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福的哲学_周国平【完结】(75)

  现在我们社会中这个问题其实挺严重的,同情心普遍缺失,对生命冷漠甚至冷酷的事例比比皆是。人从本性上来说都有同情心,都有善良的种子,为什么不能很好地生长?有的人说是因为市场经济,大家都向钱看了,为了钱就不顾惜生命了。我认为不能归咎于市场经济,按照我的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我们应该反省一下我们的文化传统,我认为我们的传统里是缺少尊重个体生命价值这样一个观念的。在西方传统里面,伦理学的核心观念是个人主义,而我们对个人主义一直是批判的。他们说的个人主义,是强调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都有不可取代的价值,都必须得到尊重。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从终极的意义上说,社会是手段,个人是目的,社会是为个人服务的。人们之所以要组成社会,是为了使所有的个人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看一个社会好不好,要看绝大多数个人生活得好不好。当然,个人也要为社会服务,在某些情况下还要为了社会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军人在正义的战争中就是这样,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这样做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所有的个人,最后总要落实到个人,个人是具体的,不落实到个人,社会就成了抽象的东西。我们的传统里缺这个观念,总是强调个人要为家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做牺牲。

  正是在尊重个体生命价值这样一个价值观基础上,西方社会形成了以保护个人生命权利为基本原则的法治传统。这就涉及到我想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法治建设还不健全,使得同情心的发扬缺乏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社会在保护个人生命权利的同时,事实上也保护了同情心。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追求个人的合理利益。什么叫合理?就是你在追求你的利益的时候,不能对别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那就是不合理,就要制止和惩罚。通俗地说,法治就是保护利己,惩罚损人。利己是允许的,损人是不允许的。我们常常把利己和损人放在一起说,成了一个成语,叫损人利己,这是不对的。损人和利己是两回事,一个人完全可以利己而不损人,甚至利己而利他。法治社会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利己受到保护,人人心情舒畅,损人受到惩罚,人人服从规则,在这样的环境里,同情心当然容易生长。

  第48章 在空军讲人文精神(2)

  由此可见,要使同情心得到发扬,最重要的条件是健全法治。我们正在经历社会的转型,在经济上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个转型必须有配套的社会秩序转型才能成功,和计划经济配套的是人治,和市场经济配套的只能是法治。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在市场经济往前推进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这个阻力就是在政治体制上。我个人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健全法治秩序。

  二、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作为生命的存在,我们要当好这个自然之子,要保护自然环境,要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另一个身份是万物之灵,作为精神性的存在,我们要当好这个万物之灵,把老天给我们的精神属性用好、发展好。我在网上看到许司令员有一句名言:比大地更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飞行员的胸怀和眼光。按照我的理解,胸怀和眼光讲的就是人的精神属性,胸怀可以说是灵魂,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境界,眼光可以说是头脑,是一种理性能力和智慧。

  人的精神属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就是智力(头脑)、情感(心灵)和道德(灵魂)。我想谈一谈和这三个方面相对应的三种人文修养,和头脑相对应的是科学修养,和心灵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修养,和灵魂相对应的是道德修养。我前面谈到,从精神层面上说,幸福在于心灵要丰富,道德在于灵魂要高贵,那么,前两种修养可以说与幸福有关,道德修养谈的当然就是道德了。

  1.科学修养

  科学修养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每个文明人都应该有科学修养。所谓科学修养主要不在于获得一些科学知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养成智力活动的习惯,对知识充满兴趣,爱学习,爱动脑子。看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我首先看他有没有好奇心。好奇心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就是功利心,对什么都要问有没有用,没有用的问题就不去想。当年爱因斯坦思考和发现相对论的时候,他知道相对论有什么用啊?根本没有用。一个民族仅仅从实用出发去搞科学研究,一定是走不远的。对于个人来说也是这样,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你对它没有真正的兴趣,只为了利益去做,一定做不出多大的成就。任何领域里有大成就的人,一定是对这个领域有强烈兴趣的人。一个人最可悲的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外面加在他身上的,这样的人既不可能优秀,也不可能幸福。

  当然,不能光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还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什么理论,什么意见,你都应该去追问它的根据,在没有经过透彻思考之前要存疑。即使是一个正确的东西,你是盲目地接受它,还是真正想明白了去接受它,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爱因斯坦把独立思考的能力称为内在的自由,就是说有了这个能力,你就不会盲目地被外在的力量包括权力、舆论、利益等等支配了,你真正成为你自己头脑的主人了。

  在知识的问题上,我们要破除狭隘的功利眼光,尊重精神生活本身的价值,智力活动本身的价值。近代以来,西方在科学和文化上大师辈出,肯定是和尊重精神本身的价值这个传统有关的。一个民族有一大批真正对精神领域感兴趣的人,就最容易出大师。中国要在经济上崛起是容易的,gdp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但是真正要在文化上崛起,前提就是要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要对纯粹的精神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否则在世界上建再多的孔子学院也没有用。

  爱因斯坦说,因为知识本身的价值而尊重知识,这是欧洲的伟大传统。其实马克思也是属于这个传统的,我们长期以来对马克思有片面的理解,它不是孤立的,而是欧洲人文精神传统的一个环节、一个发展。马克思理想中的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我觉得说得最清楚的是《资本论》第三卷里的一段话,他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真正的自由王国,说真正的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那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解释一下。马克思有一个一贯的思想,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精神能力,动物没有。所以,动物的活动是不自由的,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人的活动是自由的,不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更是为了发展人的精神能力。如果人仍然只是为了物质的需要去活动,人就还没有真正从动物界脱离出来,还是处在必然王国里面。只有当人类从物质生产领域里解放出来了,只需要用很少的时间去生产物质资料,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享受和发展老天特别赋予人的精神能力,包括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才真正进入了自由王国,那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