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61)

  十多位村民见到皇帝,纷纷下跪行礼,低着头不敢说话。唯有段秀实,一身布衣,站在村民中间,见了李豫也不行礼。

  李豫觉得奇怪,问段秀实:“段爱卿,为何如此穿戴?”

  段秀实回答:“段某身为京兆尹,不能为民做主,愧对陛下所托。今日卸去朝服,以草民身份向陛下请命。请陛下发还原本属于这些村民的田地,并向他们赔礼道歉。”

  程元振低声对李豫说:“段秀实胆大包天,先是缺席早朝,现在又身穿布衣上殿,公然藐视陛下。”

  李豫厉声问段秀实:“这些村民可有地契?”

  “没有。”段秀实语出惊人,殿内众臣无不惊骇。

  李豫怒道:“没有地契,你凭什么判定独孤家的田地是他们的!”

  村民们吓得跪在地上发抖。

  段秀实面无畏惧,义正言辞的回答:“陛下应该清楚,两年前叛军攻陷长安,地契大多被毁。下官查阅旧档,发现这一百多亩良田确实属于这些村民。”

  李豫命户部尚书元载,立刻派人翻查户部档案。

  一个时辰后,元载回报:“经过臣仔细查询,户部划给独孤家的一千亩良田,确有一百二十亩存有争议。由于各种原因,重新登记造册时出了差错,把农户的私田记作官田。”

  精明的元载主动承担过错,奏请将农户的私田发还各家,把自己在南郊的一百二十亩良田划给独孤家。

  李豫准元载所奏。村民们高呼万岁,叩谢皇恩。

  段秀实板着脸说:“村民中有多人被羽林军打伤,陛下必须向村民道歉,赔偿伤者汤药支出。”

  程元振怒斥段秀实:“放肆!让陛下给贱民道歉,成何体统!”

  李豫自知理亏,心想息事宁人,当众臣的面,站起身对十余名村民拱手说:“此事是豫的错,豫在此请诸位父老乡亲原谅,所有伤者由户部出钱医治。”

  村民们再次俯首叩地。

  一场风波总算平息下来,李豫对元载的办事效率非常满意,下令褒奖。

  翌日早朝,尚书左仆射刘晏从东都返回长安,向李豫禀奏:“目前关中、河南粮食短缺,臣请陛下下诏疏通漕运,将江南的粮食运往中原。”

  李豫同意刘晏所请,命刘晏兼任漕运使。

  刘晏继续上奏:“由于军费开支巨大,国库空虚。目前河北已经平定,请陛下考虑裁减军备,开源节流,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李豫下发敕令,命兵部尚书李光弼,兵部侍郎郭晞、马燧尽快拟定军备裁减计划,留下作战主力,撤销各地方团练使,兵士马匹全部卸甲归田,以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段秀实向李豫禀告:“河南缺粮,主要是因为战乱之后,人口锐减,土地无人耕种所致。而关中之所以缺粮,全是人祸。”

  段秀实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炸开了锅,朝臣们为此议论纷纷。

  李豫有意咳了一声,众臣立刻安静下来。李豫好奇的问段秀实:“段爱卿所言何意?”

  裴遵庆不停的向段秀实示意,不要说。

  段秀实义无反顾的说:“以京畿道为例,相比战乱之前,京畿道所在的一府五州户数只减少了两成,然而农户自有的田亩数却减少了七成。”

  李豫惊讶的问:“农户的田地到哪儿去了?”

  段秀实回答:“全部到了大户豪强手中。”

  李豫:“怎么会这样!”

  段秀实:“臣举几个例子陛下就清楚了。陛下建极以来封赏功臣,安抚各镇节度使,共赏赐良田五万五千亩,例如:汾阳郡王郭子仪,占有良田五千亩。赵国公李宝臣,占有良田三千亩。独孤峻只是个礼部员外郎,也有良田一千五百亩。户部尚书元载,拥有良田四千亩。礼部尚书崔光远,拥有良田二千亩。还有,陛下您的妹妹和政公主和宝章公主,各拥有良田三千亩。……”

  郭晞见段秀实直指自己的父亲,出列辩称:“陛下,家父的田产都是先皇和陛下恩赐的。”

  元载、崔光远纷纷否认:“你,你胡说八道!”

  李豫制止段秀实道:“不要说了!朕知道了,此事以后再议!”

  早朝结束后,程元振对李豫说:“段秀实擅长哗众取宠,四处笼络人心,煽动刁民闹事,其心险恶,陛下绝不可姑息养奸。”

  李豫心中虽然有些愤懑,但并不相信段秀实会有什么险恶用心。李豫下诏将严郢从白水任上调回,继续担任御史中丞。

  第百八十四章 下放兵权

  更新时间2012-11-21 20:39:33 字数:2329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周而复始地上演,李豫决心打破这一定律。李豫打算请郭子仪出山,掌控南衙十六卫,统领大唐帝国最精锐的军队。

  自从李豫登基大典之后,郭子仪一直称病在家,并没有上朝。

  李豫吩咐程元振,轻车简从,微服前往汾阳王府,探望郭子仪。

  汾阳王府后厅,李豫见到病榻上的郭子仪,开门见山的说:“豫有意请郭公-”

  郭子仪坐起身,严肃的说:“陛下现在是大唐皇帝,请陛下自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