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越狱_天歌【完结】(33)

  少尉又问了一些案由之类的问题,边问边核对手上的材料,然后又说了一些诸如“既来之则安之”、“遵守纪律、不要闹事”、“不要与有共产主义倾向的人多接触”之类的套话。孟松胤频频点头,神情坦然,看上去“思想稳定”。

  “你的案情比较简单,我也不会为难你,安心等候释放的那一天吧。”少尉站起身道。“好了,我送你回去吧。”

  孟松胤忙把还剩三分之一的烟头在烟灰缸里掐灭,准备起身离开,看到少尉没注意,把那肥壮的烟头藏在手心里,偷偷放进了裤袋。

  回到六号房后了解到,少尉请抽御烟,是野川所的规矩之一,唤做“思想摸底”,而那名少尉名唤“月经未来”,掌管羽字号的十间牢房。

  “月经未来?”孟松胤吃了一惊。

  “哈哈,那家伙名叫月京未来,可我们都叫他月经未来。”龙头在一旁肚子都笑疼了。

  孟松胤一看现在气氛恰当,忙摸出口袋里那个豪华的烟头进贡给龙头,一时龙颜大悦,连夸新丁“会做人”。老鲁看在眼里,对孟松胤暗暗点头表示赞许。孟松胤暗想,请客送礼这一套,真是到哪都吃得开。

  “那家伙好像挺和善的。”孟松胤随口说道。

  “和善?”龙头叫了起来,学着日本人的腔调说道:“小老弟,你可大大的看走眼啦。”

  现在,孟松胤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这位德高望重的龙头大爷了:

  年约五十不到,中等个头,肌肉不算发达,但体态敏捷,给人一种性情暴躁但又不缺乏头脑,甚至还工于心计的感觉。一张棱角分明的长脸上,两眼又窄又细,而且鼻带鹰钩,肤色黄里泛黑,看上去十分凶悍。

  “老四,搓个火来。”龙头扭脸吩咐道。

  老四就是那位长着一张马脸的东北汉子张桂花——孟松胤有点搞不明白,这里怎么会有东北人?

  张桂花去被褥的破缝中扯出一些棉花来,整理成薄薄的一片,又用指甲去墙上刮了一些石灰粉撒在上面,随后将棉花仔细地卷起来,形成一只“花卷”的样式。孟松胤觉得很奇怪,所谓的“搓火”,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桂花把“花卷”放在铺板上,脱下一只鞋来,鞋底压在上面开始奋力搓动。说也奇怪,不多一会儿棉花卷内开始冒出烟来,张桂花继续猛搓,随后鼓起嘴凑上去不轻不重地连吹几下,棉花卷竟然燃起了鲜红的明火。

  龙头赶紧叼着烟头凑到火苗上去,猛吸几口将烟点着,随后深深地连抽了几口。烟雾弥漫开来,张桂花忍不住嗅着鼻子追随着猛闻,龙头看在眼里,笑着将快要燃尽的烟蒂郑重其事地赠给这位六号房的燧人氏。

  张桂花乐不可支地用指甲夹起烟蒂,含在唇间忍着烫又吸了两口,这才依依不舍地掐灭,将最后剩余的那一点烟丝小心翼翼地藏进口袋。

  “下次再有积余,卷巴卷巴还能抽一口。”张桂花自言自语道。

  “老鲁,你这位朋友姓什么?”龙头享受了烟草,心情特别愉快。

  “姓孟,孔孟的孟。”老鲁答道。

  “姓孟,又是读书人,以后就叫他孟夫子吧。”龙头欣然御赐“号名”。

  “还没请教大哥的名讳,”孟松胤学会了见风使舵。“听口音,好像是东、西山一带的人吧?”

  “没错,我是东山人,”龙头点点头,“东山水上飞的名号听说过没有?”

  “韦九?水上飞韦九?”孟松胤有点不敢相信。

  龙头点点头,马上面有得色。

  洞庭东山原系太湖中的一座小岛,后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三面环水,盛产杨梅、橘子、碧螺春茶叶,由于周边湖面岛屿众多,便于藏匿,所以自古以来多有湖匪出没,民国以后,大大小小的匪帮竟有两百多个,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环太湖地区令人谈虎色变的“水火帮”,而水上飞韦九的名头,在整个东太湖区域内更是一时无二,《新苏报》上三天两头有他的新闻,简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老鲁后来向孟松胤介绍说,韦九本属“水火帮”中的一个分帮,以家族、亲友结伙,有严密的帮规、暗语,一旦入伙,终身为匪,而且是世代相传。日军进入太湖后,韦九接受国民党的招安,被改编为“忠义救国军”,打着抗日的旗号招兵买马,势力越来越大。同时,又偷偷与日本人接洽,被大森部队收编为“警护军”,得到了大量的财物和军械。但是,新四军东进以后,韦九迫于形势,摇身一变再次反戈抗日,打出“苏锡人民抗日自卫军”的旗号……一套人马,捧多家饭碗,日本人觉得被调戏得不轻,脸面都丢尽了,恼怒之下派重兵围剿,用汽艇将韦九堵在湖心,水上飞再也无处可飞。

  “以前看报纸,经常看到关于水上飞的消息,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真人。”孟松胤感慨道。“大哥进来很久了吧?”

  “半年多啦。”韦九的语气突然自豪起来,“孟夫子,算你运气好啊,进六号房有老鲁照应,一点苦头都没吃。我刚来的时候,六号房的龙头是条东北虎,见面礼一样不少,老子哪吃这套,当下打得天翻地覆,被钉了一个礼拜的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