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4)

  李俶:“既然二郎喜爱此剑,俶就送给你了。”

  郭旰将湛卢放回木匣:“郡王好意旰心领了。旰的兵器是佰刀,此剑还是郡王亲佩为宜。”

  李俶带着郭旰、刘德顺来到同州冯翊郡,穿过热闹繁华的大街,冯翊太守府出现在眼前。刘德顺递上名帖。不多时,一名身穿绯色官服的官员急匆匆走出府门,此人便是冯翊太守刘崇谨。刘崇谨正要行礼,被李俶拦住,李俶对刘崇谨说:“刘太守不必多礼,俶到此并非公干。”

  刘崇谨将李俶请进府内。一阵寒暄之后,宾主落座。李俶刚要开口步入正题,看见堂上赫然挂着“公明廉威”四字匾额,欲言又止。

  刘崇谨看出李俶的心思,屏退左右,对李俶说:“郡王有事不妨直言。只要下官能办到,一定尽力。”

  李俶:“刘太守可认识曹彦谷?”

  刘崇谨:“曹家是本郡首富,下官当然认识。”

  李俶正在考虑如何继续往下说。

  刘崇谨主动问:“郡王与曹家有交?”

  李俶点了点头。

  刘崇谨:“郡王不必多言,下官明白。时候不早了,下官已命人备下便饭,还请郡王赏光。”

  “恭敬不如从命。”李俶感觉脸上热得发烫。

  官有很多种,有的贪图荣华富贵,有的只重名不重利,刘崇谨显然属于后者。刘崇谨看重官声美名,既不是为了清史留名,更不是为百姓谋福祉。冯翊临近长安,青天的美名一旦被皇帝知晓,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眼下,刘崇谨意外的结识李俶这位当今天子宠爱的皇长孙,当然得把握机会。刘崇谨授意曹彦谷用重金摆平袁家,并对袁家旁敲侧击,逼其就范。刘崇谨将曹琏由斗杀改为戏杀,戏杀者“以力共戏”而致杀人,减罪一等,判徒刑两年。

  第十二章 册立贵妃

  更新时间2012-6-29 18:35:45 字数:2357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六十一岁的李隆基不顾众臣反对,执意册立二十七岁的杨玉环为贵妃。除了捍卫道德礼法的大臣外,真正义愤填膺的人莫过于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杨玉环原本是寿王李瑁的王妃,与李瑁恩爱生活了五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李隆基相见,李隆基第一眼见到杨玉环,便被其倾城美貌所折服,用尽办法把绝世佳人从儿子手中抢了过来。

  一日,宫中内侍前来传旨,宣李俶紫宸殿见驾。

  李俶这个广平郡王只是一个封号,在朝中并无任何实权,不需要处理什么实际事务,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平时打打酱油就可以了。紫宸殿是大唐皇帝商议机要大事的地方,李隆基突然招李俶紫宸殿见驾,不知所为何事。李俶特意穿戴整齐,准备在李隆基面前一展才华。

  李俶怀着特别的心情从丹凤门入宫,一路前往紫宸殿。紫宸殿外,李俶遇到中书令李林甫、左相李适之等几位内阁重臣从殿内出来。难道是记错了时间,看样子廷议已经结束。

  李俶正担心自己迟到被皇帝责罚。高力士从殿内出来,对李俶说:“郡王来得正好,圣人在里面等着呢。”

  紫宸殿是朝堂正式场合,李俶走进大殿,跪地行礼:“孙儿拜见皇爷爷。”

  李隆基抬了抬手:“起来吧。知道朕今天找你来所为何事?”

  李俶站起身回答:“孙儿不知。”

  李隆基:“朕看你跟太真十分投缘,想给你个恩典。”

  李俶心中一震:杨玉环不是你李隆基心头的肉,难道要送给我。

  李隆基见李俶没回话,继续说:“太真在玄真观住五年,朕想把她迎进宫里,册封为贵妃。”

  “哦。”李俶失望的回答。

  李隆基气愤的说:“这帮大臣,没有一个支持朕。特别是那个李适之,竟然公开反对!”

  李俶好奇的问:“中书令也不支持陛下?”

  李隆基:“这个李林甫生怕犯了众怒,站在下面一言不发。俶儿你是支持朕的,对吧。”

  李俶点了点头,心想:我支持你有什么用,我在朝中没权没势。

  李隆基对高力士说:“朕意已决,拟旨,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命广平王为迎亲大使,代朕前往玄真观迎娶贵妃。”

  李俶:“孙儿领命。”

  五日后,黄道吉日,婚丧嫁娶,诸事皆宜。盛大的迎亲队伍,出了丹凤门,前行不远突然停住。随行护卫的千牛卫中郎将上前禀告:“郡王,有人拦住车队去路。”

  “什么人如此大胆!”李俶走出马车,顿时呆住。前方道路被上百官员堵住,带头的有左相、御史中丞、国子祭酒等朝廷重臣。迎亲队伍意外受阻,耽搁了良辰吉时,会不会被皇帝责罚?这可如何是好,李俶没了主意,让刘德顺去李泌府上救助。过了大半个时辰,刘德顺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复命,交给李俶一封信。李俶打开信,上面只有两个字“回宫”。李俶没有办法,只得率队原路返回,入宫向李隆基如实禀告。

  蓬莱殿外,李俶遇到高力士,连忙上前恳求道:“俶有负皇命,高翁您得帮我说句话。”

  高力士笑着回答:“郡王不必担心,回去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