今黑龙江尚志)带着手铐脚镣的赵妈妈被全副武装的宪兵押往刑场。在公开处决前赵妈妈被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行示众。她从容地一路唱着《红旗歌》,沿途群众都哭了。

  在行刑时,宪兵队长说:“这是最后时刻了,你还有什么说的吗?”直到这个时候,敌人还想从她口中得到点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赵妈妈盯住宪兵队长的脸,不紧不慢地说:“我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你们过去得不到的东西,现在仍然得不到。”

  此时,在赵妈妈心中,最牵挂的莫过于革命和儿子。她是坚定的革命者,又是最慈爱的母亲。临产时,她正在宜昌做地下工作,把孩子生在一个陌生好心农妇的半间砖房中。在往上海找党组织的途中,身无分文,几乎把儿子卖掉。她在临刑前一天,曾给宁儿写了一封遗书。现在敌人又问她还有什么话说。她就高声面对众人说:“那我就再嘱咐儿子几句话吧:‘母亲为了抗击日寇,不能留在你身边教育你,但是,代替这个的,是母亲用实际行动给你指明了应该走的道路,仔细地认清母亲的行动,不要走错了路。”

  听了赵妈妈这一番话,宪兵队长高高举起指挥刀,对已经举枪待命的宪兵下了命令:“开枪!"

  枪声嗬了,赵妈妈慢慢地倒了下去,她始终是那样的从容,毫无惧色。

  第32章 功不可没——安娥

  安娥,原书张式沉,曾用书何平、张菊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特工部工作。

  她1932年与组织失去联系,此后参加文化工作,曾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主任,1949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后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员;

  她的著作有诗集《燕赵儿女》,诗剧《高梁红了》、《洪波曲》,报告文学《从朝鲜归来》,以及歌词《卖报歌》、《渔光曲》等。

  “我们离开了爸爸!

  我们离开了妈妈!

  我们失掉了土地!

  我们失掉了老家!

  我们的大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军阀,

  我们要打倒它要打倒它,打倒它,才可以回到老家!

  打倒它,才可以看见爸爸妈妈。打倒它,才可以建立新中华。”

  这首由安娥作词、张曙谱曲的《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以它通俗明朗的词句,真切昂奋的旋律,唱出了难童们国破家亡的悲苦处境,激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3万名保育生就是唱着这支歌,步人保育院,走上了新生。3万名保育生每当唱起这支歌,就想起了为保育生日夜奔波的安娥妈妈。

  1938年3月10日,在庆祝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上,第二个发言的就是安娥妈妈。这位当时端庄秀丽的女士尽管年轻,但已是文艺界颇有点名气的诗人、作家了。她尤擅歌词创作,虽没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词的丈夫田汉那样称誉中外,但其创作的几首歌词却仍闻名遐迩,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安妈妈参加了保育会的整个筹备活动,因此她的任务是向与会人员报告保育会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为了推进保育会的工作,安娥曾到全国各地保育院去视察,写出了很多有份量的文章。1939年1月16日发行的《妇女生活》第六卷12期上发表了安娥题为《歌乐山上的保育院》的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保育院的建设、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别着重介绍了孩子们自我教育的生动事例。她在文中说:

  车子一走出了烟雾弥漫的重庆市,便觉得风和日丽,空气清新,两排如臂的青山,环抱着几畦静水,四野入画的小草,依偎着大地之春。虽说正是严冬时节,却暖和得有似孟春,天赋予四川的何其厚啊!

  走近歌乐山脚,望见五六排整洁向阳的房子,几块宽广平坦的空场。第一排房屋前面的山石上,两个孩子在远眺。房子前边正在修石子路。

  “这就是我们的保育院吧?多好的地方啊!”一恒说。

  “不是吧?我们会有这样好的地方!”

  由于过度的兴奋,反而使我迟疑起来。但那两个远眺的孩子分明穿着保育院的黑棉衣。

  车子停在正在修筑的石子路上。脚被新石块格得发痛,我猛然才想起来:

  “啊!这是我们的保育院,这条路将来叫保育路。它象征着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保育工作的大道!”

  曹孟君院长和蔼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她满口不断的“指教”、“批评”声,谦虚而恳切。其实我们望见那几排整洁的房屋,几块宽广平坦的操场,早已是喜出望外了!

  一、巴山公园

  一进正门的人行道旁边,出现了一座模型的小公园(形式如小小高尔夫球场),园门半圆形的牌子上,写着伟大的“巴山公园”四个字。顺着园门的“大路”走去,什么守望亭啦、巴山图书馆啦以致公共防空壕啦、花园草坪啦应有尽有,虽则是小而又小的模型。曹院长对我们说,这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手工。啊!孩子们自己的手工!我们能不敬佩!

  谁看了这个,还能说流浪儿没有美学的鉴赏,没有艺术的天才,没有自然的爱好呢?当他们生活安定了以后,他们的智慧,像六月冲出云霄的太阳似的,放出火热的光辉来!加上他们那强有力的“生”之意志,丰富实际的生活经验,真挚涌溢的热烈感情,常常比普通家庭里生长出来的儿童,还更富有创造力!何况他们都是抗战的大时代之产物,日本帝国主义炮火下锻炼出来的斗士!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