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33)

  李俶改口说:“俶,俶入宫面见圣上。”

  李泌:“郡王可知,时下的长安城中,有多少与这婆媳俩遭遇相似的江淮百姓。”

  李俶诧异的问:“有很多?”

  李泌点了点头。

  李俶怒道:“这帮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人人得而诛之!”

  李泌显得很平静:“郡王息怒。如今李林甫权倾朝野,太子殿下尚且受其制,郡王千万不可惹祸上身。”

  李俶激动的说:“李林甫结党专权,祸乱朝纲,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李泌叹道:“如今能助太子和万民者,惟郡王尔。”

  李俶:“请先生明言。”

  李泌:“我朝自高祖皇帝立国以来,一直慎用严刑峻法,凡大辟必经大理寺、中书、门下省复核,最后由皇帝御笔亲批,以往每年核定秋决的犯人不过十数人,今年仅淮南道判大辟者就有三百余人,流徒重犯逾千。如今距冬至不足十日,朝廷的秋决公文迟迟不发,其中必有原委。郡王与朝中大臣素无瓜葛,加之圣人深爱郡王,此时只有郡王能够站出来,救江淮蒙冤百姓于水火。”

  李俶按照李泌的意思给皇帝上了一封奏折,说自己想学习治理国家,请皇帝恩准上殿旁听朝议。李隆基欣然准奏。

  冬至大朝会,文武百官齐聚含元殿,太子李亨称病告假。不出李泌的预料,早朝一开始,李隆基便让众臣商议如何处置牵扯进韦坚案的上千名人犯。朝臣们心里清楚,其中大部分人是冤枉的,李隆基对秋决案卷拖延不批必有想法,但迫于李林甫的淫威,全都三缄其口。韦坚案主审官罗希奭春光满面,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李隆基见无人发言,质问道:“怎么,都成哑巴了!”

  群臣低头不应。

  李俶见天赐良机,出列说:“陛下,孙儿心中有话,不知能不能说。”

  李隆基一看是李俶,微笑道:“有话尽管说,说错了朕恕你无罪。”

  有了李隆基这句话,李俶放开胆子说:“陛下治理大唐数十载,文治武功,堪比秦皇汉武。如今天下承平,玉宇澄清。江淮向来是富庶平和之地,哪来那么多不法官员和贪婪暴民,孙儿认为其中必有隐情。”

  李俶一语震惊全殿,众臣投来各种目光,有赞许的、有担忧的、还有嘲笑的。

  罗希奭见李俶直指自己,出列辩解道:“广平王所言差矣,即便是太平富庶之地,也难保没有狗苟蝇营之徒。陛下可调阅江淮案卷,臣以头上乌纱保证,件件确实,绝无冤案。”

  李隆基听了李俶的一番褒扬本来挺高兴,罗希奭的辩解让李隆基的脸又板了起来。

  李林甫见状出列说:“陛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越是太平盛世,越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对于那些乱臣暴民,绝不能心慈手软。姑息养奸,必将动摇国家社稷。”

  “不错。对于那些别有用心、危害社稷的狗苟蝇营之徒,绝不能姑息放纵!”李俶如有所指的看着罗希奭。

  罗希奭指着李俶:“你什么意思?谁别有用心?谁是狗苟蝇营之徒?你不要指桑骂槐!”

  李俶看了看罗希奭和李林甫:“某些人身居高位,不知恪尽职守,公忠体国,反而阿谀上官,攻讦同僚,结党营私,朋比为奸,破坏陛下辛劳数十年,一手创立的大唐盛世!”

  李林甫怒道:“黄口小儿!含元殿也是你放肆的地方?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

  李俶也不客气,回敬道:“皓首匹夫!含元殿也不是你一手遮天之地!今日俶上殿参加朝议,是经陛下亲准的。”

  李俶和李林甫这一小一老公然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上对骂起来,完全无视李隆基的存在,群臣无不惊愕。刚开始,李隆基还想当和事佬,劝说两人,可几次三番都没插上话。

  “黄口竖子!老夫今天就代你父教训于你。”李林甫动手开打。

  “苍冉老贼!本王与你奉陪到底。”李俶正面迎上,和李林甫在大殿上扭打起来。

  “混帐!”李隆基站起身,指着李林甫和李俶,龙颜震怒道:“你,你们,眼里还有朕吗!”

  李俶和李林甫清醒过来,俯首跪地请罪。

  李隆基拂袖走进内廷。群臣面面相觑,高力士宣布退朝,转身去追李隆基。

  群臣纷纷离去,殿内剩下李俶和李林甫两人。李俶觉得后背发冷,李隆基雷霆震怒,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没过多久,高力士返回含元殿宣皇帝敕令:“李林甫身为宰辅,咆哮大殿,有失体统,责令回府闭门思过,罚俸一年,以儆效尤。李俶身为皇长孙,僭越礼制,目无长上,廷杖二十,以示惩戒。”

  “臣领旨谢恩。”李林甫接过敕令,满脸怒气地离开。

  李俶见李林甫走远,无奈的看着高力士。

  高力士向李俶竖了一个大拇指:“老奴刚才真为郡王捏了一把汗,还好没事。”

  李俶苦笑着说:“都这个时候了,高翁您还拿小王开心。”李俶知道,廷杖可不是闹着玩的,所用木棒比衙门里的板子大得多,且都是质地细密的名贵木材,有的中间还挖空灌入水银,加上执杖的是千牛卫,二十杖下去,即便不死也得给打残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