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卧底记者_王维忠【完结】(22)

  在远离大陆的荒岛上,每个人只有5斤大米,3两食盐,装在防cháo袋里的一盒火柴,一支枪,一把匕首。粮食用完后,只得靠抓老鼠、捕毒蛇、挖糙根、采野果充饥……为了吃上饭,我们捡来gān柴,点着了篝火,然后用脸盆,或者钢盔,或者罐头盒子,实在不行,海滩上还有那么多的海螺贝壳哩,其中一种叫磲的大海蚌,直径足有半米,用来弄饭真不错。我们像原始人一样挖野菜,掏鼠dòng,捣蜂窝,寻找礁盘上被海làng打碎的麒麟菜,这就是我们的美味佳肴了。

  我们的排长是江西人,姓吴,毕业于南京pào兵指挥学院,是当时我们pào连里学历最高而又最年轻的指挥员。第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时,我们就碰到了下雨,火柴被水淋湿了。雨过天晴后,排长从身上摸出一只放大镜和袖珍望远镜,这里的太阳一年到头都几乎是垂直照she的,有时候我们都感觉头发要烧焦了皮肤要烫熟了。亮晶晶的小太阳凝聚在gān燥的茅糙上,茅糙冒烟了,点燃了,飘动的篝火终于呼呼笑起来。如果没有火,那我们就只能吃生东西了,至于说生米生菜,那是家常便饭;如果连米都没有了,那我们就生吃蛇、海鱼和蚂蚁。

  直到一周后,才有舰艇将我们这些晒得面如黑炭的官兵们接回去。

  第三章 我是中国海军陆战队员第23节 魂萦梦绕军旅路(3)

  艰苦的野外生存训练,不但锻炼了我的筋骨和胆略,更增qiáng了我的意志。这我为以后以记者身份进行卧底暗访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在海军陆战队时的这段特殊经历,我不可能有那种不顾生命危险而深入广州王圣堂、客村立jiāo桥、地下赌场等危险地带进行卧底暗访,也不可能有我这十年记者生涯中种种风起云涌和波云诡秘,更不可能在那刀光剑影中屡战不败。

  海军陆战队员更要勤练枪。左手平伸,枪托抵住右肩……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每个人先发10发子弹,只要你打够了90环,便可以再得到10发,依此类推。

  头一次上靶场,那靶子老在我们的枪口上乱晃,一扣枪机,子弹连靶子边都没擦着。教员说是臂力不行。于是又qiáng迫苦练:举哑铃、练单杠,还在手枪枪柄上吊上块砖头。集训结束时,我10发子弹连中90环,按规定,我这次获得了一个营奖。如果连打10环,就可以立一个三等功。

  我们海军陆战队还有两栖侦察队,那儿的超qiáng度训练更为残酷。我们曾多次在全旅的训练会演中多次目睹过队员们在油腻的钢丝绳上攀登,五块红砖在掌下齐崭崭地折断;一只酱色的啤酒瓶在头顶绽开成为碎片;跃起如锤似的足尖踢断一块半尺厚的花岗岩石碑!两栖侦察队的官兵,人人勇猛果敢,身怀绝技。他们当中98%的人掌握了5套以上的拳术、剑术和捕俘基本功,80%的人具备了对打、武装泅渡、3种车辆驾驶和5种轻武器she击技能,3年兵以上的队员都达到了“上天能跳伞,下海能潜水,深山能攀崖,遇水能泅渡”的“两栖”侦察本领。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们这些海军陆战队员们大都经过超qiáng度超难度的体能和技能训练,攀悬崖如履平地,万米泅渡胜似闲庭信步,全副武装10公里越野,脸不变色大汗不出,还有10厘米宽的独木桥,20厘米高的低桩铁丝网,再加上两米高的固体障碍、软梯、缆索、吊杆……

  几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新兵集训结束后,我被分到了陆战旅中赫赫有名的陆战二营的pào连,成为了一名肩扛40余斤重的八二无后坐力pào的主pào手。分到了连队,各种综合训练比新兵连更厉害。作为海军陆战队中的惟一一个pào兵连队,我们的训练更特殊。特别是作为一名扛着pào身前进的主pào手,比一般的人更要多付出一份苦力和耐力。拆卸、装置、瞄准、扛着pào筒5公里长跑、10公里长跑、登陆抢滩等,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常把我累得气喘如牛,但更加锻炼了我的各种综合应战能力。

  后来,我又调到了营部任文书,再后来我又到了舰队,成为了一名专门从事文化宣传的战士。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曾在南中国海某滩头进行了一场以现代战争为背景的抢滩登陆作战演习。当时有中外数十名新闻记者参加现场采访,央视还曾此进行了报道。这天上午10时,随着一声号令,刚才还静寂无声的海滩上pào弹横飞、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后方pào兵以密集的火力对这儿进行了地毯式轰炸。

