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_[德]弗兰克·施茨廷【完结】(141)

  戴维森的设想其实就是英吉利海峡隧道的跨太平洋版本。假设我们在洛杉矶附近,登上火车,开进一条隧道,这条隧道穿越大洋,直达东京,大约在水面下 100 米处,建在一个高埠上,固定在一个平台上。隧道内部是真空状态,这样火车就可以顺畅地通过。在 25000 公里的时速下,你只需要刷个牙,就可以抵达亚洲了,然后吃顿早餐,肯定可以准时喝到伦敦的下午茶。当然这个网络可以穿越所有的大洋。“只需”以 5 倍于音速的速度,你就可以在 1 小时内从汉堡抵达波士顿。摩纳哥王室肯定会为这种系统开拓新的前景。在 200 里区域之外,海洋就不再属于任何国家了。但是人们可在大西洋上建造一个摩纳哥 2 号,并通过隧道穿越直布罗陀海峡。20 分钟,从摩纳哥到摩纳哥,戴维森认为做到这一点几乎没有什么难度。

  平心而论,真的可以实现吗?

  当然。被堵在法国十字路口动弹不得的人一定会举双手赞成高速隧道。同样,交通规划把四线道变成了单行道,内城堵得一塌糊涂,却没有考虑修建环城公路,这简直是最愚蠢的逻辑错误。真想不明白是谁搞出这么复杂的东西的。难道事情本来就该这样吗?是不是存在着某种潜在的定律:把法兰克福十字路口那几百立方米的柏油碾平竟比登月还难?

  “从技术上讲,这种设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戴维森说,“问题不在于它的可行性,而在于人们是否真的会实施这样的计划。”

  不管怎样,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凡尔纳曾经预测,到 20 世纪末,地球上将有 60 亿人。目前地球人口已经超过 65 亿了。向你致敬,凡尔纳先生!你要是去亚洲的某个大城市旅游,一定不会找到任何尚未开发的土地。那些摩天大楼在挑战两公里的高度,甚至更多。你只能祈祷那里的电梯永远都不会坏。有一点我们得铭记在心:对高度的崇拜必须适可而止。未来的方向还是大海,当然这算不上什么革命性的发现,因为几百年前人们就已经这样做了。木桩上的建筑、浮动的市场、帆船上的村庄——一切应有尽有。

  回归海洋——不,其实人类并不想

  那么深海里的生活呢?

  神秘莫测的海底城市呢?人们可以在那里无休止地建设吗?在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尼莫船长这位充满幻想的建筑师说道:

  “跳入水中,你会发现海洋里每一层的生命都具有活力,比所有大陆上的生命都要强。有些人说,它是死亡的要素,而对于成千上万的动物,也包括我来说,它却是生命的要素——这里的生命是最纯粹的。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在海底建造一个漂浮城市呢?这是海底的居所,正如我的鹦鹉螺号一样,每天早晨钻出水平面去呼吸空气。这是多么自由的城市,这是独立的城市!”

  啊哈!要是汉诺威或威斯巴登也这样沉入海底,那么当它们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时,将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就算蓝鲸在它们面前也显得那么渺小!或者你可以想象一下科隆:当科隆大教堂的塔尖从水面下升起时,将是多么伟大的一幕!我们必须跟海洋飞船之父——雅克·鲁热里先生——谈一谈这种设想。但是答案很出人意料:

  “不,我不认为海里会出现这样的城市。将来会出现一些小型团体去海洋中从事某些特殊任务。可以预见,这群人的数目不会超过 300……人们每次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特定任务。海上城市,可以。海底城市,不行。”

  天哪!海底城市?生活和海洋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我们是不是两栖动物的孩子?它总是幻想着回到自己黑暗的宇宙中。

  反问:它为什么要回来?

  两栖动物需要夺回某种元素,它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过它了。你可以反驳说,进化已经使得蜥蜴和古鲸重新回到大海。没错,但像陆行鲸和鱼龙这些原始鲸类根本无法选择自己将来的样子,即使它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假设你告诉陆行鲸,它只是一种过渡阶段,那么在气冲冲地吃掉你之前,它也许会问:我是什么东西的过渡阶段呢?每种生物都处于某条进化链的末端,比如蓝绿藻、三叶虫、邓氏鱼,在它们自己的时代,难道不是这样吗?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都不应被视为过渡阶段的人,他们用棒子就能把你的达尔文主义打得灵魂出窍。也许他们根本不懂你在说什么。尼安德特人和细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为百分之百的进化女神宠儿,它们都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反驳你的话。

  即使是现代人,也只能算是进化过程中的一环而已——有一个不同点:由于他有着高度发达的意识,因此他学会了怎样去欺骗进化女神,或者自己决定去哪里旅行。比如我们可以在水里待上一段时间,而不用因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外貌,因为我们拥有一些陆行鲸所没有的东西:技术。

  它让我们发明了潜水服和氧气筒,我们不需要长出鳃就可以潜水。我们谁也没有长出翅膀,但我们可以通过空中航线进行长途旅行。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水下和机舱里,我们都不会感到太安逸。没错,潜水很有趣,飞行很迷人,甚至待在太空里也是一种挑战,航天员就很乐意接受这种挑战。但是不管怎样,在某个时候,我们还是想脚踏实地,呼吸新鲜的空气。

  陆行鲸、海蜥蜴、蜘蛛、千足虫、蜻蜓和早期哺乳动物,包括后来的猴子,所有这些物种都缺乏质疑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怎么可能呢?它们永远不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生活。我们却不同,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在的位置千变万化,变成鱼或鸟。我们不需要花费无穷的时间来长出羽毛、长出尾鳍、放弃双手或改变新陈代谢的方式。我们适应各种变化的方式就是技术进步。我们的鳍和翅膀就是仿生的义肢,它们不是由细胞组织构成的,而是由碳纤维、钢材和硅制成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