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139)

  五百狼骑,加上一百羯族勇士,李俶只能给肖恩这么多兵力,因为万里之外的大唐本土,不久后将发生关系李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

  肖恩出发前,李俶将其召来面授机宜:“都督到柘枝城后,将石国的一万两千降兵遣散一半,剩下的六千兵士以六百唐军为依托镇抚节制。尽力与康、米、安三国保持良好关系。如果大食兴兵来犯,实力悬殊之下可主动放弃大宛,撤往碎叶。”

  处理完石国和碎叶的军政事务,李俶下令各军做好开拔准备,向南穿越天山山麓返回龟兹。

  唐军沿碎叶水逆流而上,在叶支城稍作停留。叶支城东有一个大湖名曰热海,又名大清池,即今天的伊克塞湖。

  李俶骑在马背上沿热海南岸前行,眼前碧水金沙,波涛拍岸,远处雪山巍峨,高耸如云。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曾经过这里,《大唐西域记》中有如下记述:

  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汩淴。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

  唐军途经热海南岸的贺猎城、冻城,翻越天山至顿多城,穿过勃达岭山口,至温肃州大石城,沿胡卢河向东,经姑墨州拔换城返回龟兹。

  龟兹城外,封常清、裴遵庆、郭幼明、李晟出城相迎。封常清成功平定大勃律之乱,先于李俶返回龟兹。

  封常清见到李俶,屈身行礼:“郡王转战数千里,凯旋而归,辛苦了!”

  李俶上前扶起封常清:“俶不过是以封大夫为榜样,此番得胜,全倚仗三军将士。”

  封常清:“封某已在大都护府摆下酒宴,郡王请!”

  李俶:“大夫请!”

  李俶与封常清并肩走进龟兹城,道路两旁的数万安西各族民众欢呼雀跃,今晚将是一个不眠的狂欢夜。

  庆功宴上,封常清帐下节度判官、著名诗人岑参赋诗助兴: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岑参出生于书香门第,曾祖父是唐初宰相岑文本,到了岑参的祖父、父亲这一辈,家道渐趋衰落。岑参早年家境孤贫,促使其更加发奋读书,于天宝五年登进士第。心怀报国之志的岑参没有选择留在京城,毅然出塞远赴安西,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麾下担任掌书记,开始了边塞的军旅生涯,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李俶上疏李隆基,奏请朝廷表彰封常清、程千里、马璘、马重英、皇甫敬、王濛、王贲、郭昕等将领,以及安西、北庭、河西三军将士。

  十日后,李俶向封常清提出将率河西诸军返回武威,命两千赤水骁骑暂时留驻龟兹。李俶特别交代,如果封常清不在龟兹,这两千人马交予郭昕统领。

  郭昕现任越骑校尉,突然让其统领两千骁骑不免让人惊讶不解,但封常清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李俶好奇的问:“俶如此安排,封大夫不想问缘由吗?”

  封常清笑道:“郡王刚到安西都护府时,大小事务常清从不向郡王禀告,郡王不是也从不过问。”

  李俶笑着点了点头。

  ------

  河西诸军即将开拔返回武威,郭昢、郭晤带着郭昕来见李俶。

  郭昢对李俶说:“显阳是员难得的猛将,请郡王将他收入西凉狼骑。”

  郭晤:“是啊,郡王!”

  郭旰笑道:“郡王求贤若渴,就是你们不说也会收下显阳的。”

  李俶问郭昕:“显阳愿意加入西凉狼骑吗?”

  郭昕十分自信的回答:“末将愿意!”

  李俶:“俶知道了,此事还得征求郭将军和重英的意见。”

  三日后,李俶辞别安西众将,率军返回武威。

  出乎众人的意料,李俶没有下令将郭昕调往河西。李俶留给郭昕一封亲笔信,勉励他为大唐守好安西每一寸土地。

  回程路上,郭旰忍不住问李俶:“敢问郡王,您为何不让显阳加入西凉狼骑?”

  李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郭旰看了看马重英:“莫非是重英不收?”

  马重英笑着回答:“令弟智勇双全,重英求之不得。”

  郭旰:“难道是显阳的父亲不许?”

  李俶低头不语,不置可否。

  郭旰:“这个郭幼明,自己谨慎无能也就罢了,可惜堂弟。”

  李俶心中感叹:二郎你是不知,我又何尝不想把显阳留在身边,可显阳身负重任,我不能把他调离安西。

  入夜,李俶站在帐外享受着习习凉风。

  马重英来到李俶身边:“郡王,重英有一事不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