  15分钟后,海军航空兵的战机飞抵阵地上空,再次对“敌”残余目标实施毁灭xing打击,并空降突击队深入“敌”后。

  地面pào火一停止,陆战工兵和“蛙人”部队迅速出击,对“敌”滩头地雷和水下障碍实施破坏引爆,扫清前沿工事。

  海面上风高làng急,眼前是无遮无拦的大海,对岸是负隅顽抗的qiáng敌,登陆难如登天。

  突然,一阵激昂的冲锋号响了,广阔的海面上,一艘艘登陆舰迅速bī近岸滩,“哐当——哐当!”巨大的铁门缓缓落下。轰隆隆……!一辆辆水陆两栖坦克从门厅内疾驶而出,一条条làng迹白练般铺向海滩,“哒哒哒……嘟嘟嘟……轰!”硝烟弥漫,水柱冲天,吼声震耳,一面鲜艳的战旗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一支身着蓝色迷彩作战服的特种部队分乘水陆两栖坦克、乘坐冲锋舟和气垫船,似一柄利刃直cha敌阵,一举将滩头阵地撕开一道口子;他们似远天上刮来的一阵蓝色迷彩旋风,向前推进、推进……抢滩登陆、背水攻坚。只见cháo水般涌现的陆战队员乘77式两栖装甲输送车登陆、跨越滩头障碍、直扑敌阵。在陆战队官兵里应外合的qiáng大攻势下,“敌”军节节败退,我陆战队官兵仅用了30分钟便打了一场漂亮的登陆作战,将红旗cha上了海岸的最高山顶上。这正如《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写到的那样:“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1993年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度的江泽民同志在湛江视察时,特意看望了陆战旅的军兵们;不久,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也专和陆战旅视察和慰问。至今,我们这支jīng锐的两栖特种作战部队曾先后为60多个国家的来宾进行过军事汇报表演,成为各国了解中国军队的特殊“窗口”。美英两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代表多次参观中国海军陆战旅的驻地。他们高度评价了中国海军陆战队员的训练水平。在西方,美国海军陆战队这支“海豹”大名鼎鼎;在东方,中国海军陆战队威名赫赫,被国内外称为“东方海豹”、军中利刃。

  1989年10月,英国皇家海军参谋长斯特夫利上将访华,在观看了中国海军陆战队表演的中华武术硬气功后,这位上将不由跷起了大拇指:“ChinaMarineCorps,Verygood!”(中国海军陆战队,非常棒!)

  2000年4月6日,来自48个国家的驻华武官走进了中国海军陆战队飞鹅岭综合战术训练场,在观看了海军陆战队员们抢滩登陆作战表演后,武官团团长图马尼上校说:“你们是一支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尊严的优秀部队!”澳大利亚将军在留言簿上写道:中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流的特种部队!

  1998年初,我和当时《湛江晚报》的女记者罗小雯前往遂溪公安局采访时,当时的公安局长莫振听说我以前就是从海军陆战队出来的,高兴得一把紧紧抓住我的双手说:好呀,没想到你们海军陆战队也出你这样的秀才呀!实话告诉你,我在当兵时最向往的部队就你们海军陆战队呀!陆战队员真是厉害。去年我们这儿抗洪救灾,请的是他们;我们这儿来了台风,抢救险qíng的是他们,后来我们公安局的要搞特殊行动,不是请武警,而是你们身着海洋迷彩服的海军陆队员……

  “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中国海军陆战队这支jīng兵劲旅,博得“天下第一旅”的称号,享誉世界。海军陆战队成立至今,先后被中央军委、国务院评为“全国抢险救灾先进单位”;被国防部授予“预备役训练先进单位”;被三总部授予“全军装备正规化先进单位”;被广东省政府、广州军区评为“拥政爱民标兵单位。”

  从海军陆战队退伍回乡的队员们,绝大多数被省、市公安系统招聘为特警队员,有的则被人高薪招聘为贴身保镖,我的一些战友被一些港台老板及南方的大富豪们以高薪请去,至今还在南方给人做保镖呢。

  中国海军陆战队是人民军队的骄傲,中国海军陆战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很自豪,我自己曾经是一名中国海军陆战队队员。

  第三章 我是中国海军陆战队员第24节 我与驻穗部队的亲密接触(1)

  从采访的本质看,采访的目的是发掘人世间的真、善、美,激励人们去争取更加美好的生活,即使是对一些假、丑、恶的采访,记者也是为了匡扶正义,鞭笞黑暗。所以说,新闻记者不管是对正面报道的采访,还是对负面报道的批评和揭露,都是带有一定qíng感的。qíng感既有热爱和敬佩,也有反感和厌恶。qíng感是记者体验生活的重要依据,qíng感也是联结和密切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的纽带。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