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施琅大将军_安然【完结】(32)

  顺治十四年(1657年)九月,李率泰督清军攻闽安镇和罗星镇,施琅再次为先锋,率队前往作战。这两个地方是扼守福建省城福州的门户和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郑军筑城镇守。战斗从八日开始,十日,闽安镇被攻克。郑成功闻讯后,即率兵来援,郑军护卫前镇陈斌死守罗星镇,以待援兵。为赶在郑成功来援之前攻下罗星镇,施琅修书陈斌,劝其归降。陈斌率部困守四天之后,见援兵迟迟未至,又突围不成,遂率众而降。郑成功率军行于途中,得知陈斌已降,只得回师厦门。

  据彭孙贻《靖海志》记载:“时施琅归清,为同安城守,在总督(李率泰)军前,使人招降陈斌。麾下兵皆欲降,斌遂降,后说李率泰,尽杀之南台桥,凡五百人。”李率泰听从了施琅的建议后,决定斩杀这批投军。施琅之劝杀陈斌,显然与施、陈之间的宿怨有关。顺治七年(1650年)六月,施琅因潮州一役浮桥不克而与陈斌结怨,七月,陈斌率兵逃走,不久后降清。顺治十二年,他又反清再归郑成功,被郑成功授为护卫前镇。陈斌当年出走,使郑成功怨恨并猜忌施琅,加速了施、郑关系的决裂。如此宿怨对施琅来说是不可能消除的。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杀施琅父弟至今,已经整整六年,仇恨的火焰时刻在灼烤着施琅的心,复仇的情绪却无从宣泄。施琅在招降陈斌后,趁机劝说李率泰杀掉陈斌,一方面是报复陈斌,泄心头之愤,另一方面是以显自己与郑军势不两立、一心事清的决心。

  一般来说,处死降将总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其实,陈斌被处斩与作为这次战斗的最高首领李率泰有直接关系,弑陈斌以泄心头之愤不是他一时冲动。前一时期,由于郑军攻占了浙江沿海地区,身为浙闽总督的李率泰自然受到顺治皇帝处罚,罚俸半年。此番陈斌率部顽强抵抗四天,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后才被迫投降,令清军付出巨大代价,这更让李率泰大为恼火。因此,施琅提出杀尽陈斌等郑军将士,正合李率泰之意,于是一场杀戮开始了。据《台湾外纪》记载,“总兵施琅遣人招斌。斌率卢谦等投诚,全师至福州。(率)泰令大厅按册内花名领赏,五人一队,从东辕门入,由西辕门出,即收其器械,枭首有千余人。”将陈斌、卢谦也一并杀之。

  此事充分反映出施琅恩怨分明、睚眦必报,这种极端的表现难免私愤色彩。这样的个性也使他很难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做到惟才是举,一视同仁。那些令他心怀芥蒂而颇有才干的人难得真正重用。

  经此一役,施琅恶气尽出,又使清军在郑成功回援之前即夺取了罗星塔,自然劳苦功高,被实授为同安副将,领军驻守同安,成为清廷派驻同安的最高将领。郑成功的抗清基地厦门,与同安相近,而被郑军占据的X(左氵右丙)州也与同安近在咫尺。施琅镇守一方,手握军权,这既表明清廷对他的信任,也使施琅有了直接与郑军交锋的机会。

  施琅利用自己过去在郑军中的影响,大力实施招抚策略,果然在同安前线屡试不爽,不断有郑军将士应施琅之召来降。《襄壮公传》中记载:“公(施琅)运方略捍御,前后擒其骁将十数辈,所招降万人。贼由是气夺,而濒海获稍安焉。”

  虽然施琅使郑成功连失海澄、闽安两个要地,但郑军力量尚未受到严重削弱。郑成功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北伐。在他看来,南京曾为明朝开国京城,第一个南明政权也定都于此,攻下南京并收复长江中下游各地,即可获得半壁江山,复兴大业也将由现在的出没海岛之间,转移到龙盘虎踞的石头城,明清相峙的局面也将大为改观。这就是郑成功等人发动长江战役的基本战略意图。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三月,郑成功命各镇舟师回厦门,在厦门港筑演武亭,精选良将锐卒,整编大军,训练营伍,筹集粮饷,准备大举进攻江南。五月十三日,郑成功留黄廷、洪旭、郑泰等镇守厦门,自率甘辉等部北征,举兵攻入浙江沿海,准备入长江,不幸在海上遇到飓风,沉舟舰五十艘,漂没官兵八千人,覆舟丧师,被迫撤退回厦门。但郑成功并未气馁,又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六月,亲率十七万水陆大军,兵分八十三营,开始第二次北伐。郑军在崇明岛登陆,一路势如破竹,各地官兵纷纷闻风而降。七月战至焦山,破瓜州,接着攻克长江的重要门户镇江,围困南京。这一事件极大地震动了朝野,顺治甚至准备御驾亲征,对郑军进行镇压。

  ---------------

  历经波折重新披挂上阵(6)

  ---------------

  然而,郑成功却没能抓住时机迅速攻取南京。瓜州、镇江两战大捷以及大批州县望风来附,使郑成功陶醉于眼前的胜利,认为南京指日可待,不费吹灰之力。此时,清军总督琅廷佐困守南京城内,无力抵抗,假意愿和郑成功谈判投降,郑成功误以为真,竟拖延了两个月之久,没有及时以全力攻取南京。统率盲目乐观的情绪也影响到整个部队的状态,大军久囤兵于坚城之下,将士们多以为大功即将告成,整日无所事事,竟遨游江上,日夜饮酒作乐,意志亦渐渐松弛。清将梁化凤趁郑军战斗力涣散之机,率兵从南京城内突然出击,郑军毫无戒备,全军大乱,纷纷溃退,郑成功的骁将甘辉被俘而亡。清军乘势大举反攻,郑成功立脚不住,仓卒退出长江,返回厦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