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262)

  李豫笑着摇了摇头,改口说:“朕有意请郭公出山,统领南衙诸卫,不知郭公意下如何?”

  郭子仪未加思考,直言回绝道:“臣请陛下另觅贤良。”

  李豫毫不隐讳的问郭子仪:“郭公莫非是担心‘功高盖主’,惹祸上身?”

  郭子仪回答:“陛下误会了,老臣年老体弱,只想在家好好安度晚年。天下大事,理应交由你们年轻一代。”

  李豫知道郭子仪的话发自肺腑,不再强求,转而问:“依郭公看,南衙诸军由谁统领合适?三郎如何?”

  郭子仪摇了摇头:“晞儿只能算将才,绝非帅才。南衙十六卫是我大唐精锐之师,其统帅必须文武兼备,忠义双全。以老朽愚见,李光弼、李晟、马燧可担此重任。”

  李豫点了点头,继续说:“郭公之言正合我意。郭公以为北衙禁军应由谁统领?”

  郭子仪对李豫说:“北衙禁军戍卫宫廷,是陛下亲卫。陛下大可自己决断,老朽不便多言。老朽只想提醒陛下,旰儿勇猛有余,谋略不足,绝难当此重任。”

  李豫:“朕考虑将兵权直接交给各军统帅,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将帅的作用,不知郭公以为如何?”

  郭子仪看了看李豫,问道:“陛下刚以雷霆之势解除诸镇节度使的兵权,如今又将兵权下放,难道不怕众将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李豫坦然道:“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相信与朕征战沙场,出生入死的众位兄弟。”

  郭子仪微笑着点了点头。

  次日早朝,李豫当众颁布敕令:

  任命李光弼为南衙十六卫统帅,李晟、马燧为副。由于李光弼身在东都洛阳,暂将诸卫兵符交与李晟、马燧二人保管。

  任命浑瑊为北衙六军统领,郭旰、哥舒曜、郝廷玉、贺拔楚岳、薛平为副,共同掌控北衙禁军,授予六军兵符和宫门管匙,全权负责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和禁苑戍卫。

  李晟、马燧没想到李豫会把大唐的兵权直接交到自己手里,主动推辞不受。从安禄山叛乱开始,大唐的兵符一直由皇帝掌握,出征时临时赋予主帅,后来为了防范将帅,还加派内侍太监监军,兵符由作为皇帝家臣的宦官掌管。

  李豫对李晟、马燧说:“良器、洵美,二位不必推辞。运筹帷幄,决胜沙场,豫不如二位。豫既然把兵符交给二位,便相信二位定能胜任。”

  李晟、马燧跪地拜道:“末将愿为陛下竭尽全力!”

  李豫颁布敕令,撤销神策军编制,将虎骑、豹骑合并为神武军,赐名为“神武天骑”,任命仆固怀恩为神武军节度使。

  大臣们眼见皇帝把天下兵马和宫禁戍卫交给几位年轻将军全权掌管,又把帝国最精锐的作战骑兵托付给藩将仆固怀恩。李麟、崔圆、裴遵庆、段秀实等人当即进谏,请求李豫收回成命。

  裴遵庆出列对李豫说:“请问陛下,何为圣人之道?”唐代“圣人”一词特指皇帝。

  李豫回答:“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裴遵庆:“臣奉先皇之命,从凉州起便一直跟随陛下左右。陛下当年节度河陇,待臣如同家人,情深义重,臣看在眼里,十分感动。如今陛下已是万乘之君,身负天下安危,当恩威并施,以帝王之术制衡群臣。”

  李豫知道裴遵庆的意思,反问道:“裴公当年奉先皇之命辅佐豫,是否回报豫在凉州的一举一动?”

  裴遵庆连忙跪在地上:“臣惶恐,臣罪该万死!”

  李豫起身离座,扶起裴遵庆:“裴公不必如此,这个问题埋藏在豫心中多年。豫只想知道答案,并无其他意思。”

  裴遵庆老泪纵横:“陛下,您可千万不要责备先皇。先皇这么做,是担心您卷入您父皇和李林甫之间的争斗,受到伤害。”

  程元振对李豫说:“裴公也是为陛下着想。陛下把兵权送于他人,等于是把自己的性命交了出去。一旦有人心怀不轨,陛下危矣!”

  李豫相信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没有在意程元振的话。

  刚从白水县返回京师的严郢出列说:“此事干系重大,请陛下三思慎行。”

  李豫:“此事豫已经过深思熟虑,严爱卿不必多言。”

  严郢不肯罢休:“先皇偏信李林甫之言,重用藩将,以致社稷倾覆、生灵涂炭。如今天下初定,社稷复安,陛下切不可再重蹈覆辙,陷社稷和百姓于危难。”

  李豫看着严郢,没有说话。

  严郢继续说:“藩将来自荒蛮之邦,不习圣人之道。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陛下不可不察!”

  李豫对严郢说:“严爱卿多虑了。藩将中不乏忠义正直之士,不可一概而论。”

  严郢看了看大殿上当值的哥舒曜和郝廷玉,继续进谏道:“藩将之事暂且不论,北衙六军乃是陛下亲卫,兵符当由陛下保管。如今将兵符交予他人,日后恐生祸乱。”

  李豫:“我意已决,无需多言。严爱卿旅途劳顿,回去休息吧。”

  严郢跪地叩请:“忠言逆耳,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