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2:天皇天后_吃青菜的蜗牛【完结】(41)

  当时百济的驻军,从兵到官,每天想的不是异域建功,而是早日回国。

  每次列队,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出这是一支刚刚消灭敌国的无敌之师,而像是刚吃了败仗狼狈溃散的残兵败将。年轻力壮、士气高昂的战士屈指可数,而衣衫褴褛、武器锈蚀、满脸愁容的半老头子倒是一抓一大把。

  比起物质条件的艰苦,官方对将士们的态度更让人心寒。按说胜利后生还者都应该得到嘉奖,可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与政府的官僚化,官方统计的作战人员名单中居然不包含战争后期参战的人员,这些人如果能活下来或是建立功勋还算好,如果战死,连名字都没人知道。

  那么立功受赏的应该过得不错吧?

  遗憾的是连这也无法做到。即使有了身份,性质还是府兵。一纸调令下来,还得去挑担拉车,重活累活一样不少。受赏的时候壮志满怀,可现实却把那些荣耀一脚踢开:“你生来就是吃苦受罪的命,想改变?做梦!”

  在这种状况下,当兵吃饷这一行当,从原先备受尊重并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一下子沦落成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雷区。这也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降低。

  对海外驻军的忽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百济驻军在出发时得到的命令是准备一年的装备,可一转眼两年都快过去了,没有得到补给的物资,也没有等来换防的部队。驻军们连轮流休整都无法保证,军队中处处弥漫着消极低迷的气氛。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幕幕令人扼腕痛惜的悲剧开始上演:本该应征入伍的青壮年们甚至不惜自断手脚拒绝应征。本应只在末日王朝才会上演的事件,居然会在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唐频频出现!

  府兵制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军事发展的需要。无论它曾有过多么辉煌的过去,一旦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只能遭到历史无情的抛弃。

  第八章 呀啦嗦,那就是青藏高原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病逝。由于松赞干布唯一的儿子贡日贡赞已先于父亲逝世,由孙子芒松芒赞继任为吐蕃第三十四任赞普。

  关于松赞干布的年纪,业内有不少争议。有说他死的时候已经八十多的(也就是说,文成公主当年嫁的是个土埋半截的老头),也有称他死时不过36岁的,等等。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即芒松芒赞即位时还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因此朝政由宰相禄东赞(就是替松赞干布向大唐求亲的使者)把持。照此推断,松赞干布去世时年纪应该不会很大。

  禄东赞家族这一把持,就是十五年。

  松赞干布去世后,长安的老丈人家也派遣使者前来吊唁,吐蕃方面一一答礼,双方继续保持一团和气。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吐蕃派使者前往长安,替芒松芒赞求婚。

  当时李治的心思都扑在西域战事上,根本没心思管这茬。况且,在他的印象里,吐蕃与其他小国并没什么不同,对大唐构成不了威胁。再说了,大唐公主个个金枝玉叶,你送点东西来就想换一个回去,未免也太容易了吧。

  于是,吐蕃使者无功而返。

  碍于之前的情面,吐蕃方面(主要是禄东赞)并没有表示出反感,但不痛快却是一定的。唐吐关系开始降温。

  在安定完内部,巩固好地位后,禄东赞开始筹划扩张本国的势力范围。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离自己最近的邻居——倒霉蛋吐谷浑。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在唐军的支持下坐稳了可汗的位子,几十年来倒也平安无事。作为夹在吐蕃和唐之间的缓冲地带,吐谷浑极力与两大强邻维持友好睦邻关系。慕容诺曷钵和老婆唐弘化公主的小日子也过得是有滋有味。

  然而,就算他不想惹事,吐蕃早晚也会找上门来。一来因为吐谷浑控制的地区水草丰美,在游牧民族看来是块风水宝地;二来吐谷浑实力较弱,是个软柿子,既然是软柿子,自然少不了要被人捏。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开始发难:屡次侵入吐谷浑领土,滋扰一番后便回去。吐谷浑吃亏后,开始注意调动军队防范,双方开始出现摩擦。

  吐谷浑的综合国力自然远不如吐蕃,不过仗着有唐老大罩着,倒也不太害怕。吐谷浑人一边抵挡吐蕃人的进攻,一面向李治呈递奏章,请求长安方面干预。

  吐蕃闻讯后也依葫芦画瓢,同样派人到长安控诉吐谷浑。双方各执一词,都要求对另一方实施制裁,并对己方提供援助。

  李治被吵烦了,干脆大手一挥:不准再胡闹!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瞎折腾啥呢?!

  这下正中吐蕃的下怀。论军事实力,吐蕃和吐谷浑根本不在同一级别,说是老美对伊拉克也差不多。只要唐政府不干涉,灭吐谷浑顶多也就是一次中等规模的军事演习而已。

  而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吐谷浑内部又横生枝节,使得吐蕃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因触犯刑律,叛逃到了吐蕃,并将国内情况向吐蕃和盘托出。

  有针对性地加强部署后,禄东赞作出了直接出兵的决定。完全处于劣势的吐谷浑节节败退,国土迅速沦丧,很快便走到了亡国的边缘。

  面对严峻的局面,吐谷浑第十九任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妻子弘化公主一道,带着嫡系部众弃国而逃,投奔到了大唐的凉州(甘肃威武市),随即又被安置到了远离战场的内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