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343)

  ①建校劳动。学校原是在几间旧草庵里办起来的,缺少校舍和办学设备。没有课桌凳,师生们用土坯砌成土墩子,搭上木板当课桌,以背包当凳子,坐在背包上听课。学校没有床铺,数百名师生,铺稻草睡草铺。1941年5月,日寇对淮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学校被焚为焦土,不得不迁至苏郢暂借民房办学。1942 年上半年学校迁回,暂借半塔供销社几间厂房和几间民房办学。校舍不但分散,而且也不够用。为了创造必要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师生们决定亲自动手建设学校。在淮南区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半塔区政府的发动,群众献工献料,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和建筑材料。全校师生边教学,边和民工一起劳动建校,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学校陆续盖起了一批简易教室、宿舍、办公室、厨房,还盖起一座能容纳数百人开会、吃饭的大礼堂。劳动建校,不但改善了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建立起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培养了师生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同时还增长了师生们的建房知识和教学设备的制造知识,也提高了学员们的身体素质。

  ②农业生产劳动。学校开办之初,师生们靠供给制生活,伙食标准比较低。日常伙食以粗粮(玉米)蔬菜为主,盐水煮白菜,缺少食油,一学期里,也只能吃一二次鱼肉。为了改善生活,学校组织学员分班下厨房帮厨,和炊事班同志一起养猪、养羊、做豆腐。为了节约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每年秋冬两季,学校组织师生们定期上山砍柴,每年一秋一冬,一般要砍柴几十万斤,供一年烧饭用。1942年春天,由于敌人对根据地加强封锁,再加上淮南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地方政府连粗粮也难以供给,师生们每天只能吃少量黄豆充饥,连续吃了一个多月。同年,中共中央提出开展大生产运动,要求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号召人人动手丰衣足食。在区党委领导下,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农业生产的土地,部分是师生们在山坡上开的荒地,一部分是由当地政府拨给的。在进行农业生产劳动之前,学校聘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讲授农业生产知识,传授农业生产技能,生产活动开始之后,请老农现场指导,当顾问。师生们在挖地、播种、浇水、施肥、管理、收获等生产实践中,学会了农作物的栽培知识和农业生产技能。师生们每年种的白菜、豆角、萝卜、蚕豆、韭菜等,都按时收割,送入伙房,改善生活,做到了蔬菜基本自给。在大生产运动中,学校是淮南地区开展生产运动取得较好成绩的单位之一。

  学校还组织学员参加社会工作,既是当时抗日战争的需要,也是培养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需要。通过各种社会工作,使学员们获得了一个极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

  学员参加的社会工作,大体上有两个类别,一是为了战争胜利,为了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而做的宜传工作;二是参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破除封建迷信,鼓舞工农抗日斗志的社会改造工作。

  宣传工作,有经常性的宜传和重大事件、重大胜利时的突击宣传。学校组织的经常性宣传,大都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组织进行的,如为了减租减息,为了扩军,为了支前,为了反扫荡、反摩擦,为了募捐慰问伤病员等。1943年夏季,学校将50多个学员组成了临时剧团,从半塔出发,到大刘那、旧铺、古城、自来桥、施官集、竹镇等地进行了巡回演出,在50多天里,演出了数十场,场场爆满,深受各地工农群众的欢迎。每逢根据地人民取得重大胜利或重大节日时,为扩大政治影响,学校都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1945年5月,为庆祝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战胜德国法西斯,学校在半塔西大塘连续演出三天,群众欢呼雀跃,盛况空前。同年8月,新四军解放淮南来安县城,学校组织宣传队,到来安城里演出宣传。这使长期生活在敌占区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后的欢欣。8月15日,日本宜布无条件投降,为了庆祝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学校和当地驻军、人民群众一起,组织了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开大会演节目,组织了火炬游行,在这些宣传活动中,淮南半塔干部子弟学校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宣传队。

  学校宣传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淮南人民喜闻乐见的洪山戏、扬州戏,有踩高跷、打渔鼓、跑旱船、大秧歌、大合唱等。这些演出的剧本、歌词,有的是师生从各地收集到的,有的是老师们编写的,或由师生共同写的,演出的艺术指导,主要是学校的老师,有时也聘请部队文工团员,或校外文艺工作者参加指导。

  学校组织的宣传工作,既紧密配合了抗日根据地各项中心任务的推进,又丰富了学员们的文化政治学习内容,对提高学员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艺术水平以及实际工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组织学员参加社会改造工作。淮南干部子弟学校,长期以来组织学员举办扫盲识字班。借此学习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破除封建迷信,鼓舞工农群众的抗日斗志。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在半塔集的街道上和周边的农村里长期举办的有20多个扫盲识字班,组织大批不识字的工人、农民、妇女参加学习。扫盲班的教师,由学校年龄大的知识面比较广的学员担任,教材由学校教师编写先由教师教给学员,以后由学员教给工人、农民、妇女,翻了身的工农群众,学习积极性很高,不论男女老少都来参加学习。由于学员们教得认真,工农群众学得扎实,所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很多人能够看报、写字、算账,也有部分学得成绩优异的工人、农民、妇女,摆脱了家务,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救亡工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