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_吃青菜的蜗牛【完结】(33)

  古语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几个重臣虽说不满突厥来使的傲慢,但见到对方服软了,还是建议把执失思力有礼节地送回。李世民不同意,他说:“蛮夷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如果今天把他毫发无伤地送了回去,突厥肯定认为我们怕了他们,会更加放肆。对付这种人,要比他们更狠才行!”

  杀不是,送回去也不行,怎么办?讨论下来的结果是,先委屈执失思力一阵,到大牢里吃几天免费伙食吧。

  扣押了执失思力等于明确向突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尽管放马过来吧,我等着你呢。

  不过说狠话容易,但你得有实质的行动啊。突厥那边百万雄兵或许是没有,但十多万那是大大的有,而且说到就到。怎么办?

  兵临城下,应对方法有哪些?《三国演义》里司马懿老人家曾经总结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话:“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古往今来,确实也就是这些办法了。

  其实司马老头还忘了一个办法——自己在诸葛亮身上吃到的空城计,不属于上述五条之一。

  可这次李世民并没有选择上述办法中的任何一种。

  话说当时东突厥军正在长安城外渭水便桥的北岸扎营,准备不日攻城。

  李世民亲自带着中书令等6名高级官员骑着马直接前往渭水南岸,与颉利可汗隔水对话,斥责他的背信弃义。

  东突厥军队万没有想到唐朝皇帝居然几乎是单人匹马的前来,加上素闻大唐秦王威名远播,武功赫赫,其中不少将士还曾经在与唐朝军队的正面交锋中吃过一些苦头。慑于此,他们居然都纷纷下马遥拜皇帝(群酋见帝,皆惊,下马拜)。不一会儿,唐军大部队抵达桥边,旌旗招展,铠甲明亮耀眼,遮蔽原野。唐军虽然人数众多,却丝毫不显杂乱。他们列队整齐,军容严整,唯唐皇马首是瞻。

  久经沙场的颉利可汗深知这种沉默军队的战斗力,他们只待主上一声命令,便会倾尽全力向目标发起攻击,那种爆发力和战斗指数是难以抵御的。加之一直不见忽悠特使执失思力回来,看来如意算盘已落了空,对方应该是有备而来,当下心理上就气短起来,胆怯之心渐起。

  李世民见对方不再强势,也不进逼。他命令部队后退列阵,自己则单独留下和颉利可汗交涉。交涉的结果是:颉利可汗向唐朝请求和解,李世民同意和谈。

  第二天,双方在渭河便桥上杀白马立誓结盟(白马:我好苦啊,人类一立什么狗屁誓言便要杀我,我何无辜!),唐政府拿出大批金银财宝,作为犒劳,东突厥军队撤回。

  身为一国之君,孤身在阵前与好勇斗狠的游牧民族首领会谈,危险系数非常之高。李世民敢这么做,既是多年征战练就的勇敢和气质,也是基于对形势的充分考量。他对劝阻自己的尚书左仆射萧蠫是这么分析的:

  一、东突厥之所以敢倾巢而出,是认为我们内部刚刚发生变乱,无暇也无力抵抗他们。

  二、如果我们示弱,紧闭城门,东突厥军队就会在城郊大肆抢略,京城附近的局面将无法收拾,我军士气也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

  所以我选择单人前往,给他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我背后有强大的军容、严正的军纪的部队,他们一定会认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这些都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一定会自乱阵脚。再说,他们深入我们国境,军需供给上根本无法做到长期有效支撑,只能是希望捞一票就闪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让对方发觉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就可以掌握主动权。

  而事实上颉利可汗退兵的真正原因,正如李世民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当然,还有就是唐政府给的金银财宝也基本满足了他的胃口。至于到底给了多少,史书很忠实地执行了“为尊者讳”的原则,没有提及。但是,后来的记载还是隐约向我们透露了大致的情况:李世民在日后提及渭水之盟时,一直认为是“渭水之辱”。由此可见,这次的经济代价是相当惨痛的。

  九月,颉利可汗赠送唐政府马三千匹、羊一万只,李世民下诏不接受,只要求颉利归还之前所掳掠的唐朝军民。

  怪了,要回俘虏是理所当然,但送上门的东西却为什么不接受呢?

  第十五章 第一个威胁与应对

  前面说到,李世民婉拒了颉利可汗赠送的马三千匹、羊一万只。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突厥说是赠送,每次都要派一大堆使者到长安,牲口送完了,这些人却赖着不走。胡吃海喝,寻衅滋事是常事,还时不时地搞点杀人群殴的恶性事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按理说,应该严格法办。可这伙人是外交使节啊,享受外交豁免权,倘若依法办了他们,肯定会招来东突厥的质问,搞不好还给他们制造了南下掳掠的借口。所以从隋到唐,中央政府对这种进贡或是贸易一直都是严格管制的。

  没费一兵一卒就使得东突厥退兵,应该说是一个比较能够接受的结果。但是对于马背上打下江山的李世民来说,无疑是被人堵着家门狠狠地讹了一把。以他的经历和性格绝不会就此罢休。

  送走了东突厥这伙瘟神,唐朝便开始着手训练军队。从禁卫军到普通军队,每天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各项军事训练。为了保证训练的效果,同时充分调动大家伙的工作热情,军方还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措施:凡训练成绩优异者,当场发给奖赏,他们的上级也将在绩效考核中得到好评。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这奖赏可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马上兑现的。于是,全军上下立时凝成一股绳,干劲甭提有多高了。很快,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就得到了迅速提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