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472)

  从1945年主演新歌剧《白毛女》开始,刘燕平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格、有韵味的不同人物形象。《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草原之歌》中的浓错加、《兰花花》中的小兰、《红鹰》中的林华、《红珊瑚》中的珊妹、《神泉支队》中的队长、《江姐》中的江雪芹……她在与病魔的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奠定了自己的艺术基调。

  正当刘燕平战胜了病魔,满怀信心要挖掘自身新潜力投身艺术新天地的时刻,一场震惊寰宇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于突兀和疑惑之中,她成了红卫兵的揪斗对象。

  批判、斗争、隔离、诬蔑……刘燕平都挺过来了,可她不能没有舞台,没有观众,没有歌声。被剥夺了演出的权利,这对刘燕平来讲是难以承受的最大痛苦,见不到自己的观众,如同见不到亲人;放不开歌喉,如同生命被窒息在烟雾之中,刘燕平想到了种种的抗争方式……

  “燕平,你要想得开,一定要想得开些……不要紧,有我们呢!”

  陌生的面孔,是她的观众、群众表达着最亲昵的感情。炊事员硬是冒着风险,违反造反派的规定,给她做来稍稍好一点的饭菜。生活仍然是这样,艰难中才见人的真诚,她像战胜病魔一样,战胜了这一段为期10年的不幸遭遇。岁月逝去了,她静静地思索着,似乎对人生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她怀念童年,怀念陕北的黄土高原,怀念共同战斗过的战友、亲人……她庆幸自己还在人间,她的路要继续往前走……

  在刘燕平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帧帧珍贵的照片:与身穿老羊皮袄的农民共同研习艺术;向矿工歌手传经授艺;在海防前线为战士引亢高歌;同政协委员一起笑颜欢娱地参政议政……

  改革开放,使刘燕平身上的艺术之光焕发出新的色彩,她牢记着周总理的嘱托,始终坚持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论在农村、在工矿、在海防、在空军基地,还是在城市的艺术馆,她都用歌声来实践自己对周总理的承诺,不负人民的期盼。

  1979年,广西自卫反击战前沿,她率领中央慰问团一支演出队冒着炮火为战士送歌送舞,受到慰问团团长王震及文化部的表彰……

  1980年,她带队中央民族乐团到陕北演出,乡亲们的热情和期盼使她感动,也使她深感酸楚和不安……

  1982年,在她的倡导和组织下,北京市朝阳区文化艺术辅导中心成立,刘燕平和4O多位艺术家一起,为群众文艺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1985年,她又率队踏上了陕川红军走过的路,一路行程一路歌声,将民族的艺术送回到人民中间……

  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生涯全部献给了人民,而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有良知的艺术家。1959年,刘燕平被评选为又红又专的好演员,并被邀请进京登上天安门观礼台与民共度国庆10周年大典;1960年,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卫、体、新闻出版界群英大会;她先后当选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并连任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刘燕平成长的每一步都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奋斗的印记。

  路是人走出来的,路也是人铺出来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人民艺术家指明了一条光辉大道,刘燕平的一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不停地坚定地走着。在她的身后,留下了一串散发着艺术清香的足迹;在她的面前,有一缕永不衰落的曙光,一个不断延续着音符的世界……

  第26章 心中只有祖国的——赵施格

  1927年7月赵世炎在上海英勇就义时,赵施格的母亲夏之栩正怀着赵施格。当1928年小施格出世时,就再也见不到父亲了。当时革命正处于低潮,到处都在一片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中共中央当时决定,为了保护和抚养好革命烈士的后代,必须将他们送往国外。中央决定夏之栩带着赵世炎的两个遗孤赵令超和赵施格去德国。1929年5月,他们母子三人乘船到我国东北,然后沿铁路到达了同苏联交界的边境。当时他们取道苏联是为了去德国。但到达莫斯科后,夏之栩接到中共中央的电报,称德国发生了意外事件,不能去了,他们只好留在莫斯科。夏之栩白天到纺纱厂做工,晚上在东方大学学习。后来夏之栩奉命回国,比赵施格大一岁多的哥哥赵令超,被送进了瓦斯基诺国际儿童院。赵施格在李培之(王若飞的夫人)家住了一段时间。1931年8月,3岁的赵施格也被送进了国际儿童院。他们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房前有一大片森林,房后有一个池塘。当时赵施格是这里的小不点儿,瞿独伊、苏丽娃、苏河清、张玛娅、赵令超等大姐姐、大哥哥们常领他出去玩。这一段童年生活,赵施格是没有记忆的。哥哥赵令超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在那艰苦的年月里生了病,因无钱治疗而过早去世。

  赵施格5岁时,转人伊万诺沃第一国际儿童院。当时把他们这些四五岁的孩子编进了学前班,这种年龄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做游戏,也适当地进行一些学习。首先从学习俄文字母发音。

  施格7岁时进了小学,他聪明、记性好,学习成绩很好。他上了二年级后,曾有人问他们长大了干什么?小施格看到院里有辆汽车,就顺口说长大当司机。儿童院里有教祖国语言的老师,中国学生的中文教师叫李长富。施格在二年级就开始学中文,但时间不长,李长富老师就被捕了,说他是特务。不久,德文老师也被捕了。后来,学前部的两位教养员也被捕了。这是小施格有生以来,亲身接受的“残酷的阶级斗争”的第一课。从此,这个可怕的影子一直留在他的脑海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