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易中天中华史06:百家争鸣_易中天【完结】(3)

  子路说:孔丘。

  这时,子路是在对长者说话,所以直呼孔子其名。

  长沮又问:是鲁国那个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知道渡口在哪!

  这是话里有话。意思是:你们家孔夫子不是给天下人指点迷津的吗?还找不到渡口?或者说,孔某人早就知道出路在哪儿了,何必还来问我?

  两种解释,都通。

  子路碰了个软钉子,只好又去问桀溺。

  桀溺问:先生哪位?

  子路答:仲由。

  桀溺又问: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

  子路说:对的。

  桀溺说:现在普天之下都是滔滔洪水,谁能改变?又跟谁一起去改变?与其像孔丘那样,只是拒绝坏人,还不如像我们这样,拒绝整个社会。

  说完,两人只顾埋头gān活,不再搭理子路。

  子路无奈,只好回去报告孔子,孔子听了,感慨万千。孔子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5是啊,正因为天下无道,才要救世嘛!

  问题是,救得了吗?

  救不了。

  这一点,就连子路也明白。子路的说法,是“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去做?因为一个君子,是有担当的。挺身而出,只不过是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尽到士人的责任而已。6

  义不容辞,也只能坚持。有一次,子路没能赶在关门之前进城,便在鲁城的外门睡了一宿。第二天早上,看城门的小吏问子路:你从哪里来?

  子路说:从孔子那里。

  那小吏说:啊!就是明明知道做不到,却偏偏还要去做的那个人吗(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7

  好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孔子的jīng神。这种jīng神是值得尊敬的,事实上也有人尊敬。有一个镇守边疆的小官就曾对孔子的学生们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老天爷是一定要让先生做人民导师的。8

  这位职务叫“仪封人”的小官并没有说错。汉武帝之后,孔夫子真的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可惜他这位人民导师却只是一道华丽的金边,中看不中用。何况这金边装饰的,还不是孔子要恢复的周制,而是他想都没想过也不会喜欢的秦制或汉制。

  无疑,这不是孔子的遗志。

  可惜这由不得他。

  的确,历史并非英雄所创造,英雄人物的模样反倒是由历史来塑造的。历史要求他是什么形象,他就只能是什么形象。如果我们一定要知道真实的孔子,那么,他给子贡留下的遗言应该是靠谱的──天下无道很久了,没有人真正信奉我的主张。9

  那么,孔子的主张是什么?

  儒家的药方

  孔子的主张,是“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对颜回提出来的,原文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0 我们知道,仁,是孔子的核心价值;礼,是孔子的政治主张;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因此,这段话是儒家的纲领。

  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却“礼坏乐崩”。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四个字还是他学生说出来的。

  这个学生叫宰予。

  宰予是言语科的学生,能言善辩,也喜欢较真,常常让孔夫子下不了台。有一次他居然说,父母亲去世,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呢?时间太长了吧?一个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啊!

  礼坏乐崩,出处就在这里。

  宰予恐怕是诡辩。因为坚持三年之丧,本身就是尊礼和守礼,怎么会礼坏乐崩?然而丧期内不能作乐,包括不能饮酒和做爱,是事实。

  这多少有点麻烦。

  我们知道,在儒家那里,礼和乐是俱为一体的,没有乐也就没有礼。何况不孝有三,断后为大,不做爱哪来的儿子?于是孔子只好耐着xing子问宰予: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就吃那细粮穿那丝绸,心里好过吗?

  宰予说,好过呀!

  孔子无话可讲,只能气呼呼地对宰予说:汝安则为之!一个君子在居丧之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听不进音乐,这才要披麻衣,吃粗粮,住糙庐。你既然心安理得,那就为所yù为好了!

  宰予听完,一声不吭就出去了。

  孔子却不能平静。

  在他看来,宰予真是没有爱心。孔子说,丧期为什么定为三年?就因为“三年乃免于父母之怀”。是的,孩子长到三岁,父母亲才不抱了。爹妈抱了你三年,你不该为他们守丧三年吗?何况实际上还只有二十五个月。这样合qíng合理的事,宰予怎么就想不通呢?11

  然而这场不了了之的辩论,却为我们开启了智慧之门,也为礼乐制度找到了人xing的根据。

  什么根据?

  爱必须得到回报。

  这一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爱与爱的回报就必须设定为道德,这就是仁;必须设立为制度,这就是礼。礼是仁的制度保证。因为爱,或者仁,或者孝,都是无形的,内在的。不彰显出来,就无法确认;不诉诸行为,就无法培养。礼,岂能可有可无?

  但更重要的,是仁。

  仁为礼乐之本。孔子曾经反问:礼,难道就是牺牲和玉帛吗?乐,难道就是钟鼓和舞女吗?12 当然不是。那是什么?爱。因此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就不会拿礼乐当回事。这层意思,他是用反问的语气说出来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3

  那么,爱心从何而来?

  天xing。

  出自天xing的爱,叫天良。没有天良,就不是人,叫“人而不仁”。因此,孔子很奇怪宰予为什么会反对三年之丧。他甚至反思:宰予难道就没得到过三年之爱?应该也得到过吧?或许,他真没得到过?14

  总之,礼坏乐崩绝不是礼乐制度不好,而是人心出了问题。但只要人xing依旧,天良尚存,这世界就有救。只不过,救世先得救心。

  仁爱,就是拯救世界的“速效救心丸”。

  问题是,这药丸找得到吗?

  孔子认为找得到。因为它的原材料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这就是对父母、对子女、对亲人的爱,叫“亲亲之爱”。这种爱是天然的,固有的,不需要讨论和证明的。只要纳入古已有之的礼乐制度,就万无一失。

  合逻辑吗?

  合。

  有问题吗?

  没。

  都赞成吗?

  不。

  墨家、道家、法家,全都反对。

  墨子:不要仁爱要兼爱

  第一个站出来反孔的,是墨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跟孔子一样,也认为这世界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没有爱。因此,他跟孔子有三点相同:这世界有救,救世的药方就是爱,应该以救世为己任。这是墨家与道家和法家的不同。

  但,墨子反对仁爱,也反对礼乐。

  在墨子和墨家学派看来,儒家不过江湖骗子,礼乐则既虚伪又无聊。比方说,礼制规定,ròu类切割的方式不合规矩就不能吃,叫“割不正不食”;席位摆放的方向不对就不能坐,叫“席不正不坐”。这些都没什么道理,却是孔丘他们竭力推行的主张。15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