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海红哨_李伯屏【完结】(91)

  沉默了一会儿。杨玉山问:“指导员,我快把这情况报告团指挥所?”

  “好。”赵方明转身来到王大爷跟前,想安慰他几句,但又不知说什么好,打了个沉,才说道:“大爷,......成柱......他做得对呀......”

  “指导员,”大爷紧紧拉住赵方明的手,“......你放心吧......”

  这当儿,战士们急忙报告:“左前方海面上发现一个黑点!”

  那黑点渐渐地放大,放大,由黑变白,象吊在海面上的一把打开来的小白扇。

  “船!是船!”人们喊着,恨不得插翅飞过去看个明白。

  那船在海面上漂漂荡荡,细长的船身比织布梭子还小。小鳗和王九叔一眼就认出来了:“就是咱们的钓鱼船!指导员,那正是咱们的钓鱼船!”

  022号船舱里的主机暴跳起来,怒吼起来,推着船头,猛往前扑。

  那小船在人们的眼帘里越放越大,越来越明,只见它高挂满帆,乘着西南风,向东北方慢悠悠漂去。

  小鳗兴奋得大声喊起来:“指导员!大爷!成柱哥在船上,一定在船上!看,船上还是满帆呢!”

  赵方明的望远镜光圈,紧紧套住了那只船,但他把眼睛都看痛了,也不见船上有人。船上没人,为什么还在扬帆行进?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成柱身负重伤躺在舱里,还是敌人......?

  022号船轻轻靠上钓鱼船帮,赵方明他们跨进钓鱼船,只见船舱里除了弹壳,其他什么东西也没有了,连小鳗他们刚才钓的鱼也都不见了。

  赵方明搬动舵牙,只见舵牙被人用小缆绳固定在正当中。啊,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小船扬帆,老顺着风朝一个方向漂荡呢。

  这时,小鳗突然惊叫起来:“血迹!......”

  王大爷、赵方明和杨玉山一齐火急火燎地跨过去,只见从舱里到外面船板上,洒下了一溜鲜红的血迹。

  “......大爷!......成柱哥......”小鳗痛心地望着王大爷,再也说不出话来,两行热泪,扑簌簌落下。

  王九叔两眼发潮,望着赵方明,厚实的嘴唇动了好几下,才说出声来:“......指导员,咱成柱......怕是......”

  小鳗听了王九叔的话,心里比刀割还难受,更是痛心地哭了。

  “别哭!小鳗子!......”大爷向小鳗严厉地瞥了一眼,愤愤地从牙缝里迸发出一句话来:“......眼泪报不了仇,只有把蒋介石掀下大海,才能解下咱一腔打恨哪!......”

  小鳗拭去眼泪,愤怒的目光,直摄南天。

  此刻,王大爷眼里,没有半点泪水,只有满腔旧恨新仇的怒火。对待自己的儿子,老人是疼爱的;打从成柱他哥哥成荣叫国民党反动派害死在大海里之后,成柱就成了王大爷家的一根独苗。在听到紧急信号时,老人心里就想到孩子可能牺牲,但他想,孩子为了祖国的海防,为了支援解放军,为了掩护自己的民兵同志安全撤离,他作得对,有骨气,是咱贫下中渔的好后代,要是牺牲了,那是光荣的!......

  王大爷想到这里,感到自豪,忙过来对赵方明说:“老赵,咱队伍上快别为成柱操心了,眼前要紧的是消灭敌人哪!”

  “不!大爷,咱们既要消灭敌人,又要把成柱抢救回来!”赵方明说这话不是单纯地来安慰亲人们、战友们,他从这现场的点点滴滴,看出了阶级敌人表面的凶狠和内心的虚弱。他扶着固定的舵牙分析说:“大爷,王九叔,小鳗,你们看这个!很可能成柱身负重伤,叫敌人抢走了。敌人很恐慌,害怕咱们追捕他,就企图用这只空船,来迷惑咱们追击的方向。老杨,你看呢?”

  “我看也是这样!”

  赵方明急看手表:“大爷,咱们一秒钟也不能停留了,开足最大马力追上去!”

  “好!”大爷问:“指导员,你看朝哪个方向追?”

  “敌人知道咱们会切断它南逃的出路,很可能取航道去南朝鲜换乘,更有可能由敌舰中途接应。咱们要快!老杨你说呢?”

  “对,要快!”杨玉山说,“朝着东南方海区快追吧!”

  船队开足了马力,拉着滚滚白浪,长驱直入。

  忽然间,从正面传来了震撼人心的咆哮声。赵方明问:“大爷,前面就是虎门礁石?”

  王大爷紧握舵棒,浑身烧起怒火,两眼直射正前方,好久好久,才迸发出三个字来:“虎门礁!”

  赵方明眉眼一闪,精神一振。这地方久闻其名。听王大爷说过,这里周围百十里,海底下到处是暗礁险石,海面上到处是涡流恶浪。当年不知有多少船只舰艇,在这里触礁沉没。解放前,王大爷的大儿子王成荣,叫国民党匪兵抓去,硬逼着他行船捉鱼,就在这附近遇上了风暴,把船刮进了险恶的虎门礁里出不来了,后来连人带船都沉没在虎门礁里......

  虎门礁象一座震天陷地、岩浆飞迸的火山,横断在船队面前。虎门礁,上有奇峰险石,下有恶浪暗礁,呲牙咧嘴,明枪暗箭,形式非常险峻。那千千万万虎浪龙涛,奔腾嗥叫,气势汹汹,厮杀得难解难分,瞬息间姿态万变。就在这怪石险峰,怒水激云之间,有一条象山涧那么狭小的航道,俨如一条被狂风吹袭、闪着银光的玉带,“飘”进那虎口礁鲸腹般的礁石间,由西北向东南,穿透虎门礁腹地。这狭小而险峻的航道,曲里拐弯,恶流湍湍,成为航海家们深入这天险的唯一通途,也是航海家们望而生畏的禁地。老辈渔家们行船到这里,都说是“要过虎门礁,豁上命一条”,“宁愿绕它两千三,也不闯虎门礁的六拐十七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