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3)

  从门外走进一位二十来岁、眉清目秀的年轻人,身着青衣素服,手持白毛羽扇,举止间散发出一种超脱凡尘的特殊气质。

  李俶惊讶的问:“父亲说的先生,就是他?!”

  李亨点了点头:“俶儿,见过李泌李学士。”

  “李泌!”李俶连忙上前施礼:“俶久闻先生大名,请受学生一拜。”

  根据史书记载,李泌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内修道法,外立世功,临危受命,辅佐李亨登上皇帝宝座,是一位大隐于朝,带着几分神秘色彩的世外高人。传说李泌晚年在衡山得道成仙。

  李泌上前扶起李俶:“不必如此,郡王请起。”

  李亨满意的笑了。

  授业伊始,李泌送给李俶“大道至简”四个字。李泌熟读经史子集,精通天文地理,深谙纵横之术。随着时间流逝,李俶越来越佩服李泌,师徒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面对朝中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李泌建议李俶“韬光养晦,深居简出”,在处理太子李亨和宰相李林甫的关系时做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李泌特别解释,道家所说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也就是兵法上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不可凭主观意愿行事。

  一日,李泌讲读《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见李俶没明白,李泌解释道:“把小鱼放在锅里慢慢煎炸,吃起来酥脆可口。如果烹制时不停搅动,就会变成一锅残渣。治理国家犹如煎制小鱼,要遵从自然规律,不能朝令夕改,胡乱折腾。”

  李俶恍然大悟:“先生所言精妙,俶受益匪浅。”

  李泌继续讲:“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李俶:“愿闻其详。”

  李泌:“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是:百姓不知道君王的存在;其次一等,君王亲近百姓,百姓称颂君王;再次一等,百姓畏惧君王;更次一等,百姓蔑视君王。”

  李俶随口问:“先生以为当今圣上如何?”

  李泌严肃的说:“郡王慎言!”

  李俶看了看身边的刘德顺,对李泌说:“德顺是自己人,先生不必顾虑。”

  李泌叹了口气:“圣人年轻时雄才大略、选贤用能、勤政爱民,称得上旷古难得的明君。可惜近年来受小人蛊惑,朝堂上奸邪当道,忠良正直之士屡受排挤。”

  李俶听从李泌建议,不与朝中官员结交,生活过得恬淡平静,偶尔在赵遂良的引见下,与长安城里的富商把酒言谈。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商人虽然富有,但地位很低。富商们为了结交李俶这位皇亲国戚,出手阔绰,常常一掷千金。李俶结识了不少有实力的鸿商巨贾,积攒下大量金银财富。

  冯翊首富曹彦谷的长子曹琏与冯翊大户袁家的二子袁洪斗殴,失手将对方打死。袁家世代官宦,祖上曾在太宗时期在朝担任礼部侍郎,相当于今天副部级的高官。袁家一纸诉状将曹琏告到府衙,曹琏被逮捕下狱。冯翊太守刘崇谨依照大唐律例,判曹琏斗杀致人死亡,流放三千里。唐代律法有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流刑仅次于死刑,像曹琏这样从小没吃过苦的富二代,流放三千里多半是活不出来的。曹彦谷为救儿子,几次设法贿赂刘崇谨,最后一次送上两万金,刘崇谨回绝不收。眼看儿子即将被流放岭南,曹彦谷心急如焚,想到有过一面之缘的广平郡王,于是带着两万金来到长安。

  李俶得知事情缘由,直言回绝了曹彦谷。并非是李俶不爱财,两万金相当于十五万缗,傻子才不想要,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俶十分痛恨这类权钱交易。

  几日后,曹彦谷在赵遂良的引见下再度来访。李俶看在赵遂良的面子上,勉强让曹彦谷进府。曹彦谷呈给李俶一只四尺来长、古朴别致的木匣:“曹某日前偶得一宝物,不敢独享,特地献上。”

  李俶打开木匣,匣内是一把通体乌黑的古剑。

  “湛卢!”郭旰显得十分兴奋。

  曹彦谷:“将军好眼力,此剑正是湛卢。”

  郭旰对李俶说:“湛卢为春秋时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采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则威,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举世无可匹者。”

  李俶眼睛一亮,对曹彦谷说:“先生如此厚礼,俶受之不恭。”

  曹彦谷连忙说:“此剑在曹某手中,有如明珠暗投。宝剑佩英雄,郡王少年英武,当执此剑。”

  “这个—”李俶有些犹豫。

  曹彦谷恳请:“曹某别无所求,请郡王设法救犬子曹琏一命。”

  李俶看着湛卢,不知如何取舍。

  郭旰对曹彦谷说:“先生放心,此事对郡王来说轻而易举。”

  曹彦谷如释重负:“多谢郡王,曹某告退。”

  李俶看着木匣中的湛卢,对郭旰说:“按曹彦谷的说法,这冯翊太守刘崇谨是位刚正清廉的好官,你一口答应了此事,让本王如何是好?”

  郭旰:“湛卢乃绝世宝剑,您不妨试试再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