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436)

  徐特立前辈在延安革命教育工作中曾提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原则。延安中学的师生正是遵循这样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彭士禄一直把这三条作为他做人的准绳。

  彭士禄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妻子和一双儿女。妻子为他掌管着一切,承担着生活的重负。妻子心脏病严重,几次病危都悄悄住进医院,不肯打扰他。他知道后总是忧心如焚,时刻惦念着爱妻,然而却无法陪伴和照料她,无法尽一个丈夫的责任。他照样出差,照样要去工作,他认为那里更需要他。他无暇顾及他那个小家,他心中只有工作和事业,装着革命的大家。

  彭士禄天不怕,地不怕,是一名铮铮铁汉,然而在荣誉面前,他却那样腼腆,那样羞涩,总是藏着、躲着。他经常忙碌在工地上或出差在外,参加国家科学大会时,稀里糊涂被叫去开会,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获奖者。后来,他又一次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他从不追求名利,不考虑个人得失,然而荣誉却悄悄地公正地来到他的身边。

  从1939年彭士禄跑到东江纵队参加革命开始,50多年来他没向组织提出任何一点个人的要求。别人住房越调越大,他却说自己家人口少,主动由7间的将军楼搬到四室一厅的单元房里。什么时候长工资,什么时候调级,什么时候评职称,他一概不知,也不打听,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从1958年回国定级至今他只调过一级,他绝不伸手。他说:“党给我的比我付出的要多得多。”他给不少单位当顾问,但从不领取报酬,他说:“对国家有利,不比那几分钱更有价值?”

  彭士禄火一样的精神,曾在那个真理被扭曲的年代,激发了核反应堆工地上8000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这支队伍中有“臭老九”,也有工人、解放军指战员;有走资派、保皇派,也有造反派和逍遥派,大家统一到一个大目标下,坚决贯彻毛主席的“7.18”批示。于是奇迹发生了,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仅用了6年的时间,中国核潜艇研爵制成功了,在外国人眼里这不能一不是一个谜。其实谜底很简单,门就是无数像彭士禄这样的科技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燃烧自己、奉献自己的结果。

  核潜艇成功了,彭士禄跟着又投入了研究和创建核电站的工作,大亚湾和秦山都有他坚实的足迹。彭士禄已经被载人世界名人录,但他的脚步仍旧没有停下来,他仍然日夜奔波着、劳碌着。他说:“我父亲是中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先导,开创了人民革命斗争的新纪元。我远不如我的父亲,我要学习他的精神,来者为中国核动力事业拼搏,甘当中国核潜艇、核电站的开山、铺路人,甘当老黄牛。”是的,他是属牛的,牛一样的性格,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他与人无争,与世无求,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

  第12章 延安时代的青年楷模——谢绍明

  谢绍明7岁参加革命、14岁入党,在现在的青年人看来恐怕是难以理解的,如果你能去深人地了解这段历史,就不会有什么疑问了。

  谢绍明出生在陕甘宁边区安定县西区枣树坪村。安定县紧邻革命圣地延安。他的父亲谢子长牺牲后,党和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被毛泽东主席誉为陕北人民的“谢青天”,将安定县改称子长县。

  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占领了绍明的家乡,他们一家人被迫离乡背井。绍明刚刚7岁那年,便随父、兄参加了革命队伍。

  继1927年清涧起义后的1928年至1931年底,谢子长与刘志丹、阎红彦等同志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在西北创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26军前身),谢子长任总指挥。1933年底,中共驻北方局代表委派谢子长为西北军事特派员,领导西北革命武装力量。1934年7月,陕北特委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任命谢子长兼总指挥,后又兼任红26军42师政委。

  同年8月,国民党反动派对陕北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谢子长率42师红3团和陕北游击队进行反“围剿”,不幸在清洞河口一战中负伤,但他全然不顾伤势的严重,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最后胜利。这时已经到了1934年10月,党组织决定要他离开部队,转移到安定、安塞边界一带去养伤。就在这时,绍明来到父亲身边,朝夕侍候父亲养伤。这也是绍明有生以来和父亲相处最久、受到他的教诲最多的一段时间。不幸,这竟成为他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最后日子。父亲于1935年2月离开了人世。

  父亲那种坚定的革命意志和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教育和影响了谢绍明和全家人。从1924年到1937年,他们全家先后有11人投身革命,9人加人了中国共产党。9人牺牲在战场或敌人的屠刀下。谢子长在养伤期间,刘志丹同志常来看望。绍明常偎依在刘志丹叔叔身上。有一次,刘叔叔一边抚摸着他的头,一边问:“双玉(绍明的奶名),你长大了于什么?”绍明还没来得及回答,父亲便在一旁兴奋地说:“长大了跟你刘叔叔去扛枪当红军。”绍明真是喜出望外,知子莫过于父。他从7岁参加革命队伍那天起,就时刻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像父亲及其他红军指战员一样,有一匹好马,一支好枪,去打反动派。后来开始学文化,又多么盼望能有一杆好自来水笔。不幸的是,1936年,绍明敬爱的刘志丹叔叔东征抗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绍明没有能够实现父亲要他跟刘志丹叔叔当红军的遗愿,当时,他是多么地痛苦和失望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