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440)

  1948年9月,党中央又选派21个革命先驱者的后代到苏联学习,罗西北也在其中。这21人中绝大多数到苏联后都留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俄语。由于西北的语言已过关,就直接到莫斯科考大学。他决心为祖国的电气化事业做出贡献,就报考了莫斯科动力学院水能利用专业。

  1953年10月,西北以所学的全部课程都是5分的优异成绩,领到了一个红色毕业证书。当时他完全有条件继续学习,摘一顶博士的“桂冠”回国。可是他心思不在那里,他想的是尽快回国,参加祖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工作。

  新中国建立不久,真是百废待兴。就水电而言,更是一项新兴的行业,当时除一座较大的小丰满水电站外,其余江河上水电开发几乎是一片空白。西北回国后,先任燃料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北京水电院主任工程师。1955年底到重庆,组建成都水电勘测设计院,并任该院总工程师。从此,罗西北离开家庭,离开新婚的妻子,带着一批年轻人到水能资源极其丰富的祖国大西南去,爬高坡、钻山沟,四季奔波在激流峡谷之间,风餐露宿在崇山峻岭之中,这一爬一钻就是10年。他们完成了四川水能资源的普查,眠江上游和大渡河的规划,贵州猫跳河规划及红枫电站的设计,长江支流龙溪河梯级电站、大渡河水电站的设计……

  1960年反右倾时,西北被当做“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分子”批判了几个月,罪名是“反对省委办电方针”、“李锐反党集团的黑干将”、“反对三面红旗”……

  1964年他将调离成都时,刘澜波部长把他叫到家中,恳切地说:“西北啊!人家说你反党,我就不相信。你搞了这么多年的设计,还没搞过施工,到刘家峡去搞施工吧,我们要全面培养你。”西北听完,二话没说,丢下妻室独自一人跑到黄土高原上刘家峡搞起施工来。不管精神上有多大压力,工作上是毫不含糊。可刘家峡快要发电时,他却被“揪”了出来……

  1968年6月,“文化大革命”搞了两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几位同志到刘家峡拍片子。其中的大老刘见到罗西北就竖大拇指,说他是刘家峡水电工程局惟一没有被贴大字报的领导干部。并说他一无工作问题,二无作风问题。可是,言犹在耳,批判罗西北的大字报、大标语在一夜之间铺天盖地而来:“坚决揪出埋藏最深的阶级敌人”、“彻底挖出刘澜波的死党”、“打倒苏修特务罗西北”……

  红卫兵来抄家、抓人,西北坦然地说:“我不会有什么问题,大不了两三个月就回来,你们放心吧。”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5年零8个月。其间,他历经过群管、军管、牛棚外监督,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人格受到极大侮辱。用西北的话说:“文化大革命”践踏了他每一个细胞,可就是没有触及他的灵魂。因为他始终坚信自己的灵魂是高尚的,那灵魂不是自己天生的,而是父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造的。这种灵魂能使他的肉体在神志不清、奄奄一息时顽强地活下来!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西北被“解放”了。审查结论公正地肯定了他的过去。他又二话不说地全身心地投人了新的工作,去突击黑山峡、龙羊峡水电站的设计。他日以继夜地拼命干,恨不得把一天当做两天用。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到年终总结时,不是受到表扬或奖励,听到的却是“业务冲击了政治”、“惟产力论”等。他听后平静地微笑着,一点也不介意。因为搞水电建设是干出来的,绝不是唱高调喊出来的。他这时在本单位的职务不单是总工程师,同时还先后兼任了总支书记、党委书记、院长等。他在他所领导的单位里,绝不允许搞空头政治。

  1977年底,西北被调回北京,任水电处长兼支部书记。他对自己的职务依然不介意,立即走马上任。勘察江河,审查设计,忙得马不停蹄,人不下鞍。有人议论说,罗西北是留苏水电专业的高材生,50年代就是大区设计院的总工了,到了70年代反而降为处长?这不是糟蹋人才嘛!西北仍是微微一笑,他出国学习,是为了建设祖国;他毕业后急着回国,仍是为了建设祖国;“文化大革扩使他已丧失了不少报效祖国的时间,现在只要有工作干,只要能为建设祖国出力,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重要的呢?他把党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当成了终生追求的目标,竭尽全力地施展自己的全部才能。

  1978年到1955年,是西北在事业上最辉煌的10年。他先后获得了国家水力资源普查一等奖,国家重要领域科学、技术重要贡献一等奖。面对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局,面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挤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西北在苦钻专业的同时,又下大力学经济、学管理、学新科技……在开阔眼界的基础上,他不仅搞水电站的设计、施工,河流的规划,而且着眼于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水利水电开发和生产力布局的关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第14章 国防科技线上的尖兵——叶正大

  1955年,叶正大在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设计系毕业后,即和邹家华等一块回国。离开祖国多年的孩子,急切想马上投入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在这时,上级又派人来与他谈话,想让他再去苏联学习原子能专业。叶正大考虑到国家百废待兴,急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他已经学了5年,该为人民尽力了,不能再学习了。组织上考虑了他的意见,即分配他到沈阳112厂,历任五车间工艺员、厂设计科主任设计员、设计室副主任、设计师,一干就是18年。叶正大讲,人总是一分为二的,但不论何时何地干何工作,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他说,在工作中经历了7次失败,但最终获得了成功。他设计的仿制某型典击机,终于装备了空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