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易中天中华史06:百家争鸣_易中天【完结】(4)

  那么,这些繁文缛节,儒家自己做得到吗?

  做不到。

  墨子说,孔丘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时,子路蒸了一只小猪给他,他不问来路就吃了。子路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换酒,他也不问来源就喝了。后来回到鲁国,却又“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俨然君子。子路问他为什么一前一后判若两人,孔丘居然说,那时求生,此刻求义呀!

  好嘛!肚子饿就不惜妄取,吃饱了就装模作样,天底下还有比这更jian诈虚伪的吗?16

  当然没有。

  问题是,这故事可靠吗?

  不可靠。它甚至多半是墨子的学生编出来,用于嘲笑儒家的。但代表墨子的思想,则没有问题。17

  实际上墨子对儒家的攻击不遗余力。《墨子》一书中的《非乐》、《非命》、《非儒》,便可以称之为墨子的“三大批判”──礼乐之批判,天命之批判,儒学之批判。不过墨子最反对的,还是仁爱。

  奇怪!墨子不是主张以爱救世吗?如果不要仁爱,那他要什么?

  兼爱。

  仁爱与兼爱,有区别吗?

  有。

  区别就在于仁爱的出发点是亲qíng,即父母子女之间与生俱来不证自明的爱。然后将心比心,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从爱父母子女,到父老乡亲,到华夏族人,到蛮夷戎狄。最后,让世界充满爱。

  显然,这里面有先后,有等级。

  兼爱则相反,主张不分男女老少、亲疏远近、尊卑贵贱,一视同仁地爱,类似于西方人的博爱。不过,西方人讲博爱,是因为有上帝,有信仰。墨子的兼爱,却来历不明。但总之,仁爱有差别,兼爱无差别。

  那么,兼爱和仁爱,哪个对?

  这需要证明。

  于是,墨家假设一位名叫巫马子的儒生发表宣言:我爱邻国超过爱远国,爱本国超过爱邻国,爱老乡超过爱国民,爱族人超过爱老乡,爱双亲超过爱族人。这话虽未必有人明确说过,却符合仁爱的原则。

  那么,接下来的逻辑结论是什么呢?

  爱自己超过爱双亲。

  这当然绝不可能是儒家的主张,但这个逻辑推理却是成立的。就连儒家自己,恐怕也永远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应该“爱双亲超过爱族人”,却不可以“爱自己超过爱双亲”。这是仁爱学说的死xué。

  更要命的是,墨家从“爱自己超过爱双亲”出发,又替巫马子得出一个结论:

  我只可能损人利己,不可能舍己为人。

  于是墨子问:先生的主义,是准备藏在心里呢,还是打算告诉别人?

  巫马子说:为什么要藏起来?当然告诉别人。

  墨子说:那好,你死定了。

  此话怎讲?

  墨子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

  你的主义宣布后,人们的态度无非是赞成和反对两种。赞成的人会照你说的做,而且就杀你来利他自己,因为你对他就是别人。所以,有一个人赞成你的主义,就有一个人来杀你;有十个人赞成,就有十个人来杀;如果天下人都赞成,天下人都会杀你。

  反对的人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会认为你妖言惑众,也要杀你。所以,有一个人反对你的主义,就有一个人来杀你;有十个人反对,就有十个人来杀;天下人都反对,天下人就都来杀你。

  好嘛!赞成的人也杀你,反对的人也杀你,你是不是死定了?

  巫马子无言以对。18

  这当然又是墨子学生编出来的故事。但学生的故事编得这么好,先生的逻辑恐怕更加qiáng大。实际上,就连辩才无碍如孟子,后来与墨家的一位信徒辩论,也只能弱弱地问一句:先生当真相信自己爱邻居的孩子,能够跟爱哥哥的孩子一样吗?19

  然而孟子这弱弱的一问,却有雷霆万钧之力。实际上儒墨两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仁爱是有源之水,兼爱是无根之木。墨子始终没能说清楚,我们凭什么要一视同仁毫无差别地去爱所有人。是啊,凭什么呢?

  相反,儒家的仁爱尽管问题多多,却有人之天xing为根据,人之常qíng做基础。墨家的一落千丈,儒家的最后胜出,都不是没有道理的。20

  不过,对于救世之争而言,重要的还不是怎么救,而是救不救。事实上就有人不主张救。在他看来,这世界根本就没得救,也不该救。就算当真要救,有用的也不是仁爱或兼爱,而是不爱。

  这个人,就是庄子。

  庄子:不救才有救

  庄子和庄子学派跟墨家一样,也认为礼乐虚伪。而且,他们也喜欢编故事嘲笑儒家。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一天晚上,两个儒家之徒去盗墓。大儒在地面望风,小儒在墓里作案。大儒问:天快亮了,怎么样了?小儒答:还没解开衣服呢!这死人嘴里有颗珠子。不过,这番对话是吟诗。

  大儒问: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答: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接着,那小儒一边在死人嘴里挖珠子,一边吟唱:青青之麦,生于陵陂(读如杯)。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翻译过来就是:绿油油的麦子,长在山坡坡。活着不捐善款,死了含颗珠子gān什么?21

  偷人东西,还要吟诗作赋讲大道理,不虚伪吗?

  实际上在庄子看来,儒家和儒家伦理,是不折不扣的大jian大伪;而世俗所谓智慧,则都是为盗贼准备的。比方说,为了防贼,人们总喜欢把柜子、箱子、袋子捆得紧紧的,锁得牢牢的。然而要是来个大贼,破门而入,扛着柜子,拎着箱子,提着袋子就跑。哈!他还生怕你绳索捆得不紧,锁扣锁得不牢。

  智慧如此,道德也一样。有个江洋大盗就说:准确猜出室内所藏,是圣;抢先进去行窃,是勇;最后一个撤离,是义;知道能不能得手,是智;分赃时人人有份大家一样,是仁。道德吗?不道德吗?

  显然,儒家伦理,墨家道德,是好人和qiáng盗都用得上的,而且qiáng盗还用得更好。难怪“圣人生而大盗起”,因为盗贼就是圣人培养的。

  于是庄子得出结论──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22

  这可真是惊世骇俗,一棍子把儒墨两家都打入十八层地狱。但庄子意犹未尽,还要追根溯源。他说,孔墨之所以跑出来冒充救世主,是因为世道人心大乱。因此,要想救世,就必须搞清楚人心为什么会变坏。

  那么,是谁把人心搞坏了呢?

  夏禹。在夏禹的时代,人人都用计谋,个个都害别人,还认为是替天行道,除bào安良。但夏禹“使民心变”,是因为帝舜“使民心竞”;帝舜“使民心竞”,又因为帝尧“使民心亲”。亲,就是爱自己的亲人。这是儒家伦理的人xing基础,而庄子认为是祸根。

  亲亲,怎么就不对呢?

  庄子的逻辑是:有亲就有疏,有爱就有恨。因此,有尧时代的相互区别,就会有舜时代的互相竞争,禹时代的相互斗争。结果,“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那么,罪魁祸首是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