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131)

  四 与“党化教育”的合离

  1927年10月,南京政府的大学院长蔡元培请胡适任大学委员会委员之职,胡适给蔡元培写信推辞,说明彼此意趣相左,无法追随。他说:“所谓‘党化教育’,我自问决不能附和。若我身在大学院而不争这种根本问题,岂非‘枉寻’而求‘直尺’?”除这种带根本性的冲突外,“清党”显然仍在影响胡适的态度。他对吴稚晖等所办劳动大学大加挖苦,因为吴氏曾“明对我说这个劳动大学的宗旨在于‘无政府化’中国的劳工”。问题是,“以政府而提倡无政府,用政府的经费来造无政府党,天下事的矛盾与滑稽,还有更甚于此的吗?何况以‘党内无派,党外无党’的党政府的名义来办此事呢”?接下来胡适说出了他攻击的实质:“一面倡清党,一面却造党外之党,岂非为将来造成第二次清党的祸端吗?无政府党倡的也是共产主义,也是用蒲鲁东的共产主义来解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来岂不贻人口实,说公等身在魏阙,而心存江湖,假借党国的政权为无政府党造势力吗?”[43]将胡适此时的观点与他对斯特朗所说的中国社会政治重心的建立就靠蔡、吴等无政府主义者与蒋、宋的军事、财政能力结合对看,“清党”对胡适观念造成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但胡适在蔡元培的再次敦请下,仍就此职。控制新政权教育大权正是那几个无政府主义者,有上述思想的胡适,当然就不太受他们的欢迎了。蔡或尚能取其一贯的“兼容”态度,但吴氏及与胡适特别不能相得的李石曾,恐怕就不那么能容忍。1928年5月中,北伐军将进北京,中国的局势已基本定局。已回国一年的胡适对自己这一年究竟“做了一些什么事”,感觉“惭愧之至”!已露出欲有所动的心态。那时南京方面正动员他去参加新政权的全国教育会议,胡适也曾推托,但已在南京的不少朋友均来信劝驾。钱端升认为“太坚辞了也好像生气似的”,劝胡至少来南京演讲。本已欲有所动的胡适也知道“一年不到南京,早已招人疑怪”,决定去走一趟。到南京一看,他才发现“会场上大半是熟人”,而大学院中也还有“一班熟人”,可知所谓英美派多半早已为国民党所用。[44]

  胡适也见到吴稚晖,这是他们自蒋介石婚礼后的第一次见面,两人关系显然已较疏远。虽然北伐军已进北京,吴氏对时局却“很悲观”,其所虑者一是张发奎的第四军要回广东去报仇,二是“愁共产党要大得志一番,中国还免不了杀人放火之劫”。胡适“却不这样想”,说明他此时还比较乐观。到5月19日国民政府的晚宴上,胡适讲了话,要求政府“给我们钱、给我们和平、给我们一点点自由”。但各报纸刊发的消息中,则都将“一点点”三字删除,胡适认为已“失了我的原意了”。这说明胡适此来颇有点修好的愿望,但基础是要有“一点点自由”。当天他也曾与蔡元培“细谈”,蔡有意委胡为中山大学副校长,实际负责校事。胡拒绝,主要的考虑是任校长的戴季陶“思想近来颇有反动的倾向,恐怕不能长久合作”。[45]此时国民党如果以校长许,即无所谓正副校长“合作”的问题,则胡适与国民党的关系可能会有大的转机,但蔡大约也不具备要戴让贤的能力。

  5月20日,在游紫霞洞时,胡适也凑趣求签,结果得一“下平”签,为“安贫守正之象”。签诗云:“恶食粗衣且认真,逢桥下马莫辞频,流行坎坷寻常事,何必区区谄鬼神。”一向不“迷信”的胡适显然读出了其中消息,自己说别人的签都无特别处,“独有我的一签的签诗奇怪之至”。看来胡适暂不可能在新政权之下有所为,则又“何必区区谄鬼神”,故他决定“还是早走为是”。本来胡适当晚就拟回家,“竟走不成”,第二天还是走了。[46]

  从南京回到上海,胡适遇到老熟人王伯秋,说起过去也曾反对“党化教育”的陶知行(行知)现在“早已迎头赶上去了”!胡适以为,“这句话说着无数熟人,使我生不少感慨。有许多人确是‘迎头赶上去’,难免招人轻视”。他觉得陶知行“似乎也感觉得一点”,所以在会上并不张扬。有的人则不但迎头赶上去,“还要在额角上大登广告,故更为人轻视”。[47]可知国民党新政权当时还是受到相当一部分知识精英的拥戴,惟胡适则宁愿仍保持一段距离。

  但国民党似乎尚未从“马上打天下”的心态中疏离出来,仍保持着“不革命就是反革命”的不容忍精神。果然不出顾颉刚所料,1928年6月15日在南京的大学委员会上,胡适反对将北大改名为中华大学,更反对任命李石曾为校长,即被吴稚晖直指为“反革命”。胡适日记上记述的情景是:吴“直跳起来,离开座次,大声说:‘你末就是反革命!’”三十多年后,胡适又复述当时的情景说,“吴稚晖坐在我的旁边,站起来,把椅向后一移”,并学吴氏用无锡话说:“你吗,就是反革命!”可见印象之深刻。[48]

  这里的前科,就是1925—1926年间北京学界从女师大事件到三一八惨案的那场持续斗争,即吴稚晖所说的蜀洛党争。胡适虽自称无党派,也因南下而未参与后半段的斗争,却一向被人视为东吉祥派(他的倾向性确实也颇明显),这正是吴氏口出恶言的出发点。关键在于,吴稚晖说出了胡适等“英美派”在国民党新政权里的实际地位:“东吉祥胡同这班人简直有什么面孔到国民政府底下来做事!不过我们不计较他们罢了。”东吉祥派本有反国民党的前科,如今投靠国民党而能为其所容,当然应自己知足知趣。这话无疑是指向胡适本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