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_马骏【完结】(50)

  因此,罗斯福决定亲赴太平洋战区会会这位陆军将领,而不想让他到华盛顿来。他担心麦克阿瑟回来会抓住记者招待会、议会听证会这些机会,引起政治上的风波。

  马歇尔一听,心中大惊。他担心总统的身体吃不消远涉重洋的劳累,况且战争时期,敌国间谍杀手很多,万一出了安全问题,会影响整个大局。

  但是,罗斯福执意要去,而且决定不带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任何人,以便能充分听取太平洋战场那两位司令官的意见并在最后定下决心时不受影响。随行人员只有总统的参谋长威廉·莱希海军上将。

  莱希颇受罗斯福的信任,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运输舰舰长时,他就同当时任海军部助理部长的罗斯福结成了生死之交。莱希后来先后担任过海军军械局局长、航行局局长、海军作战部部长,1936 年就晋升为海军上将。1941 年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担任新设置的总统私人参谋长职务。

  为了安全起见,罗斯福让白宫特工局局长迈克·赖利先期赴珍珠港,布置安全措施。

  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对罗斯福此举很不满意,海军作战部部长金上将更认为这是罗斯福在大选前哗众取宠的举动,以突出他正在发挥现任总司令的作用。

  但是,不满归不满,命令还要执行。马歇尔马上通知已米兹,让他做好迎接总统的一切准备,特别是安全方面绝对不许出任何疏漏。

  尼米兹听说总统即将莅临珍珠港视察,即电邀麦克阿瑟来珍珠港相叙。鉴于山本五十六因座机被美军截击而毙命,为了保密,他没有提总统来珍珠港一事。

  麦克阿瑟不知真相,因此不愿来珍珠港。数月前在布里斯班与尼米兹友好会晤的情绪,都被这次战略计划的变更吹得无踪无影。他复电尼米兹说:“公务太忙,实难成行,深为抱歉。”

  尼米兹无奈,只得请马歇尔帮忙。马歇尔对麦克阿瑟的傲慢感到十分恼火,他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名义命令麦克阿瑟马上赴珍珠港,准备向“一位大人物”汇报工作。

  麦克阿瑟本能地意识到这位“大人物”很可能就是罗斯福,因为在麦克阿瑟眼里,只有罗斯福才算得上是“大人物”。但是,由于马歇尔的命令没有透露其他内容,所以麦克阿瑟没法做什么准备。他只带了几名副官飞赴珍珠港。

  但是,他知道会议讨论的问题将同他有密切关系,很可能就是关于绕过菲律宾的问题。他心里很清楚,参谋长联席会议所有成员都同意绕过菲律宾,只有他自己坚持认为重返菲律宾是必要的。要推翻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决定,

  只有罗斯福才能办得到。对他来讲,这是把总统拉到自己一边的天赐良机。为了能达到重返菲律宾的目的,他做好了消除与总统因政治而产生的一切隔阂的准备。无论如何他也要说服罗斯福让他先打菲律宾。

  7 月26 日,他与随员乘坐的B-17 型飞机抵达珍珠港,受到尼米兹的迎接。为了表明他重返菲律宾的决心,他把这架轰炸机用菲律宾巴丹半岛的名字命了名。

  尼米兹看到麦克阿瑟给B—l7 型轰炸机取名“巴丹”号,心里便明白了这位陆军上将的用意。他对麦克阿瑟的坚强意志与信念感到钦佩,尼米兹在机场上把金上将给麦克阿瑟的信交给了他。信中没有谈菲律宾问题,只介绍了最近美英两国参谋长在伦敦讨论研究派英军到太平洋地区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

  金上将是7 月13 日抵达珍珠港视察的,在珍珠港停留的最后一天晚上,他同尼米兹谈到关于同总统和麦克阿瑟会晤的问题。他俩一致认为,从战略上看,攻占台湾对日后进攻日本非常重要。究竟采取哪种打法,金上将没有给尼米兹下达明确的指示,只要求尼米兹在提建议时要深思熟虑。

  7 月22 日,金上将与他的随员飞返华盛顿。途中,他的座机越过了罗斯福总统乘坐的、正驶往珍珠港的“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

  如愿以偿

  7 月21 日夜晚,罗斯福在圣迭戈登上“巴尔的摩”号重巡洋舰,驶往珍珠港。7 月26 日午后,“已尔的摩”号徐徐驶进珍珠港。尼米兹为总统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太平洋舰队所有官兵一律着白色军礼服,高级军官们列队走上甲板向总统致敬。

  罗斯福向这些奋战在海外的军官招手致敬。他忽然发现在欢迎行列中没有麦克阿瑟,便向尼米兹询问。

  尼米兹也不清楚一小时前才抵达珍珠港的麦克阿瑟为什么还没来,他只知道麦克阿瑟下榻在理查森将军的谢夫特堡军营。

  罗斯福在舰上等了一些时候,刚要上岸时,听到从檀香山方向传来了欢呼声、警哨声、汽车喇叭声和警卫摩托车的轰鸣声。在摩托车的警卫下,一辆有陆军四星上将标志的黑色敞篷高级轿车急速开上码头。麦克阿瑟独自一人坐在后排座位上,身着棕色飞行员皮夹克、头戴软战斗帽,一副墨镜遮往双眼,显得威严而神秘。

  轿车在跳板前停下来,麦克阿瑟从车上下来,大步流星地向跳板走去,边走边朝向他欢呼致敬的人群招手。上舰后,随着水手长一声哨响,他向总统及舰上的军官们敬了一个军礼。

  这是自1937 年以来麦克阿瑟与罗斯福的第一次会面。麦克阿瑟从外表上看依然很年轻,而罗斯福看上去却苍老多了。麦克阿瑟很吃惊,他后来回忆道:“我几年未见到他了,从外表看他成了我原来认识的那个人的外壳。很明显,他的有生之年已屈指可数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