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革宋_绯红之月【完结】(334)

  金山寺的大和尚慧叶低头说道:“阿弥陀佛,赵施主,佛家讲因果。赵施主种善因,自然得善果。”别的寺院的大和尚听慧叶师傅讲的如此平和中正,也都纷纷低头念佛。

  金山寺是名寺,这边的和尚应对得体。虽然赵嘉仁觉得自己对佛教的认识水平大概在大宋的和尚之上,不过他也没有此时要与和尚们较真的打算。看大和尚们表示了合作,赵嘉仁就继续说道:“诸位,我希望得到天竺的阿育吠陀医学。这种一部分由寺院继承,一部分则是在婆罗门手中。我送诸位去天竺,就是希望诸位能在天竺通过交流弄到这些知识。”

  一听到‘阿育吠陀医学’,来自阿育王寺的和尚们就忍不住挺了挺胸。光是阿育王寺这个名字就与阿育吠陀医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赵嘉仁看到大和尚的表情,心里面突然生出一种感慨。他在中国的时候对于阿育吠陀医学这种传统医药学顶多偶尔听到过名字,其实并不清楚。在中国,医学就是先进的科技,各种精准的生理知识与治疗技术的组合。反倒是了到了美国之后,赵嘉仁才知道中国所谓‘西医’其实和现代医学不是一码事。

  西医的基础就是草药学与巫术,某种意义上,阿育吠陀医学也算是西医的某种前辈。根据印度神话记载,阿育吠陀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创世者梵天(Brahma)在创造人类之前为保护人类而创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传授给医学之神孪生的双马童(Aswins),他们又传授给专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罗(Indra)。因陀罗传授给在人间修行的贤达之士,他们再传授给他们的后代和弟子。

  在历史上,阿育吠陀的记载首次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经典之一的《阿闼婆》(Atharva)问世,其中阿育吠陀作为吠陀圣典的补充——副吠陀,附属于阿闼婆吠陀。尽管阿育吠陀医学早已经应用于实践,但直到此时它才由口头相传编撰成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而现代医学在欧洲出现之后,第一个要打翻的就是这种综合了神话传说与草药学的‘西医’。驱逐了这帮巫医之后,现代医学才开始茁壮发展。

  不过在欧美,草药学依旧顽强的存活下来。而且还大量从阿育吠陀里面借用了辛香料精油。赵嘉仁到了美国之后,也是用了很大气力才开始习惯这种医疗文化。

  金山寺的大和尚慧叶则是用发言把赵嘉仁的思路给拉回到现实,“赵施主悬壶济世,此乃慈悲之心。我等自然尽力相助。”

  大和尚们如此合作,赵嘉仁哈哈一笑,“那就通力合作吧。”

  第117章 两边下注

  大和尚们乘上船队南下,从海州也来了消息。这是前去北方的宋捷送来的,内容和北方并无关系,宋捷在信里面告诉赵嘉仁,‘知州,在海州等地可以租到二十万亩土地’。

  赵嘉仁本来只想把这封信给存档,将信放进存档的文件筐里面一阵,赵嘉仁又把信拿了出来。海州四战之地,大宋与蒙古在那一带进行过相当程度的拉锯战。经过了长期的淘汰,当地民风强悍,各个村落修建的如同堡垒。若非是专门的攻城军队,普通流寇根本打不下那些稀疏分部的村落。基于这样的局面,当地没有被利用上的土地别说二十万亩地,有一百万亩也不稀奇。

  想来想去,赵嘉仁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对此视而不见,他干脆把司马考请来了。

  这位退休进士听了赵嘉仁的看法之后,一时间手足无措。用了十几秒才算是恢复正常之后,司马考难以置信地问道:“赵兄弟想让我去见蒙古主?”

  “怕了?”赵嘉仁笑着问道。

  如果心智不够成熟,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坚决否认。司马考就是如此,畏惧的神色在这一瞬被本能的激动冲淡,“我才没有怕!”这句话脱口而出。

  既然司马考有些上钩,赵嘉仁笑道:“蒙古人对使者很重视。一般来讲,哪怕是使者说些不中听的话,蒙古也不会为难使者。在这点上,我觉得咱大宋都不如蒙古人。”

  进士没有傻瓜,司马考听了这话之后发觉自己貌似有些被赵嘉仁给套路了。他毕竟在赵嘉仁这里有段时间,知道赵嘉仁这边办事的规矩,凡是答应下来的事情就要执行到底。稍稍思忖了片刻,司马考黑着脸说道:“我……的确有些怕了。”

  听了这话,赵嘉仁心里面一阵感动。让大宋的进士说出句大实话,尤其是坦率承认自己感受到了恐惧,这大概比杀了他们都难。对这样的诚实,赵嘉仁觉得必须给与尊重与鼓励。

  “若是让我去,我也会感到怕。”

  听赵嘉仁说出这话,司马考抬起了头。对面的赵嘉仁并无丝毫调侃的表情,司马考能够感觉到赵嘉仁的认真态度。然后司马考心中突然生出种冲动,那很想指责赵嘉仁‘既然你都知道危险,为何要让我去?!’

  这番文人范的指责并没有说出口。因为司马考想起了赵嘉仁那帮手下,他们敢扬帆万里,他们敢与敌人面对面的作战。所以赵嘉仁才不用雇佣任何进士,就拥有了如此强大的力量。

  “我见蒙古大汗的话,和他说什么?”司马考问。

  “我想在海州种地,就约定蒙古军三年不要入侵海州。”赵嘉仁说的非常直率。想在海州一带开垦,为了防备蒙古军可能的打草谷,当下最大成本就是军事投入。如果能让蒙古军消停两年,赵嘉仁能够省下好大一笔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