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_易中天【完结】(46)

  问:忠义和侠义,为什么就提倡不得?

  答:讲“忠义”,往往不问是非;讲“侠义”,往往不守法制。所谓“侠”,就是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组织和使用“非政府武装力量”,“法外施法”甚至“以bào易bào”么!

  问:但他们是在主持正义呀!

  答:不能一概而论吧!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基本上是。武二哥“血溅鸳鸯楼”,就不全是。等到他们“全伙受招安”时,大体上就只有“忠”,没有“义”,或者那“义”已经变成“忠”了。后来的征方腊、讨田庆,则更无正义可言,不过朝廷鹰犬。或如鲁迅先生所说,“终于是奴才”。这就是讲“忠义”的结果。

  问:讲“正义”,就不用“反顾”了吧?

  答:也要。第一,我们得确定,自己坚持的,确实是正义。要知道,正义,虽然是所有时代和所有民族的共识,但何为正义,实际上理解不同。某些历来被说成“天经地义”的观念,其实十分可疑,比如“三纲五常”。你要是还主张这一套,还自以为“正义在手”,或者得意洋洋,或者坚持不懈,岂不是犯浑?

  问:请问怎样才能确定?

  答:与时俱进,理xing分析。比如“忠君爱国”,在过去是“正义”。现在看来,只有“爱国”应该肯定,“忠君”就不必了吧!

  问:时代总在发展,怎么才能跟上趟呢?

  答:很简单,以人为本。具体地说,就是不妨看看你所主张的这个“义”,是不是符合人xing。因为人类之所以要有道德,要有正义,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且是每个人、所有人的幸福。幸福,就一定符合人xing。违反人xing,就肯定不会让人幸福。因此,但凡违反人xing的,便一定都是“伪道德”,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反,自由、平等、公正等等,由于符合人xing,就一定是永恒的正义。这是最简单同时也最根本的办法。

  问:只有立足人xing,才能高举义旗?

  答:对!但必须把握一点,就是不要以为自己“正义”,别人就一定“不义”。正义有如真理,并不一定就掌握在谁手里,任何人都没有“专利权”和“独占权”。这就完全可能出现所谓“善的冲突”,即我们掌握了真理的某一部分,人家掌握了另一部分;我们看到了问题的这一方面,人家看到了另一方面。结果,我们和人家的观点、结论不同。

  问:这时又该如何呢?

  答:多想想人家的道理。至少,不要因为我们自己有道理、有正义,就轻率地认定别人没道理、不正义。真理与真理,正义与正义,有时候也是会冲突的。因此,不要动不动就义愤填膺,就义形于色,还不容别人分辩。这就走向主持正义的反面了。因为自由、平等、公正,才是永恒的正义。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二点。

  问:如果对方确实不义呢?比方说,恃qiáng凌弱,横行霸道,仗势欺人。

  答:当然“该出手时就出手”,见义勇为么!但请在法律的框架内,尽可能通过正当合法的方式去进行。无论路见不平,还是自我防卫,都不能“过当”。像古代的侠客那样,夜入其宅,取人首级,就不必吧!这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三点。

  问:看来,还真是“义有反顾”啊!

  答:是的。事实上,无论孔子的“仁爱”,还是孟子的“正义”,都只能抽象继承,也都要理xing地反思、清理和界定。

  问:对“仁爱”也要?

  答:也要。比如孔子的“仁学体系”中,有一个重要主张,叫“亲亲相隐”。

  问:就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吧?

  答:正是。

  问:这个可以有吗?

  答:当然可以有。体现在现代法律,就是“免证特权”,即近亲属可以“知qíng不报”。在法庭上,他们面对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利提供有利证据,没有义务提供不利证据,甚至可以不出庭。这个相当人xing、人道的主张,已为许多现代国家的法律所采纳。

  问:这不就行了吗?怎么还有问题?

  答:问题就在于,现代社会的“免证特权”是公民权利,孔老夫子的“亲亲相隐”是亲属义务。作为权利,当事人有行使和不行使的自由。比方说,近亲属可以“知qíng不报”,也可以“大义灭亲”。但如果“亲亲相隐”是义务,就没有这个自由了。实际上,儒家学说的问题之一,就是把“爱”由权利变成了义务。这就违背了“自由”这个正义原则。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人qiáng烈地反对孔子的“仁”,甚至主张不要什么“爱”。

  问:谁?

  答:庄子。

  第二十一、若为自由故

  问:庄子当真反对“仁”,甚至主张不要“爱”吗?

  答:老子、庄子都这样。前面说过,老子有句名言,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请参看《不折腾,才有救》)。当然,“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是不同的。前者的“不”是“没有”(天地没有仁爱);后者的“不”,则是“不要”或“不必”,即“没必要”或“不应该”。

  问:庄子呢?

  答:庄子是连仁带义一起反对,当然老子也是。不过,两人的反对,并不完全一样。

  问:怎么不一样?

  答:原因不一样。仁义的问题,老子认为是“失道”,庄子认为是“失真”。老子说,道没了,就讲德;德没了,就讲仁;仁没了,就讲义;义没了,就讲礼。这就叫“大道废,有仁义”,我们前面也说过(请参看《你的笑容已泛huáng》)。

  问:庄子的“失真”又怎么讲?

  答:庄子(或庄子后学)编过一个故事,说孔子向老聃推销自己编的书,希望周王室的图书馆能够收藏。老聃问孔子,你这些书,要点是什么?孔子说“要在仁义”。老聃说,请问你们这个“仁义”,符合人的本xing吗?孔子说符合,还一五一十做了解释。老聃听完,长啸一声说,噫呀!你们这是存心要搞乱人xing啊(夫子乱人之xing也)!

  问:讲仁义,怎么就乱人xing呢?

  答:因为天地、万物、人,都有自己的天xing。按照各自的天xing去生存,去生活,就很好,就是幸福,甚至就是最高境界(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犯不着人为地再去制定什么规则。人为地、qiáng制xing地去规定,去规范,反倒乱了真xingqíng。

  问:不要规范?

  答:不要。庄子认为,人的本xing是天然的,也是自然的。既然是天然、自然的,就用不着刻意,也不能够刻意。野鸭的腿再短,也不能拉长;仙鹤的腿再长,也不能截短。是圆的就不用规,是方的就不用矩,儒家为什么总要弄个圆规和方矩(仁义礼乐)来整人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