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485)

  人生本来是有限的,她的生命更有限。当谈起她的写作计划时,她坚定地说:“已经出版了一本,又写好了一本,现在正在写第三本。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一本本地写下去。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从身患绝症的刘彤矢老人身上,我们找到了她战胜困难、战胜癌症的答案,那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造就的特殊的希望和追求!

  第32章 群星在太空闪烁

  △革命先烈孙炳文的儿子孙泱——父亲壮烈牺牲后,母亲任锐含着热泪在黑夜的油灯下写了一首诗:“儿父临刑曾大呼:‘我今就义亦从容’。寄语天涯小儿女,莫将血恨付秋风。”12岁的孙泱带着父亲的遗嘱和母亲的期望,历尽磨难,来到延安,在革命摇篮的熏陶下学习成长。他曾在朱德总司令身边做秘书工作。后历任中共嫩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东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文化部长、国家计委军工局长、重庆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西南电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文革”中被江青迫害致死。他留下的著作有《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概要》等。

  △毛主席最喜欢的苦卫战士翟作军——他守护着枣园窑洞那彻夜不熄的灯光,跟随着延河畔那朦胧的身影,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患难与共。就要分别了,心里怎么能安宁?作军披衣走出了窑洞,又看到了主席窗户上映出的熟悉身影:“作军呐,干革命没有文化不行,建设新中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过去家里穷没法子,今天要补上这一课。”语重心长,刻骨铭心。作军擦掉了脸上的泪水,遵照主席的嘱托,天一亮就上路了。他进了延安自然科学院补习班预科,直到1943年“整风”后。在这3年中,他没有休假日,全部时间用来学习。只是每隔两个星期,一定要到主席那里去一次,每次主席都要询问他的课程,督促他成长为一名永不脱离工农群众的好干部。他离休前任武汉空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刘玉堤——1938年,他16岁时参加了八路军,曾任120师侦察参谋。1941年人延安自然科学院预科学习,1948年到东北航空学校学习,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志愿军空军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师射击主任,曾立特等功,被授予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53年回国后,任空军飞行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他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共十一大代表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躬耕播种的李铁映——1985年9月9日,第一个教师节来到之时,铁映向母校——北京育才小学,向给他知识、培育他成人的启蒙老师们,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教师节,使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在我身上洒下的汗水和付出的辛勤劳动。班主任罗克老师,一直从延安把我们带到了北京;校长郭林、韩作黎以及吴成保老师、谢奶奶……我们的成长是他们用心血浇灌培育的,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深切的敬意!”短短数语,有对延安生活的回忆,有对老师、阿姨的追思,有对光阴飞逝的感慨,有对个人行为的自律……尊师重道永志不忘,实乃延安儿女的特质。

  △蒙族人民的骄子布赫——革命先辈乌兰夫的长子,1939年赴延安,先后人延安民族学院、延安大学学习。他1947年后历任内蒙古文工团团长、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党组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国家民委副主任、中共呼和浩特市第一书记、呼和浩特市市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主席,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当选为中央委员,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人民监察官蔡诚——13岁时跟随母亲蔡楚吟从上海经香港到重庆。周恩来在百忙中抽时间去看望他们母子,并安排蔡诚去延安进自然科学院预科学习,后转人延大中学部。1944年,他调陕甘宁边区保卫处工作,先后任科员、秘书。建国后,蔡诚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副科长、广州市公安厅科长、广东省公安厅办公室主任、副厅长、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公安大学校长、司法部副部长、部长,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他感慨地说:“我们这一代人,踏着崎岖和坎坷走过来,在各种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智慧、才能以至生命,我们是值得骄傲的一代,但不要忘记我们的历程!”

  △从士兵到将军的李伦——李克农的儿子。他12岁参加八路军,14岁人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后进“抗大”和炮兵学校。毕业后历任晋绥军区司令部参谋、华东野战军副营长、第三野战军营长。参加过淮海战役,荣立过一等功。建国后任解放军团副参谋长、中央军委运输司令部科长、总参交通部科研室主任、训练处副处长、总参运输部处长、总后军事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后勤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中共十三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说:“回顾一生,最令人难忘的是延安生活。饮水思源,我们绝不能忘记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更要奋力去拼搏。”

  △冶金专家戚元靖——1942年后,他相继人延安中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曾任晋察冀边区新华工厂实习技术员、后任鞍山钢铁公司翻译。在苏联留学期间,曾任列宁格勒中国留苏学生会主席。回国后,先后任北京黑色冶金设计总院土建科工程师、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总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院长、院长,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部长,中共十二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十三大当选为中央委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