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望族风流_梦回故都【完结】(245)

  乡试之中,第一场也是重中之重,纪宁心知这一点,如果不能在第一场有所建树,后两场发挥再好也是徒劳。

  随即是发考卷,第一场考试的卷子从孔隙中递近来,纪宁接过。

  卷子是连成一体的,需要先将自己的考籍、祖籍三代的名讳、自己的名讳写上去,但要写在红线的格子之外,红线也是考卷的密封线。在考卷收上去之后,卷子除了会被弥封,还会有专门的誊录官进行誊录,有对读官进行检查比对,纪宁是不需要在意自己考卷中的笔迹的,在考卷中做记号同样是没任何意义。

  甲子号考舍,都是五经中选择本经为《诗经》的,所以纪宁的四篇五经文都会从《诗经》之中出题,三篇四书文,则固定有两题是从《论语》和《孟子》中出题,另外一题来自于《大学》或者《中庸》,其中以出《中庸》题目为多。

  纪宁拿到考卷,先不忙着写籍贯,而是要先看清楚题目,果然如之前所料想的一样,三篇四书文分别出自《论语》、《孟子》和《中庸》。

  一篇题目,就是节选自这三本典籍中的一句话,由一句话来衍生出一篇文章,等于是代圣人立言。

  第188章 不简单的《论语》题

  三篇四书文,事关纪宁最后能否秋闱桂榜高中,也是这九天考试中最重要的三篇文章。

  《论语》题,出的很简单,让人一看便觉得这应是道很容易的题目:“天丧予。”

  《孟子》的题目,是:“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最后一篇《中庸》的题目,但也是三道题中比较特殊的一题:“国无道至死不变。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道题乍一看,纪宁必当觉得第三道题最难,因为第三题是截搭题,前半段出自《中庸》,而后半段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出自《论语》,在封建科举中最难的题目,恰恰就是这种断句式之后的截搭题,因为本身就不是出自一句话,所论述的内容都不同,要理顺思路来作文,很容易会发生偏颇。

  但纪宁仔细看过是那道题目之中,却发觉第三道题目反而是最简单的,而最难的,却是只有三个字的第一题论语题。

  第一题,“天丧予”,语出《论语?先进篇》,是孔子自己发出的感慨,予通余,也就是我,解释这三个字的意思,孔子发感慨说,“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是什么原因让大圣人孔子都会如此怨天尤人?通过这句话的上下文就能得知一二,在《论语?先进篇》中也点明,“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颜回,字子渊,十四岁就拜在孔子名下,是孔子一生中认为最得意的门生,没有之一。在《论语?雍也篇》中,有很大的篇幅是在描述颜回如何会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非常的勤奋好学,为人谦逊,“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从不迁怒于人,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所以孔子才会在颜回死之后,发出了“天丧予”的感慨。

  颜回历来是公认的孔子七十二名弟子中居首的人物,在纪宁所熟悉的那个时空中,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但在这时代中,颜回因为死的早,世人一向功利,颜回在孔子这么多弟子中就显得不显山不露水。

  有这背景来,考生看到题目后仔细盘算后,必然会把议论的方向凝聚在探讨“对颜回之死看法”上来,论述孔子为什么会发出“天丧予”的感慨,会把颜回的生平事迹总结一下,表达一下对圣人爱惜弟子的感慨,这篇题目就算完成。

  但纪宁却意识到,题目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在纪宁记忆中,孔子之所以如此推崇颜回,完全在于孔子很推崇颜回的“仁”,而颜回很符合孔子所推崇的“礼乐”的标准。连在《论语?先进篇》的开篇,上来就点名了开篇的题旨:“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先学习礼乐后做官的人,是平民;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问我要先用哪种人才,我会先用“先进于礼乐”的“野人”。

  是什么原因,让孔子会觉得用人要先用“野人”,就是因为“野人”是先学了礼乐才做了官,这跟封建科举的模式很相似,都是平民百姓,先学习了儒家的思想,再学习了礼乐,再通过科举做官,这在孔子看来是人才。而那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也就是世袭的王公贵胄,他们是先有官职而后学习礼乐的,在孔子看来,这些人就算是“翩翩君子”,也不能委以大任。

  而颜回,就是一个从来没做过官,只是跟随孔子孜孜不倦求学,而立于“仁礼”的一个“野人”。

  那么回到这问题上来,孔子之所以对颜回的死如此悲恸,是因为他觉得失去了一个立身于“仁礼”的人才,他在发表“天要亡我”,其实也是在发表说,这是天要亡我鲁国。我培养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弟子,还没来得及当官,人就已经死了,我就算是圣人也要感慨一番。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