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531)

  这一连串的问话,显示出了原朱由校的睿智,并不是袁崇焕这个大忽悠能忽悠了的。话的意思就是是告诫袁崇焕老老实实做好实事,少搞一些大言不惭的把戏。屯田是孙承宗提出的,所以袁崇焕如此上奏,两者之间可见高低。

  其次是对于战略防御的把握,孙承宗不如原朱由校。

  比如说毛文龙根据自己的情报和推测就曾上过的一份奏折说,建奴有跟蒙古人勾结,估计有可能从喜峰口入关,天启接到塘报后批示是:“上谕内阁,朕览登莱巡抚塘报,准平辽总兵官毛文龙揭前事。为屡获活夷,斩首级,得获鞑马夷器等件。虽功微小,实挫贼锋。其复辽之基,端在斯乎。朕心岂不嘉悦。外呈称奴酋与亲信奸人李茂隆等,昼夜商议,欲以贿买西虏,更换旗帜,借路潘家口等处,进攻谋逆。朕思奴酋所谋,其志不小,更甚于昔也,倘以假道长驱,为害非浅,是以朕不无东顾之忧。卿等传示兵部,作速马上差人前去传与枢辅,总督镇巡,当详计塘报,作何料理?作何策应?筹度周全,务保无虞。其沿途各路,并东征将士,俱要仔细防御,谨慎备尝。及各隘口守把将官,都要昼夜不时防守。还仔细盘诘进贡出入进攻夷人,其中恐有奸细夹带情形。仍传户工二部,并专督辽饷等官,详确毛帅,如果缺粮乏器真情,并拨船及应用器械,一并速发解去军前应用,不得迟滞,有误军机,责有所归。特谕。”

  这里就有对毛文龙的肯定,对于建奴扣关小动作的防范。

  然而孙承宗却看不出这份塘报里面的可行研究性,对潜伏的危险无法预计,孙承宗说道:“奴狡而计稳,必不出此。又恐关城谓虏由他道,便可缓防,以为声东击西之计。”

  事实证明,崇祯二年,皇太极的确率军从喜峰口入关,由此可以看出,天启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比孙承宗更加老练的多。而现任朱由校虽然军事上小白了点,但没吃过猪肉还是见过猪跑的。对于战争的理解高度比孙承宗还是高了一点。

  正是因为自己被朱由校所救,朱由校和袁可立几次三番的大捷,而现在却要自己毁掉自己的心血,这心里当然的不太好受。不说辽将们是否真心的‘投降’,就说是真的,也愿意接受皇上的安排,但关外那些他曾经亲自指挥的屯田、军堡都要扔给建奴,这让他如何不心疼呢?

  做为皇上的重要智囊对于皇上的战略意图的把握当然是到位的,对于周边各个政权的态度也是明确的,对于皇上对于各个军团的不满也是知之甚详的。孙承宗对这些都懂,而且实践也证明了皇上的英明神武。把此事交由自己之手而不是假手他人,让自己能够有个善始善终,这样保全自己的名节。若真正不启用自己,最后让别人全盘否定,搞个盖棺定论,说自己就是一个庸才,放着建奴不抗不杀,天天在哪里劳米伤财搞那没用的军堡,屯那些根本收不上来的屯田,养活那些全部都是汉奸的丘八爷、、、、、、那样自己这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

  自己当然感激皇上的用心良苦,大同一败,自己也就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天地良心,朱由校做此决定的时候就是因为兵部是管这一块的,就交给了孙承宗,哪里想过如此之多。)如今也就是皇上身边体已的人不多,和自己比较亲,自己这把老骨头还有忠心向着皇上的,能帮他几年是几年吧。

  第三百四十二章 辽将叛变

  孙承宗收拾了一下心情,把皇上的意思顺了顺,开始给辽东将士写信谈判。这信孙承宗写的已经是相当的慎重了,其措辞相当的严谨,既把皇上的意思清楚的表达了出来,又顾及到了辽东将士的一些感受,毕竟自己也和他们呆过一段时间,还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

  但事实再如何的粉饰,也是事实,把他们从军事编制中剃除出去,发配到河套地区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待辽东将士接到这样的信函之时,立刻是一阵大哗。现在莽古尔泰就在右屯那边等着,但皇上的意图就是这样的,让辽东将士情何之堪呢?

  皇上让他们去蒙古,这当然没二句,吃着皇粮当然要听命令出征,这是作为一个将军战士责无旁贷的义务。但注意了那是吃着皇粮的前提下才可以听命令服从指挥的。现在皇上让自己去蒙古,但言下之意是一人给个五十亩草原上的田地,然后就不管不问了。五十亩地是什么概念?第一并不是皇上自己的,那是处在蒙古人的控制区之内的,皇上去了,打了几个胜仗而已。在哪里种地,和在辽东种地基本是一样的,都得整天的提心吊胆的想着会不会有人来抢,面临着生命和财产安全问题。第二,都慷他人之慨了,还就给区区的五十亩,这也太抠门了,还不如别让自己走,直接出个一千亩的辽东地给自己呢。第三,草原本身就是半干旱地区,虽然是塞上江南,但也是塞上,那里的沃野千里,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的开垦,这样的活计是辽东将士们不愿意干的,如此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日没夜的开垦,怎么比得吃着皇粮那样的痛快。

  这就是辽东将士是主要的心理。他们想到的是皇上为什么让他们上蒙古去,那是利用他们去打蒙古、去屯田的,那就是还用着他们。但皇上还不管吃喝、不发粮饷,这自古以来都是皇上不差饿兵,他老人家倒好,弄个五十亩地把自己打发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又想好又想巧。卖头老牛还不想让吃草,简直是欺人太甚!越是议论越来越出离愤怒,大骂皇上的刻薄寡恩,让前线的战士流血又流泪,如今有了大撤退守山海关的决策就把他们象个包袱似的抛弃到了蒙古,坚持不同意。简直是欺人太甚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