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合作到决裂:蒋介石与冯玉祥_周玉和【完结】(15)

  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也于4月20日冲击娘子关,向石家庄进攻。

  5月1日夜,蒋介石率总司令部到达济南,在旧督署设立了总部。

  第二部分 12.患难与共,接力捣幽燕(1)

  当蒋介石进入济南时,曾接连致电冯玉祥,邀他到济南商谈军政要事。

  冯玉祥把部队进行了一番调度和部署之后,即从河南前线乘车赴约,但行抵徐州后,却又接到蒋的电报:"济南有事,请暂中止前来。"

  冯玉祥不知出了何事,心里纳闷。他猜测着揣摩着:如果发生兵变,蒋不会还有给他来电的余暇,可能另有什么危险的事情。他感到,如果真是这样,理应患难相共,那就更不能半途而返了。冯玉祥对他的盟弟一片赤诚,乘车离徐继续前往,到达泰安打电话询问,才得知在济南与日军发生了冲突。

  国民党军的"北伐"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干涉。日本眼见它所支持的奉鲁军阀已濒于崩溃,便调遣大批军队到胶济路一带,以阻止国民党军北进。

  1928年5月2日上午,日军第六师团三千人开入了济南城。面对日军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蒋介石未作任何防范,完全丧失了警惕,而且向日方保证国民党军与日军和平相处,只是请求日军拆除阻碍交通的工事。日军为了麻痹蒋介石,答应了他的要求,拆除了障碍物,并撤去了哨兵,还放出空气,表示愿与国民党军友好。蒋介石信以为真,认为可以与日军相安无事。

  5月3日上午,日军突然向国民党第四十军第三师的两个营发动攻击。当时,蒋军营长均去师部开会,无人指挥,一个营被消灭,另一个营也损失惨重。四十军第九十二师因是济南卫戍部队,奋起反击日军,九十三师也投入战斗,一下子压倒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日军师团长福田立即派佐佐木去见蒋介石,逼迫蒋下令停火,威胁道;"如不停火,中日将全面开战。"蒋介石立即派出十个参谋,打着白旗,到各部队传令停战。

  蒋介石派外交部长黄郛到日军司令部交涉,日军参谋长向黄郛提出,蒋军仍有部队在抵抗,必须立即停止,并一律退出日军警戒区。蒋介石按照日军要求,严令蒋军不许还击。

  蒋军停止抵抗,日军就开始对中国军民大屠杀。日军将商埠区的蒋军全部缴械,占领了黄郛设在津浦路局的办公处,缴了黄郛卫士的枪械,黄本人也被扣押了十八个小时。日军又公然破坏外交惯例,将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兼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及十六名随员,捆绑起来毒打。蔡因向日军提出抗议,被割去耳鼻舌,挖去双眼,蔡及随员共十七人惨遭杀害。日军为炸毁济南电台,连同邮电局里的职工一起轰击。中国军民,无论在哪里被日军碰上,立即遭到杀害。在这次济南惨案中,日军共杀害中国军民三千二百五十六人,震惊中外。

  日军在济南城内大肆屠杀的同时,又继续增兵并炮轰济南。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杀和进攻,蒋介石屈辱退让,5月5日下令,除留两团卫戍部队在济南外,其余国民党军一律撤出,取消一切反日运动,禁贴反日标语。8日上午,日军重炮轰击济南城,迫令两团守军退出,下午,蒋介石下达撤退命令,但济南已被日军围住,命令送不进城内,两团守军既不敢还击,也不能撤退,只能束手待毙。10日,两团守军才奉命突围,但遭到日军截杀,死伤惨重。11日,日军占领济南,继续捕人、杀人,城内居民再遭浩劫。日军占领济南近十个月,1929年2月28日与南京政府达成山东撤兵协定后,才从济南撤出。

  1928年5月5日,蒋介石下达从济南撤军命令,他本人也仓皇逃出了济南城,慌乱中连外衣也未来得及穿。5月6日,蒋介石与黄郛乘马绕道逃到党家庄车站,国民党军总司令部也转移到这里。

  冯玉祥知道了真实情况,越发觉得非去不可,他的左右一再劝他暂不前去,蒋介石也接连打电话阻止,认为党家庄离济南太近,恐遭不测之祸,可是,他都没有听从,而仍然决意前往,5月6日,到达了党家庄。

  当天上午,蒋、冯在党家庄车站的一座清真寺内举行会议,参加者还有黄郛、王正廷、杨杰、杨永泰、蒋作宾等人。会上,蒋介石提出停止"北伐",与奉张划江而治,分"南北朝"。与会者多数人都反对这一主张,而冯玉祥是反对放弃"北伐"的最激烈者。蒋介石被迫放弃原来主张,提出避开济南日军,绕道"北伐"。蒋介石向冯玉祥征询处理济南事件的意见,冯玉祥表示,以军人的身份和立场说,应该拼命反击,把济南日军消灭掉,至于为避免军事冲突,以外交方式解决,那是策士或外交家的主张,他不能提这样的主张。黄郛认为,现在无力与日本开战,实际上不同意冯的主张。会议结果,决定济南事件以外交方式解决,绕开济南,继续"北伐"。

  第二部分 13.患难与共,接力捣幽燕(2)

  会后,蒋介石去了徐州,5月10日,南京政府要员赶到兖州,蒋介石也来到这里,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商讨内外政策。

  关于日本武装干涉,与会的要员们都主张继续妥协,满足日军要求,以避免军事冲突,同时吁请国联和西方各国主持"公道",出面调停。关于"北伐"问题,蒋介石开始仍主张退回南京,与奉张划江而治,但多数人坚持继续"北伐",认为事关南京政府的生存,不能放弃,最后,蒋介石也表示赞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