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另一种存在_周国平【完结】(30)

  三

  哲学名著如同伟大的艺术作品一样,有着永恒的魅力。人

  类的知识不断更新,但是,凝结在哲学名著中的人生智慧永远不

  会过时。无法按照历史的顺序来分出哲学家的高低,谁能说黑

  格尔一定比柏拉图伟大呢?这是一片群星灿烂的夜空,每个幻

  想家都有他自己喜爱的星宿。我发现,真正热爱哲学的人对于

  哲学史上的大师往往有所偏爱,如同觅得三五知己,与之发生一

  种超越时空的心灵共鸣和沟通。对于我,尼采就是这样一位超

  越时空的朋友。常常有人对我说,你的气质很适于搞尼采。我

  不知道,气质相近对于学术研究是利是弊,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吧,就看自己如何掌握。学术研究毕竟不同于文学创作,对想像

  力必须有所约束。即使是“六经注我”,也得熟悉六经,言之有

  据。但是,倘若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没有某种程度的心领神会,恐

  怕也难于把握对象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尼采这样一位个性色彩

  极浓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原是一部“热情的灵魂史”,如果自己的

  灵魂中从来不曾刮起过类似的风暴,就更不可能揣摩出他的思

  想的精神实质了。

  我之接触尼采,一开始是作为爱好者,而不是作为研究者。

  我只是喜欢,从来不曾想到要写什么专著。读他的书,我为他探

  701写作者自白

  讨人生问题的那种真诚态度感动,为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孤愤

  心境震颤,同时又陶醉于他的优美文采。直至感受积累到相当

  程度了,我才想写,非写不可。我要写出我所理解的尼采,向世

  人的误解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和惊叹号。

  有种种“哲学家”:政客型的“哲学家”把哲学当晋升之阶,庸

  人型的“哲学家”把哲学当饭碗,学者型的“哲学家”把哲学当做

  与人生漠然无关的纯学术。尼采不同,他是一位把哲学当做生

  命的哲学家,视哲学问题如同性命攸关,向之倾注了自己的全部

  热情和心血。他一生苦苦探索的问题———生命的意义问题,他

  在探索中的痛苦和欢乐,都是我所熟悉的。从很小的时候起,当

  我好像突然地悟到了死的严酷事实时,这同一个问题就开始折

  磨我了。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其实应该倒过来:未知死,

  焉知生?西方哲人是不讳言死的,柏拉图甚至把哲学看做学会

  死亡的活动。只有正视死的背景,才能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考

  生命的意义问题。当然,我并不完全赞同尼采的答案。真正的

  哲学家只是伟大的提问者和真诚的探索者,他在人生根本问题

  被遗忘的时代发人深省地重提这些问题,至于答案则只能靠每

  人自己去寻求。有谁能够一劳永逸地发现人生的终极意义呢?

  这是一个万古常新的问题,人类的每个时代,个人一生中的每个

  阶段,都会重新遭遇和思考这个问题。不过,当我凭借切身感受

  领悟到尼采思考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之后,我觉得自己对于他

  的一些主要哲学范畴的含义,诸如酒神精神、日神精神、强力意

  志、超人,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它们其实都是尼采为个人和人类

  的生存寻求意义的尝试。

  人生问题曾经引起我那样痛苦的思考,所以,在写这本书

  时,我不能不交织进我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一位素不相识的朋

  友在看了校样以后对我说:“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不但了解

  801另一种存在

  了尼采,也了解了你。”我真心感谢这样的读者。

  四

  我在书的扉页上题了一句献辞:“本书献给不愿意根据名声

  和舆论去评判一位重要思想家的人们。”在我的心目中,我是把

  这些人看做自己的朋友的,我的书就是为他们写的。

  对于尼采的误解由来已久,流传甚广,几成定论。三十几年

  来,国内从未翻译出版过尼采的著作,从前的译本也不曾再版

  过。这使得人们无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尼采,只能道听途说,

  人云亦云。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发现,各地都有

  一些爱好哲学和艺术的青年,他们通过偶然到手的尼采作品,甚

  至通过手抄本或片断的摘录,成了尼采的爱好者。有一位哈尔

  滨青年,不远千里来北京,只是为了到北京图书馆复印一本《查

  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与他们交谈,他们对尼采作品的渴求和领

  悟总使我十分感动。这几乎是一个规律了:凡是痛骂尼采的人,

  包括某些专家学者,其实并没有真正读过尼采的书;而真正读过

  尼采作品的,往往喜欢尼采(当然不一定赞同他的思想)。为了

  使更多的人了解真相,我想,唯一的办法是翻译出版或校订重版

  尼采的原著。鉴于尼采对于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重大影响,我

  希望有关方面能够重视这项工作。至于我的书,我在前言中已

  经表明:“愿你从本书中得以一窥尼采思想的真实风貌,当然也

  请你记住,这真相是透过作者的眼睛折射的,也许会走样。”我只

  是写出了我所理解的尼采,一个与我们教科书中描绘的形象很

  不相同的尼采。如果我的书能够激起读者去读尼采原著的兴

  趣,我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归根到底,我的书是写给朋友们读的。有相识的朋友,也有

  901写作者自白

  不相识的朋友。我期待热烈的共鸣,也欢迎严肃的批评。在朋

  友的鼓励下写书,书又为我寻得新的朋友,这是多么愉快的事

  情啊。

  1986.9

  011另一种存在

  世上没有格言家

  ———《人与永恒》再版感言

  对于我自己,这是一本既老又新的书。说它老,是因为我从

  十年前就开始写它了,四年前就出了第一版。说它新,是因为我

  仍在不断地写它,在这次出版的增补本中,新内容占了大约五分

  之二。所以,当邵敏把样书送到我手上时,我感到既熟悉又新

  鲜,仿佛重逢一个离家已久的游子,旧面影上透着若干新的

  神态。

  我相信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偏爱的作品。在我已出的书中,

  我偏爱的正是《人与永恒》。它不像《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那样一问世即有所谓的轰动效应,它的反响是逐渐到来的。它

  带给我的不是热烈的共鸣,一时的欢呼,而是无声的理解,天长

  日久的友情。这本书中有一个更加真实的我,所以,我本人是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