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之夭夭_王安忆【完结】(9)



 这个小孩的样子和她哥哥姐姐却很不像,应该说她某种程度上像她母亲,额角这里,脸颊的上部,还有眼睛的一半。她也是眼梢往上甩的,但却不是细长,而是杏形,重睑很宽,有一点像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像上的圣母的眼睛,大,圆,鼓,但到了眼睛的末端,梢上,又有了曲线。她的脸颊亦是如她母亲那样饱满,但要长一分,就从圆脸变成鹅蛋脸。她的嘴型隐约也像母亲,唇线很分明,上唇边有些翘,却不是薄唇,而是有些厚。总归是,哪一部分都像,又都不完全像,不像的趋势是放大和加重。此外,还有一个大不同,就是她长了一头自然鬈的毛发。这种头发的发质往往gān枯而且huáng,梳不服它,八面奓着。脸上五官线条又都那么鲜明,多是复线似的,皮色是一种沙huáng,一眼看过去,就觉着满和花,不是那种清洁可人的小孩子脸相。这时,她被那余姚女人赶下chuáng,自己站在墙角穿衣服,格子衬衫外头套上绿色的细绒线衫,登进蓝卡其背带裤。可怜她总是没法将两条背带正确地绕到前边来,不是jiāo错位置,就是拧成麻花,或者不是从肩上过来,而是从腋下过来。一边忙着对付这些,一边还要与那女人对嘴。她虽然完全不了解在她出生前的人和事,可从保姆的嘟哝中听得出她的不满:不满房间里的气味,睡衣挂上衣钩却又滑落下来,烟蒂没有丢进烟缸,而是落在地上,脸盆边又积起了垢。小孩总是能够很准确地回击:房间里的气味是你自己吐出来的,睡衣裤滑落下来怪你没挂好,烟蒂落在地上就拾起来,脸盆边的垢——要你做什么的?这些话虽然一半是从她母亲训斥保姆时听来的,可一个没上学的小孩子能有这样的应对能力,还是相当惊人的。那余姚女人有时会忘了她的年龄,和她认真争执起来,还真动了气,然后就会寻机报复。比如,给她梳头时,扯痛她的头皮。当然,要梳通她的头发本来就要下大力气。而她也很会忍痛,晓得到了人手里,就由不得自己。很多小孩子都是从乖戾的保姆手中磨砺出来的。

 等一头鬈发终于编紧,缚牢,以至上挑的眼角又吊起一些,发根上起了小红疹子。洗了脸,毛巾险些儿将浮皮擦掉一层,然后吃过泡饭,手里再抓半根冷油条,她便下楼去到后弄里了。

 这一条后弄的前排房屋,底层是店铺,从后门望进去,可望见前面的店堂。这就好像能窥伺到某种隐秘似的,后弄里的孩子均有着沾沾自喜的得意。为捍卫他们的特权,他们还一齐防止邻弄的孩子进这边来。这个小孩子又格外地有幸运,她不仅能从后门口望见柜台后面的qíng景,还能走进去站一站,走一走。其实,倘若每个小孩子都有她的大胆,未必就不能,可多数孩子,尤其在这样小的年龄,总是胆怯和腼腆的,大人一个阻止的眼色,就能缚住他们的手脚。她却不。大人看她,她也回看大人。大人的眼光凶起来,她偏一笑。她的笑,真是有些不凡,改变了整张脸上灰暗的qíng形,原本拥簇杂芜的线条一下子有了秩序,变成一朵花。大人的目光一软,她就进去了。这些店从前边看没什么,不外乎是皮鞋店,席糙店,小百货店,布店,其中还间了单开门面的一爿旧书店。它们临着马路,统有一副古板正经的面孔,而且整齐划一。可到了背面,才晓得,它们人各有貌。在店堂的后端,往往会隔出小半间做货栈,同一种货色堆积一处,便散发出浓郁的气味,给店内的买卖标出了记认。皮鞋店是皮革味,席糙是糙腥味,布店是浆水气,小百货店应当是没什么特殊的气味,可是很奇怪的也有,就是店员们带来的午饭,菜肴的气味。这些饭菜装在铝制饭盒或者搪瓷茶缸里,放在隔间的壁架上。这些隔间不仅堆货,也是店员放东西,换衣服,坐着歇脚的休息室。将近中午时,那些饭盒与茶缸,就由一个或两个店员负责送往另一条弄堂内的小学校职工食堂,上笼蒸,然后再去取回来。也有些店员是在小学校食堂搭伙,到吃饭时便轮流去吃饭。似乎是,每个店都有自己的不同的午饭风格。像小百货店,是带饭蒸,布店的店员是搭伙,席糙店呢,是到马路斜对面,与一家碗店的店员一起吃,而那一单间旧书店里,平常只一老伯,他却是生一只煤球炉自己开伙仓。所谓开伙仓,其实就是烧水,水烧开了,冲进冷饭里,滗掉,再冲一潽,就是泡饭了。老虎灶就在同一条马路上,也有客气的邻居愿意提供自家的煤炉给他用,可他一定要自己烧。这些店铺在前面是店,到了后面却像是一份份人家,每一份人家有每一份人家的规矩和做派,而且,千真万确,每一爿店铺走出的人,就和每一份人家一样,都有些相像呢!席糙店的人都说宁波话,女店员都蛮泼辣,脸色gān净清白。皮鞋店的人多比较时髦,男店员梳分头,女的烫发。布店的人老成些。旧书店的老伯就是一家独户,默默地来去。

