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34)

  高力士明白李俶担心什么,悄悄对李俶说:“郡王放心,有老奴在,不会让您吃亏的。”

  李俶跟着高力士来到执行廷杖的地方,不劳侍卫动手,自己趴在木凳上。

  高力士把负责行刑的千牛备身叫到身边,嘱咐了几句。

  “一、二、…、十九、二十”千牛备身在旁边数着数。李俶挨了轻轻二十杖,屁股有些炙热,并无大碍。

  高力士走到李俶面前,弯下身子说:“郡王稍候,老奴找辆车送您回去。”

  “多谢高翁。”李俶趴在木凳上,看着高力士的背影,心想:好个高力士。

  第十九章 口蜜腹剑

  更新时间2012-7-1 21:06:29 字数:2871

  李林甫回到相府,心中怒火难平,大发脾气,摔砸器物,责骂下人。夫人无意中一句“眼不见心不烦”提醒了李林甫。李林甫心生一计,在上呈李隆基的奏折中,主动认错,言之凿凿,动人心府。李林甫在奏折中说李俶年纪尚幼,不经世事,自己身为长辈不该和晚辈计较,含元殿之事罪责全在自己。进而夸奖李俶有胆魄,很像年轻时候的李隆基,只要加以历练,今后定能继承大统,建议将李俶派往外地委以实职。又说王忠嗣身兼四道节度使,权力过大,万一心怀不轨,朝廷将无法节制。皇甫惟明被罢官后,王忠嗣身兼四道节度使,成为李林甫眼中的心腹大患。李林甫几次三番设法削弱王忠嗣的兵权,都没有成功。整份奏折对江淮冤案只字未提。

  李泌也替李俶起草了一份奏折,内容是说自己年纪尚幼,容易冲动,处事不当,请求远放外地,以期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李隆基看完李林甫的奏折,满意的对高力士说:“李相真乃我朝栋梁。”

  高力士奉承道:“陛下知人善任,比秦皇汉武更胜一筹,乃千古未有之圣主。”

  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话,心中舒畅无比,接着看李俶的奏章。李隆基万万没想到,李林甫和李俶一老一少两个冤家竟然殊途同归,意见出奇的一致。李隆基沉思良久,出于爱孙之心,决定让李俶暂时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

  五日后,宫中内侍前来传令:宣李俶紫宸殿见驾。

  李俶心中十分激动,李隆基选择在紫宸殿召见自己,说明自己外放太守的心愿即将实现。去往大明宫的路上,李俶坐在马车猜想自己会被派往哪里。

  大明宫紫宸殿,李隆基问过李俶的伤势,让高力士宣读敕令:任命广平郡王李俶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

  敕令宣读完毕,李俶却呆立不动。

  高力士提醒道:“郡王,还不领命谢恩。”

  李俶跪地回答:“孙儿领命!”

  李隆基笑了笑:“起来吧。下属官员俶儿可自行挑选,三日后将名单呈交吏部。”

  李俶:“孙儿遵命。”

  大唐帝国在北方边疆地区设置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镇节度使。节度使执双旌双节,集军政权力于一身,其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兼省委书记兼省长。

  李俶本想离开长安,到外地做个太守,不求造福一方百姓,只想过几天自由自在的日子。李俶做梦也没想到,李隆基会让自己担任封疆大吏。

  李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回到王府。下属官员自然少不了郭子仪和刘晏,除此之外,李俶非常希望得到李泌这位学贯古今的奇才辅佐,亲自前往李泌府上拜会。

  李泌见到李俶,笑着说:“看郡王春风满面,必有喜事。”

  李俶兴奋地说:“承蒙先生帮助,陛下命俶节度河西。”

  李泌显得很平静,似乎早就知道结果,问李俶:“不知陛下派何人辅佐郡王?”

  李俶回答:“陛下让俶自行选择下属官员。”

  李泌叹道:“陛下对郡王的深爱,远胜太子。”

  李俶没有考虑李泌的话,诚恳地对李泌说:“俶想请先生同往河西,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李泌直言回绝:“如今太子势危,泌断然不能离开。对于下属官员,郡王心中可有人选?”

  李俶回答:“左卫郎将郭子仪、户部郎中刘晏。”

  李泌笑道:“郡王慧眼独具,为师甚为欣慰。”

  李俶:“先生过奖了,俶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先生请教,希望先生…”

  “不必多言。”李泌打断李俶的话,平静的说:“郭子仪大器晚成,乃王佐之材,郡王有此人辅佐足矣。郡王只需善待郭子仪,今后必能助您成就大业。武威地处西北,草原广袤,郡王到任后可骑马狩猎,尽情享乐。”

  李俶听出李泌话中有话,问:“先生是要俶继续韬光养晦?”

  李泌点了点头:“郡王是否记得乾卦初爻?”

  “潜龙勿用。”李俶脱口而出。

  李泌会意的点了点头。

  李俶跪地拜谢:“授业之恩,无以为报,请受俶一拜。”

  李泌扶起李俶,语重心长的说:“眼下有件事,郡王必须亲自去做。”

  李俶:“请先生指教。”

  李泌:“去李府登门道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