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雍正王朝_四贝勒【完结】(117)

  康熙见胤禛不言不语,只是低头垂泪,又道:“色格印既已在你手上很吃了些苦头,朕便绕了他性命,营前站枷十日,发往乌里雅苏台军前效力。”

  这处罚虽然没有如胤禛所愿,能取了那胆小鬼的性命,在一贯宽仁的康熙手上,却也可算是重处了。胤禛抬起头,衷心道:“皇阿玛圣明!”

  康熙直盯着胤禛的双眼,肃然接着道:“可朕还是要责罚于你,但你不必惊心,朕这也是护着你。否则,事情闹大了,朕纵是天子,也难回旋。你此番行事荒唐莽撞,朕革去你贝子爵位,撤掉你火器营的差事,随驾读书反省!”

  其实胤禛从来也没有在乎过这区区一个贝子的爵位,若是真的按照历史的轨迹,以后胤禛必将历经获封贝勒、郡王、亲王,直至最后成为九五至尊。若是因为蝴蝶效应而历史转轨,那么自己这条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两说,是否贝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胤禛此刻真正平静下来,道:“儿臣谢皇阿玛隆恩。儿臣领罚。”

  康熙还是深深地注视着自己这个儿子,道:“穆琛是正白旗下?他这次有先锋破敌之功,朕就以他为内火器营副统领,加两级记录在案。海钰是降三级留用的吧,朕依稀记的他是正蓝旗,让海钰改隶镶白旗下,官复原职,加一级记录在案。你去传朕的口谕,让太医院的医官好好为朕的两位将军诊治,待这二人伤愈,朕还要好生用他们。”

  胤禛有些惊讶,恩赏相比这两人的功劳倒也算不得什么。重要的在于康熙这些安排中所蕴含的深意。将穆琛升至内火器营副统领,更是将海钰调入胤禛所在的镶白旗。虽然在皇阿哥中,皇五子,皇六子亦属镶白旗,但胤禛居长,而且极受康熙看重,铁定成年之后就是镶白旗旗主。如此的安排,俨然就是将整个内火器营置于胤禛的手中。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康熙对自己的圣眷不减。然而,胤禛也还是有些疑问,为什么康熙会选择这样的时机放出如此的讯息?

  胤禛也不敢挑明这些念头,只是替两人谢过了皇帝的封赏,康熙终于露出一丝微笑,道:“朕说了这些子话,有些乏了,你跪安吧。”

  胤禛出了帐,李德全还巴巴地在外面候着,看到胤禛,急问道:“四爷,万岁爷可有答应回銮?”

  胤禛无奈道:“我劝是劝了,可皇阿玛没说准话,看来,明天得拖着上书房的大人们一起。对了,上书房都来了哪几位?”

  李德全听了有些泄气,挤出一张苦瓜脸,道:“佟相,陈相都到了,只有马相留守京里。只是佟相这两天为国公之事正伤心呢。”

  胤禛一愣:“佟相也来了?你怎么不早说?”

  李德全小声嘟囔道:“奴才刚才就想说来着,四爷进去的匆忙。”

  胤禛却顾不得那么多了,急忙问了佟国维的所在,三步并作两步直奔而去。

  佟国维的帐子离御帐不远,可胤禛走到近前,却又踌躇了一下,终于还是没有进去,只是在门口轻声道:“佟相,胤禛今日不便叨扰。国公之事,还请节哀顺便。皇上龙体欠安,胤禛还请佟相相帮,明日共劝圣驾回京调养。”

  帐中人影晃动,像是佟国维躬身打千,然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道:“奴才及家兄阖府上下多谢四阿哥悼念之谊。奴才和陈大人明日自当力谏皇上以龙体为重,御驾回銮。四阿哥也须当心些,最近风大。”

  第九十八章 父子兄弟(四)

  更新时间2007-11-22 23:50:00 字数:2414

  听话听音,胤禛立时察觉到了佟国维话中有话。只是他不是很明白,这股所谓的风到底来自何方。虽然带着满肚子的疑问,胤禛却不敢多问,毕竟按照祖制皇子阿哥不得结交外臣,而且自己和佟国维的关系已经上了康熙的黑名单,若是这回再在康熙眼皮子底下折腾,康熙不抓狂才怪,更不用提是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无奈之下,胤禛只得苦笑一声,道:“有劳佟相挂心了,胤禛先行告辞。”

  胤禛一面慢慢踱着步,一面暗自盘算:“佟国维自京城而来,若是听到了些什么,最大的可能性还是缘起京城。盘算在京那些人中,若是有什么人针对自己,太子自然嫌疑最大。老三个性恬静,老五老七于自己一向都还过得的去,老八虽然以前不对付,但是出京之前两人关系已经大大改善,剩下的都是小孩子,不可能搬弄是非。倘若不是涉及阿哥之间的倾轧,自己在朝臣之中的‘敌人’就更少,无非郭琇一人勉强算是结下过梁子。但是郭琇上次参奏自己已经被康熙斥责处罚,而自己又曾不记前仇为他进言求情,他应该不会总是和自己过不去。可是太子在康熙亲征之时,就受命临朝监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再者康熙一直注重太子与其余阿哥的君臣分际,自己也是每逢太子,必守半臣之谊,太子何必再和自己计较呢?

  回到营帐,胤禛不免有些闷闷不乐,宝柱便也不敢多问,只是早早伺候胤禛睡了。胤禛哪里睡得着,在榻上辗转反侧,心中千头万绪,竟是一夜无眠。

  第二日一清早,胤禛便来到康熙御帐外一面候着请安,一面寻思着等会如何与上书房二臣一起劝康熙回銮。只是想着想着,“风向”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心中如同一片乱麻,全然不知如何是好。一刻不到,康熙就叫进了。才一打照面,胤禛赫然发现,康熙的面色竟还不如前一天,愈发灰黄憔悴了。惶惶之下,胤禛再次告罪道:“一切都是儿臣的罪过。若是皇阿玛还生儿臣的气,皇阿玛就重重责罚儿臣,皇阿玛的身子是万金之躯,千万要保重,若是因为儿臣让皇阿玛病势加重,儿臣真是万死莫赎。”这些确实都是胤禛的心里话。倘若康熙真的出了什么事,一个不孝的大帽子铁定扣在胤禛的脑袋上,尽管康熙的病和胤禛说到底没什么关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