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合作到决裂:蒋介石与冯玉祥_周玉和【完结】(16)

  济南惨案发生后,蒋介石得了"恐日症",不想留在前线指挥,党家庄会议时就决定由冯玉祥接替他的指挥责任,兖州会议后,他就以"病"为由回到徐州,不再北上了。

  蒋介石济南遇险,落魄党家庄,冯玉祥不顾安危,与蒋共患难,盟兄对盟弟的"生死相共之义",由此可见。蒋介石有感于冯玉祥的真诚而对其产生信赖,同时,将指挥责任移交给冯还有他个人的算盘:国民党进入直隶,尤其京津一带,将会同日本发生更大矛盾,把冯推上第一线,他自己可以避免对日军的直接冲突;奉军有战斗力的主力在京汉线上,需要冯军及桂军与之作战,把指挥责任给冯,冯会更积极地为"北伐"卖力。

  冯玉祥在党家庄会商的第二天,就返回了河南,从开封到新乡转道口。冯玉祥对于能够继续"北伐",感到欣慰,但对日军制造的惨案,却十分难过。冯玉祥虽然成为国民党新军阀中的一员,可是,他早年就已形成的朴素爱国思想,今日犹存,在这一方面,他与蒋介石迥然不同。他在道口集合部下官兵,详细地介绍了济南惨案的经过,并作了一首《五三国耻歌》,印发给部队学唱,教育官兵不忘国耻,增强爱国心。

  冯玉祥从蒋介石那里接过指挥"北伐"的接力棒后,5月21日又与蒋介石、白崇禧等在郑州会商了一次军事问题,决定按原来部署,各集团军分路前进,直捣幽燕。

  冯玉祥返回道口后,督师前进,第二集团军连克雄县、高阳和河间等地,6月6日,韩复榘部进抵南苑,抢先到达北京地区。白崇禧返回武汉后,率第四集团军部分主力进抵新乡,接着继续北上,5月31日克复保定后,向北京地区挺进,6月8日抵达长辛店。第三集团军于6月1日占领宣化等地,向怀来挺进,6月8日也赶到北京城下。在此期间,第一集团军一部和第二集团军一部,进抵天津附近。

  国民党军迅速北进,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安国军政府"难保,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6月3日晚悄然离京,逃回东北,6月4日在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末代王朝"和"末代皇帝"烟消云灭,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北洋军阀统治,宣告结束。关内奉军,在张学良、杨宇霆率领下,陆续向关外撤退。

  南京政府与奉方协议,并取得外交使团同意,南京政府以和平方式接收京津:奉军退出关内,撤退时,国民党军不进行追击,撤退未完成前国民党军不进入北京;奉军撤出后,北京成立以王士珍为首的临时维持会,以维持城内秩序,待国民党军正式接收后即行解散;奉军留下鲍毓麟旅维持北京治安,待国民党军入城后即行撤退,国民党方面保证该旅的安全。

  南京政府即将接收京津,"北伐"大业即将完成,国民党新军阀蒋冯阎桂四派的团结局面也将随之改变,那么,蒋介石和冯玉祥这对结拜弟晚还能"同心同德"吗?

  第三部分 1.秘密交易(1)

  1928年6月4日,以王士珍为首的北京临时维持会成立了,这是根据南京政府与奉方的协议成立的。

  同一天,阎锡山被任命为京津卫戍司令,这是南京政府正式任命的。

  6月8日,阎锡山在保定就职,阎军商震、张荫梧部开进北京,第二天,正式接管北京城防,北京临时维持会撤销。6月11日,阎锡山在白崇禧陪同下到达北京,在当年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铁狮子胡同设立了卫戍司令部,12日,经南京政府批准,任命张荫梧为北京警备司令、傅作义为天津警备司令。

  6月15日,南京政府发表宣言,宣布"中国之统一,因全国人民奋斗与牺牲,正告完成","此实结束军政,开始训政之时也。"6月20日,南京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并设立了北平政治分会。

  国民党四大军事集团的联合"北伐"基本结束,河北省和平津地区成了阎家的天下。

  本来,冯、阎、桂三派都认为占领京津有利于自己实力的发展,所以都积极北进,力争捷足先登,先入为主。就在他们努力争抢之时,蒋介石和阎锡山进行了一场秘密交易。

  1928年5月30日,蒋介石亲赴石家庄,与阎锡山会晤。他们在会谈时,有一个共同感觉:冯玉祥的军事力量过于强大,这对他们是一种威胁。

  阎锡山争夺直隶和京津的主要对手是冯玉祥,因为桂军出兵较晚,投入兵力又少,无力同他竞争,而冯军则是与奉军作战的主力,北上速度又快,对他是最大最直接的威胁,他自然想抑制冯的力量,当他与蒋谈到冯的时候,说道:"请你翻开历史看看,哪个人没吃过他的亏?"

  蒋介石眼见"北伐"胜利已成定局,借助冯的力量对付奉军的必要性已不存在了,尤其是他要统治全国,感到冯的势力发展过快,将来难以控制,听了阎的那句话,回顾一下冯的"倒戈"史,越发觉得冯是威胁,不可靠。

  蒋阎所见略同,便背着冯玉祥、李宗仁等等达成了一笔政治交易:蒋同意把直隶和京津的军政大权给阎;阎支持蒋的"统一"领导。

  6月2日,蒋介石又到达新乡与冯玉祥会面,对于直隶和京津地盘的分配,先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征求冯的意见。冯玉祥内心里希望得到直隶和京津,但又想塑造不屑争权夺利的形象,故未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表示一切以蒋的意旨为意旨,以示对蒋的尊重,同时,他还天真地认为蒋绝不会亏对他。蒋介石对冯的这种表示求之不得,便趁势说出了把直隶和京津交阎的主张,并以"公允"的态度,"关心"的口吻,表明了理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