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79)

  邓恩铭出生在能歌善舞的水家山乡,从小就爱编山歌,人学后又长于诗词,性格乐观开朗。他从事党的活动10年,三次坐牢,在狱中度过了3年,屡次受酷刑折磨,又患有结核病,始终不屈服,还经常撑着病体组织难友唱歌读书。连关在同牢房的“土匪犯”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甘心听从这个病弱文人的指挥。邓恩铭最后一次被捕时,因济南政权处在更迭混乱之中而未被确定身份。1929年夏,邓恩铭得知接管监狱的国民党政府要清查共产党人,便和狱中党支部其他四人一起领导越狱。他根据难友身体强弱搭配编了三个小队,从探亲的家属那里秘密要来打开镣铐的锯条等工具,还让大家将厕所中用于清洁的石灰粉装成一个个小袋,作为行动时的“秘密武器”。

  7月21日正值星期天,看守们多数下班,警戒松懈。利用这一时机,邓恩铭亲自指挥第一队,乘开门的看守不备,突然打倒他并迅速冲出。见狱卒慌忙拿枪,大家将准备好的石灰粉抛了过去,又用棍棒猛打,在看守们抱头捂眼乱窜时缴下了枪支。三个小队如决堤之水冲到街上,患着重病的邓恩铭由一位身体强壮的难友背着跑出。济南当局马上调兵并联合警察追捕。邓恩铭和一些人因身体虚弱,且身穿囚服、头发甚长,未跑出多远又被抓回来。后来,国民党省党部来人认出他的身份。邓恩铭便慷慨宣传革命主张,在山东军阀韩复榘集体“枪决红匪”时,唱着《国际歌》上了刑场。

  第30章 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黄公略

  1898年元月24日,黄公略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塾师家庭,原名黄汉魂。生母是丫头出身的妾。少年时的黄汉魂,性情刚烈,不畏强暴,富有正义感。10岁时入新式小学,接触到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他在校内能诗会画,并通过所处的封建家庭看到家庭内部以及社会的压迫及黑暗,好打抱不平。他十三四岁时曾在石桥上遇税警欺负民女,便冲上去将那个家伙推落水里。父亲怕这个小儿子性格太烈会惹是生非,要他学习兵法韬略;他有感于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黄石公得以精通韬略,后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建功立业的历史故事,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作黄公略,以此来激励自己为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

  1915年投笔从戎,参加湘军,先后任排长、连长等职。1922年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仍回湘军。1926年参加北伐,在攻克武昌的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受到嘉奖。同年底进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3月回湖南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开展兵运工作,任随营学校副校长、三团三营营长。7月同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正式宣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第四团党代表,后任教导大队队长、第二大队大队长。1929年8月底黄公略与返回湘鄂赣边区的彭德怀会合,任红五军副军长。1930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成立,任军长。在他的率领下,红六军在赣西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不断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使原来零星割据的赣西南地区发展成为有统一领导、连成一片的大块革命根据地。

  193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六军同红四军、红十二军整编为红军第一军团(开始称“第一路军”) ,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中共红军第一路军总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红一军团的成立,使赣南、闽西战略区的红军进入集中组织、统一指挥的新阶段。整编后,红六军改编为红三军,黄公略仍任军长。从此,黄公略在毛泽东、朱德的直接领导下,率领军队,屡立战功。当时,黄公略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被人们并称为“朱毛彭黄”。

  此时,以李立三为首的党中央命令红一军团攻取南昌、九江、长沙等大城市,要求“取南昌、攻九江”, “会师武汉,饮马长江”。毛泽东奉命率红一军团的主力红四军和红十二军由闽西出发,进入江西,黄公略则率领红三军留在赣江以西的赣西南红色苏区。看着赣西南的大好形势,毛泽东在从汀州向长沙的行军途中,挥笔写下了《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词中把“赣水那边红一角”即控制湘赣边界南段的黄公略部作为“借重”的“偏师”,表达了毛泽东对黄公略革命功绩的高度评价。

  1930年12月,蒋介石在中原大战取得胜利后,出动10万大军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围剿”。毛泽东制定了“放开两厢,诱敌深人,大量消灭敌人”的战略方针。由于“立三主义”的影响,有些人坚持打南昌,同时由于红一方面军内部对富田肃反问题有意见,当时有人提出了“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彭黄”的错误口号,来挑拨朱德、彭德怀、黄公略与毛泽东的关系。在大敌当前、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严重时刻,黄公略立即识破了这一挑拨离间的阴谋,他和朱德、彭德怀于12月18日联名发表公开信,严正指出:“诱敌深入是整个一方面军总前委的策略,已不是泽东同志个人意见,所谓反对泽东同志的右倾等于无的放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