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39)

  1927年在国民党发动反共的“四一二”屠杀前后,陈独秀面对危机领导无方,党内同志群起反对其“右倾”错误,他便于7月中旬辞职隐居,就在这年7月,延年在上海被捕,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7月4日英勇就义。

  陈独秀长女陈玉莹,在安庆家乡闻悉哥哥延年在上海被杀害,立即奔丧上海,由于过度悲伤劳累,暴死于上海医院。大革命失败前后,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等革命领导人相继牺牲。特别是胞兄延年被害,使陈乔年悲痛万分。他把悲痛深埋心底,全身心地投入到烈士未竟的事业中去。

  1927年8月7日,在挽救党的“八七”紧急会议上,作为中央委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陈乔年,不因陈独秀是自己的父亲而讲情面,与陈独秀执行的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在会上说:“我的父亲陈独秀同志执行的错误路线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使我哥哥陈延年和李大钊、赵世炎等共产党人惨遭敌人的杀害,给革命带来巨大的损失。这血的教训,切切不可忘记。对国民党反动派只有做坚决的斗争,不能存在任何幻想。”

  1928年2月16日,由于叛徒告密,江苏省委和上海总工会11人被捕,其中包括陈乔年同志。他们被押到英租界新闻捕房拘留所,次日即被引渡到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看守所。不久被敌人杀害。

  “八七”会议后,陈独秀被中共撤销了党内职务,国民党还是不放过他,又悬赏3万大洋缉拿他,他不得不在上海过隐居生活。不料,1928年6月间,又传来二儿子乔年被国民党杀害的噩耗,而且与延年一样尸首难寻。

  灾难接踵而至,悲痛、悲观、失望……一齐交织在这位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为人之父的陈独秀心上。悲痛中,他借酒浇愁,哭出声来:“延年、乔年,为父为你俩酹此一杯……”说着,老泪纵横,痛哭流涕。“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位看似无情的父亲,也是和天下的父母一样痛惜儿子啊!

  陈独秀的三子陈松年,与延年、乔年为同母所生。松年生于1910年,小于两个哥哥十来岁,长于同父异母的弟弟陈鹤年3岁。当他出生时,父亲已与姨妈高君曼生活在一起,此后父亲再没有回过安庆。松年出世后,直到父亲陈独秀被关押在南京国民党监狱中他去探视,父子才得以相见。

  陈松年没有像哥哥、弟弟那样外出到北京、上海等地读过书,仅在安徽大学肄业,但因家学渊源之故,他的文化修养也很高。

  松年3岁时,正值“二次革命”失败,安庆统领马连甲带兵查抄了陈家。延年、乔年从房上跳下逃走,松年太小,跌落在邻家澡盆里。陈家待人厚道,乐善好施,与邻居关系非常融洽。邻居的夫人就势给松年洗澡,如同给自己儿子洗澡一样,才算掩护过去。

  松年17岁时,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安庆的国民党党徒、地痞、流氓涌进陈独秀的家,要霸占这所宅第,后经陈独秀嗣母谢氏电请国民党三十三军军长柏文蔚出面说情才算了事。可是,大哥、二哥、大姐死难的噩耗又相继向他袭来。

  松年28岁那年,日本侵略者即将攻占安庆,不得已由谢氏做主卖掉了“大洋房子”。松年又托乡下亲戚弄了九只小船把家中的财物运往乡下祠堂里,并封上了祠堂大门。日本人来后,还是撬开祠堂大门,两次洗劫,好东西都被抢光。抗日战争胜利后松年携妻儿回来时,仅用一只船装回几件家具。

  松年经历了一个大家庭从鼎盛到衰微,从衰微到贫穷的过程。这其中几多苦难,几多惊吓,几多愤慈和辛酸,他感受得最深。

  生于1912年的陈子美,在她12岁时,父亲与生母高君曼协议分居。子美跟随母亲很少见到父亲。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时,高君曼已病逝。子美曾到南京监狱探望过父亲。

  陈鹤年是陈独秀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为高君曼所生。父亲与母亲分居后,母亲带着他和姐姐陈子美到了南京。姐姐陈子美大他一岁,他们姐弟受的教育也是陈独秀所主张的教育方针之一,即“职业主义”。他们姐弟二人很早就半工半读,进了职业学校,子美学的是妇科,鹤年学的是电讯。

  鹤年学完电讯后又到扬州上高中,到高中三年时转到北京,考入北大政法系,并加人了地下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陈独秀被释放出狱。当时,国民党想拉他出来任职,得到的回答是:“蒋介石杀了我们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

  陈独秀出狱后,曾想去延安,毛泽东也怀念旧谊表示欢迎。不过党毕竟要讲政治原则,中共中央提出了恢复党籍的两个条件,即承认当年分裂党和组织托派的错误,并拥护党的路线。

  陈独秀的回答是:“回党工作,固我所愿;承认错误则碍难从命。”随后又加上王明、康生等人阻挠,陈独秀最终还是未能回党。

  1942年,陈独秀病逝于江津。1945年在“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客观地评价了陈独秀,称他“做了启蒙工作,创造了党”。

  1938年底,鹤年一家去香港,他先后在《光明日报》《立报》做编辑、记者并兼收发报工作,以“哲民”之名发表许多文章,后又回国到桂林,也是编报、教书、收发报。抗日战争胜利后,遭到国民党通缉,全家又到香港,他进《星岛日报》工作,并定居香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