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福的哲学_周国平【完结】(83)

  问:我读过的哲学书比较少,只看过一本《苏菲的世界》,请问这本算是哲学的经典吗?

  答:肯定不是。

  问:我记得您说过:“我将永远困惑,也将永远寻找。”现在距离您写的这一段话将近过去二十年的时间了,您现在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我想问的是,在您现在这个人生阶段,您对人生价值有没有新的感悟?我们人类应该怎样为自身的存在寻找价值?

  答:我实在没有什么可教给你的。你刚才提的那句话可能是二十年前写的:“我将永远困惑,也将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真实,寻找是我的勇敢。”到现在为止,我的长进不大,在人生根本的问题上,彼岸的问题上,仍在困惑和寻找着。我不知道,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希望找到一个终极的信仰,但这不是想就能做到的事情。我这个人可能有内在的矛盾,喜欢思考,相信一个东西就必须有根据,这对宗教信仰是不利的。但是,终极问题的解决只能是宗教,哲学永远是在解决的途中,永远是没有走到终点的。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比以前平和多了,大约是知道了终极问题不可解,就采取了一种和解的态度,也许和解就是一种解决吧,一种了犹未了的解决。

  问:周老师,去年的时候,我也读过一本书,但是读过之后就忘了,我不知道我这种忘是永远忘记了还是吸收了?我想请问一下您的阅读方式,您是怎么读书的?

  答:读书要是不忘的话,我觉得很可怕。(笑声)脑袋里堆满了东西,成了杂货铺。我觉得忘是正常的。我读书时,不在乎把书中的内容记住了多少,我是要把它转换为自己的东西。刚才我提出了读书的两条办法,第一是不求甚解,不要端着做学问的架子,正襟危坐,刻意求解,一个地方读不懂了就在那里死抠,那是学究们做的事,咱们别做。作为一种精神生活,你就是要不求甚解,因为读书是个熏陶的过程,也就是忘记的过程,这个东西你有了,但它是从哪里来的,你想不起来了。另外就是为我所用,你不要追究它的原意是什么,只要对你的精神生活有好处,变成你的营养,这就够了。所以,我觉得,读书能够读到忘了,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祝贺你!(掌声)

  问:看得出来,周老师您有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我想问一下,在生活中,您是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周老师您在生活中是否也会发脾气?

  答:其实我经常发脾气,而且都是为一些小事情,发完以后特别讨厌自己,人就容易在小事情上发脾气。后来我看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有一篇文章专门论愤怒,把愤怒分析得体无完肤,这是最渺小、最可笑的情绪。我读了以后深受触动,警觉了,一发脾气就觉得自己特可笑。总的来说,在生活中,我的态度还是比较平和的。怎么做到平和呢?就是和生活拉开距离,你别太计较,你经常想一想,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当然你也别太悲观了。

  问:我经常觉得做完业务的活之外,业务的活都是带着功利的心态的,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自己真正想读的书了,而我确实有很多书想读。我想问周老师,您是怎么样去协调功利的读书和精神生活的读书的。

  答: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也是存在的,尽管我的专业决定了我能够把功利性阅读和精神性阅读较好地统一起来,但是,只要你看重利益,两者还是会发生冲突,你越看重,冲突就越大。我的办法是,自己选择研究的题目,基本不申请课题,我在哲学所这么多年,课题都不要。为什么呢?拿了那个钱,就会受到约束,可能必须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是我不主张你这样做,因为你需要生存,需要在专业领域内成功。我觉得你可以设法兼顾,把时间分配一下,比如说,白天用于功利性阅读,做你的课题,把晚上留给自己,用于享受性的、精神性的阅读。

  问:我是一个中学生。我一直感到疑惑的是何时读的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从什么阶段开始读经典着作,是越早越好吗?第二个是比较现实的问题,很多中学生包括我都比较忙,除了数理化之外,没有时间去读别的,怎么办?

  答:当然是越早越好,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经典着作,孩子可以读那些经典的童话作品呀。反正我觉得越早越好,越早就越能牢固地培养起好的阅读趣味。现在的教育真是没有办法,我都不愿意谈这个问题了,我觉得现在的教育情况是最荒唐的。包括一些所谓的素质教育,修修补补的,弄一些课外阅读的范文、读物,其实也像课内一样地来进行,分析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段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笑声)我的文章就常常被派这样的用场,有的孩子拿着这样的考卷来让我做,然后按照标准答案给我评分,勉强及格。(笑声)我自己都读不懂我的文章了,很可笑吧。这哪是培养阅读趣味的方法,哪是培养语文水平的方法!你真正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就应该给他们自由时间,可以推荐一些书目,让他们自己慢慢去品尝。

  问:刚才您说到读童话,比如安徒生童话,我从小时候就开始读,现在有空偶尔也读一些英文的童话,但是好像没有以前读时的那种感觉了。我想知道读童话读出来的那个趣味到底在哪里?

  答: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想,你在不同的年龄读同一篇作品,你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非常正常的。但你很难拿出一个标准来说,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真正有感受就都是对的。当然,无论读什么作品,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是取决于你的整体水平的,不仅仅是文化程度的问题。

  第53章 阅读与人生(1)

  主持人:各位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顶风冒雨来到国图,参加我们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文津读书沙龙第138期的活动。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着名的学者周国平老师为我们主讲《阅读与人生》,下面我们就欢迎周老师做讲座。

  周国平: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今天我很高兴在这里和你们见面。4月23号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设定的世界图书日,而我们这里又可以说是中国最庄严的读书圣地——国家图书馆,在这样一个日子,在这样一个地点,我们就读书这个话题进行交流,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自己是在前年才知道有一个世界读书日的,好像我们也是近几年才开始举办这样的活动,实际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从1995年就开始设立这样一个节日了。我本来对这样的节日有点不以为然的,我知道中国有些地方也举办读书月之类的活动,我就想一个人如果他真是爱读书的话,那么还有哪一天哪一月来读书的问题吗?为什么要设定这样一个节日呢?后来我就想,大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不会来设立一个“世界看电视日”或者“世界上网日”吧,因为不设立大家就很踊跃地在看、在上了。那么这里面可能就有这么一个问题,现在的强势媒介是什么?是电视和网络,应该说已经对阅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有很多这样的统计数字,总的趋势是读书在人们的时间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下降了,越来越多的人不读书了。所以我想,从这一点来看,设立这样的节日是有必要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警示,是在拯救阅读,要为阅读争取更大的空间,让更多的人养成阅读的习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