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海红哨_李伯屏【完结】(92)

  “怎么办?”赵方明默默地在心里自己问自己:敌人从虎门礁外绕行百多里,要是我们能从虎门礁里闯过去,我们就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胜利;如果放弃了这个唯一可以抄近路的时机,绕过去走,再加上特务船的速度又比咱们渔船的速度快,那么,这场追击的结局就不堪设想了......。赵方明正要找王大爷商议,忽听得大爷喊道:

  “指导员!闯!”

  “大爷您......”

  “闯过虎门礁,才能揪住敌人的耳朵!”

  “对!”船员们都在向赵方明挥手吼叫:“指导员!闯过虎门礁—!”

  群众的勇敢和信心,更加鼓舞了赵方明刚强的斗志,他紧紧握住王大爷的手:“大爷,同志们!闯过虎门礁,胜利就是我们的!”

  王大爷用洪钟般的声音喊道:“海虎子!”

  “命令各船,注意操作,直插虎门礁!”

  “是!命令各船,注意操作,直插虎门礁!”海虎子边复诵着,边发出信号。

  船队迅速变成一线队形,象条飞腾在海面上的蛟龙,迎着虎门礁,怒吼着冲上去。

  虎门礁来到眼前,人们各就各位。赵方明和杨玉山领着战士们、民兵们分立两旁,手持竹篙和碰垫。大家死死盯住航道两旁的明峰暗礁。此刻,人们的心不是装在自己的心窝里,而是紧紧贴在船帮上,在倾心地感受着渔船的一切动静。

  王大爷那紫里透红的脸,闪着刚毅的光采,他喊了声“全体注意!”一扳舵棒,渔船活象只精巧的梭子,滑行在弯弯曲曲的“玉带”上。

  “点左篙!”王大爷喊。

  左舷上的船员们、战士们,应声齐心插蒿一撑,塞上碰垫,船嗤溜一声“吃”进右拐弯。

  王大爷又喊:“点右蒿!”

  右舷上的同志们一齐撑篙,一齐把碰垫靠在船帮上,船又嗤溜溜来了个左拐弯。

  这时,几个大浪掀来,哗啦啦,巨浪在礁石上砸得粉碎,海风卷起飞溅的水花,弄得眼前纷纷扬扬,银花花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了!怎么办?人们的心猛然一紧,差点喊出声来。大家心里都明白,在这儿行船,前后左右,就是一丝一毫之差,也会招来全舟覆没的危险。人们紧张地盯着王大爷。

  王大爷不动声色。此时此地,他不是用明锐的眼睛看着指挥,是用通红透亮的心感受着一切来指挥。他知道,船已经来到一道险湾---“浪花湾”。

  “加速!”王大爷胸有成竹地将伡钟把柄推到“前进二”。

  机师迅速加大马力。

  “顶头蒿!”大爷又喊。

  人们急忙迎头撑蒿、放碰垫,狠劲顶住横断在船头前的险峰。王大爷顺势推舟,猛扳舵棒,渔船来了个九十度大转向,从纷纷扬扬、烟雾一般的水花之下,穿过“之”字形夹道。人们才缓过一口气来,但立即传来了王大爷严厉的警告声:

  “注意最后一道关!”

  最后一道关---大鳖石就在前面。那能把五、六千斤重的大石头打得骨碌碌直滚的拍岸浪,在浪花湾里沉重地砸在险峰恶石上,把它自己碰得粉身碎骨之后,那些残渣余沫,都拥挤在峡谷里,掀起一股强大的海流,从大鳖石上劈头盖脑冲泻过去。而这大鳖石,正好象一个几万斤重的大海鳖那样,死死地趴在这条狭小航道口当央,挡住航道,一动也不动。再没有比它令人讨厌的了。潮来时,大鳖壳隐去,潮落时,大鳖壳黑乎乎圆溜溜现出来;时落时浮,浮不上三尺高,沉不下三尺水;浮浮沉沉,影影绰绰。行船到这里,要是稳不住舵棒,操纵不当,恶流就会把船掀到大鳖石上,船肚子立刻就会大开花。

  指挥船迎着大鳖石冲过去。王大爷喊:“加速!”

  机师按着王大爷的要求仍然保持中快速度前进。

  但是经验丰富的王大爷立刻觉得船速还不够,因为他紧握舵棒的手,真真切切感受到舵不够稳,舵的力量不足,船有些摇摆。这种感受使得王大爷全身一紧,多年的海上斗争经验告诉他,在这样流大浪大、又极其险峻的狭小航道上行船,要勇敢地全速前进才行,因为船的速度快,舵就有劲,船就平稳。要不,速度慢下来,船就会左右摇摆,舵就没有劲了,不稳了,操作不灵了,船就随着恶流乱摆动,这样弄不好就要出大事故!

  果敢的王大爷右手稳操舵棒,左手一推伡钟把柄:“前进三!”

  指挥船咆哮起来,“盯”着大鳖石全速前进。

  王大爷见浪头来势很猛,为了万无一失,又紧忙命令:“网师傅、海虎子准备套绳!”

  他俩顺手操起绳索,同时报告:“套绳好!”

  “网师傅套住‘羊角峰’,海虎子套住‘钓鱼钩’!”

  “是!”

  网师傅王九叔和海虎子老远就盯住右前方夹谷上那羊角形和钓鱼钩形的小礁石,只等船头快要抵近大鳖石,他俩“嗖”的一声,甩去套绳,正好套住了“羊角峰”和“钓鱼钩”。人们拉住套绳,拖住船身,顶住涡流,闪开大鳖石,王大爷趁机猛力扳舵,船头一摆,直泻一览无垠的海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