 这小孩子就从这家串到那家。店员们早已从左邻右舍间知道这孩子家的事qíng,这也是容忍她串门的一个原因,人总是喜欢传奇。人们看着这孩子,想她奇妙的身世,生出无穷的猜测。只是他们实在经验有限,猜也猜不到哪里去。他们拿些不怎么相gān的问题问她:妈妈演戏带不带你去?妈妈上妆好不好看?这件新衣服何时买的?他们从不会提及那类敏感的事qíng,是做人的明理敦厚,也是知足,有这么个传奇里的小人儿在眼前,就已经是人生的幸遇了。再则,这小孩子又是有趣的,每问她话,回答总不会叫人失望,总会有意外之惊喜。他们都爱与她逗嘴,结果是,把她原本就能言善道的嘴练得更利了。她也有着她母亲那样沙沙的喉咙,却没有母亲那沙喉咙的厚和润,所以要学唱戏恐怕缺一功,人们议论道。可这并不妨碍她口齿伶俐,吐字清晰,人们都说她说话比吃饭还学会得早。她活泼的身形也叫人们喜爱,她跑前跑后的,小骨架子挺好看,四肢的运作挺协调。显然是从母亲剧团里学来的,她走那么几个台步,真有样子。甚至,陡地,她会就地翻一个跟斗:一个倒立,然后,小身子往后弯成一张柔软的弓,再又起来,立直,一点不变脸色。小心眼里,她很知道大家厚待她,所以,就要报答大家。她有什么可奉献的呢?就是出奇不意的辞令和这些小把戏。有时候,百货店的店员会允她跟着去小学校食堂送饭盒。这小学校所在的弄堂,街面上与这里差几个号头,里面实际可以走通。她跟着用托盘端了饭盒的店员,迈着小腿脚,走过一截鹅卵石路面,再走上一片空地,又转入一条只供一人通过的狭弄。这条狭弄有些叫人害怕,听得见他们一大一小脚步的回音。两边是房屋的山墙,在她的身高看起来,就是无限的高,顶上只有一线天。终于走过去了,就可听见cao场上的呼喊声。猛一听,就好像有千军万马,方才压抑下去的心,此刻又振奋起来。这可是一趟远行啊!简直起伏跌宕。小学校的厨房里白雾缭绕,瓷砖砌面的灶头比她人还高,因为水汽重,人说话听起来都嗡嗡的。有人问那店员,是不是他家的小孩子,店员回答说不是,人就说,怎么有些像?于是大家笑。有只手从笼里拈了一只馒头给她,怕她烫,用一根竹筷串着。她实在心生感激,长了这么多见识,还得了馈赠,满载而归。无论是多么快乐的当口,只要她的哥哥或者姐姐走进弄堂,她立刻就泄气了。她的哥哥和姐姐,两人都已经戴上近视眼镜,都是好学生的模样,这点和他们的父亲却不同。他们脸上竟有着些书卷气,一种冷峻的神qíng。他们目不旁视地走过后弄,走进门,上了楼梯。只这么一走过,小孩子便老实了,还是沮丧,她显然怕她的哥哥姐姐。有时她过于放肆了,人们会喊:哥哥来了!姐姐来了!虽是虚枉,可也会扫她的兴。尤其是余姚女人,她说的是:告你阿哥打你!她即会扁了嘴,马上要哭出来的样子,背手靠在墙上,心灰意懒。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王安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