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340)

  李适跟随哥舒曜来到延英殿外,见大殿四周站立着上百名全副武装的羽林禁卫,气氛十分紧张。延英殿门前,禁卫军将领贺拔楚岳和郭曙披甲执剑,向李适抱拳行礼。哥舒曜对李适说:“殿下请,贵妃和长公主,还有众臣已经在殿内等候多时了。”

  李适走进延英殿,见到汾阳郡王郭子仪和中书令崔圆,欲言又止,径直走上台阶。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郭子仪率殿内众臣向李适行礼,音调明显有些参差不齐。

  李适情绪低沉,一声不吭的坐在大殿正中熟悉的位置上。

  坐在右侧的独孤贵妃见状,对众臣说:“众位爱卿免礼。”

  中书舍人杨炎出列俯首跪在阶前,身子连同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臣,臣曾力劝太子殿下,不可鲁莽行事。可,可是……”

  和政长公主打断杨炎:“住口,你等蛊惑太子,险些酿成大祸。事到如今,竟敢推脱责任!来人,将杨炎拖出殿外,廷杖四十。”

  “长公主饶命啊!”杨炎哭喊着被四名羽林侍卫拖了出去。

  参与拥立太子即位的官员面面相觑,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本想做拥立新君的功臣,结果却发生站错了队,现在不但高官厚禄成了过眼烟云,而且怕是小命不保。唯有中书令崔圆,义正言辞的站在前面,脸上毫无惧色。

  “捷报!捷报!安西大捷!”兵部侍郎郭晞带来河西节度使马璘六百里加急传来的捷报,在延英殿上当众宣读。马璘在捷报中明确提及,皇帝李豫安然无恙,正前往沙州犒赏将士。

  之前从河西传来的都是皇帝病危、瓜州陷落、驿路中断等坏消息,安西大捷这个消息足以振奋人心,一扫之前的阴霾。

  殿内群臣开始交头接耳,众人关注的焦点不在安西大捷,而在皇帝身上。皇帝在安西率军奋战、大获全胜,太子却在长安私下密谋,准备登基称帝。虽然类似的事情李适的爷爷、李豫的父亲唐肃宗李亨也干过,但那时的唐明皇李隆基人心尽失,李亨在灵武自立称帝获得各方的支持。现在的情况则大相径庭,朝中大臣和军中将领对皇帝李豫忠心耿耿,太子李适手里并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

  大殿上的李适面红耳赤、如坐针毡,不知如何应对面前的窘境。皇帝老子还健在,做儿子的就想取而代之,这完全是犯上作乱。待到李豫率王师凯旋返京,李适的太子之位恐怕难保。

  和政长公主起身对众人说:“皇兄此刻远在安西,长安一日不可无主,在没有得到敕令前,本公主提议仍由太子行驶监国之权,众位意下如何?”

  李光弼、裴遵庆、颜真卿回答:“臣等附议。”

  刘忠翼见孤独贵妃和汾阳王郭子仪没有发话,出列道:“太子忤逆作乱,奴家可为人证。奴家建议由韩王殿下监国,贵妃娘娘和汾阳王从旁辅助。”

  李适起身指着刘忠翼:“你!你这卑鄙小人!”

  几名大臣看了看独孤贵妃身边的哥舒曜,还有始终未发一言的郭子仪,随声附和道:“臣等附议。”

  独孤贵妃站起身,对众臣说:“太子监国是陛下离京前钦定的,只有陛下有权变更。眼下是多事之秋,众位爱卿务必各司其职,协助太子稳定大局,迎候陛下和众位西征将士凯旋归来。”

  郭子仪:“贵妃娘娘所言极是,老臣附议。”

  众臣齐声回答:“臣等附议。”

  独孤贵妃、和政长公主共同提议暂停中书舍人杨炎、京兆少尹黎干、内侍少监刘忠翼、右千牛卫将军王霆的职权,恢复郭曙左千牛卫将军之职。廷议并没有涉及拥立太子即位的核心人物——中书令崔圆。

  李适坐在殿上一言不发,众臣见状纷纷附议。

  王霆被罢,郭曙复职,大将军哥舒曜直接掌控北衙禁军。感觉到失去禁卫军兵权的太子李适不理国事,终日呆在还周殿内,陪伴重病中的母亲。

  六日后,贺拔楚岳前来禀报:“陛下已到陇坻大震关,预计还有两日返京。”

  李适听到亲生父亲即将返回的消息,心情十分复杂。

  贺拔楚岳看在眼里,上前劝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殿下不必忧虑。陛下对您爱护有加,此番并未铸成大错,只要殿下知错能改,则善莫大焉。”

  李适看着贺拔楚岳:“老师此言当真?”贺拔楚岳曾担任过李适的骑射老师。

  贺拔楚岳点了点头:“殿下可出京西行,迎接陛下归来,主动认错请罪。”

  李适看着殿外披甲执戟的羽林侍卫:“可是!”

  贺拔楚岳:“殿下切莫误会,这几日,羽林军加强了宫内守卫,末将与哥舒将军听从殿下调遣。”

  李适:“请老师安排一下,本殿即刻启程,西迎父皇归来。”

  贺拔楚岳抱拳道:“楚岳领命!”

  御驾从沙州到肃州走了三日,李豫觉得大队人马的行进速度太慢,抛下随行护卫的数千骑兵,和浑瑊、李怀光、薛平带了二十余骑轻骑,逢驿站换马,日行五百里,昼夜赶路奔回长安。

  行至关内道陇州和岐州交界处,李豫经过连日骑行,突感感觉体力不支,眼前一黑,跌下马背,滚落在官道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