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302)

  从现有资料看,在孙毓筠任内,陈独秀主要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上述的安徽赈灾工作;第二件大事是大力推行旧官僚机构的改革。

  据当时在都督府任科长的张啸吟说:“陈仲甫当时提出改革的意见,大体可归纳三个方面:一,人民的生活要提高;二,旧官僚不能都敬克任用;三,对那些对革命事业有阻碍、违背革命利益的事,应大刀阔斧地将它除掉。”

  在这里,人们看到了陈独秀革命者的本色:一旦有了权力,不是做官当老爷,鱼肉百姓,为个人谋取私利,而是利用权力来打碎旧世界,推动社会的前进,为人民谋福利。这也表现了他是一个实践家的品性,以及几年的寂寞、思考和彷徨,急于抓住时机,一展抱负,干一番事业,有所作为的心情。因为,“孙少侯是少爷出身,又因吸食鸦片,不理政事,都督府里问事最多的是秘书长陈仲甫”。

  但是,改革之难,远远超过推翻一个旧政权。陈独秀的这次改革计划注定是要失败的。张啸吟所说:“陈想在行政上作一番改革,唯性情过于急躁,想一下子就把政治改好,常常为了改革而与人发生口角。每逢开会,会场上只听他一人发言,还总是坚持己见,孙少侯也无可奈何,还不得不从。孙少侯认为,所谓革命,就是把满清推翻,现在满清政府推翻了,就万事大吉。在都督府任用人的问题上,孙少侯重用的是旧日的官僚人员,对那些留学生反不甚信用。陈仲甫的看法则不同,他的目光看得远些,认为把满清政府推翻,事属破坏,今后需要建设的事则更多,且更为重要。”[97]

  把这次改革失败归结为“陈独秀性情急躁”,显然不得要领。实际上是当时根本没有改革的条件。

  首先,从革命党方面看,像孙少侯(毓筠)这样的人很多,占了主导方面,连孙中山、章太炎也不例外,认为推翻清政府就是革命成功,谁来掌权无所谓,所以,在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或保守势力反扑面前解除了思想武装。陈独秀一个人主张改革,连革命党都不支持,如何进行?而革命党人所以如此软弱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再加上这次革命没有发动广大工农群众参加,更显得弱小。

  其次,从全局来看,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势力很快篡夺中央政权,各省旧势力纷纷复辟,仅安徽一省进行改革,也是独木难支。

  所以,在复辟守旧势力的阻碍下,不要说陈独秀的改革不可能进行,就是连革命的成果也难以保持。陈独秀眼看时局危急,不甘心失败,秘密到浦口会见他的岳王会时期的另一个老战友——柏文蔚。柏是南京临时政府第一军军长,是陈独秀朋友中唯一掌握强大军权的人。陈独秀请其回皖主政,说明陈的革命思想成熟了一步——对武装力量的重视。柏文蔚回忆说,当时他统率第一军驻浦口,(江)苏人张謇、马良,以苏人治苏相号召,要吾离开。“是时,陈独秀亦由安庆来浦口密商,以袁世凯用威迫利诱的手段,革命党内部已被分化。南方留守府既取消,各军涣散,军事重心,已不在南京,浦口无久居必要。且少侯在安徽处境确甚困难,要我即回安徽,还可以保存一部分力量。于是返皖计划乃定。”[98]

  由此说明,柏文蔚回皖任都督,陈独秀起了相当的作用,而且二人对安徽及全国时局的认识一致,认为孙中山让出政权给袁世凯后,革命陷入了危机,他们想保持安徽的地盘。这种对形势深谋远虑的思想和行动,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同盟会领导层内部也很少人有此认识。因此,柏文蔚回安徽后,陈独秀任秘书长,又成了都督府的核心人物。从拥柏回皖至选陈为秘书长,柏与陈可谓是力任时艰。对此,柏文蔚又回忆说:

  安徽本是一个穷省,大乱以后财政更感困难。本党同志意见未能统一,纷扰于内;乱党政客,构陷于外。盘根错节,毕现于前,时时有捉襟见肘之苦。本党一部分同志主张积极扩充军备,以防袁氏,如陈独秀、管昆南……一部分人主张纳入袁氏,以巩固地位,代表如孙少侯(后来孙果真去北京投靠了袁世凯——引者)……此时余之秘书长为陈独秀,机要秘书王树笙,参谋长为徐子俊,高级参谋徐介卿。所有机要皆由四人与余密商解决。当时的方针:决定以中山先生的意志为转移,由独秀负责,与上海陈英士随时接洽掌握,决不能违背我们革命的宗旨,无论何种建议主张,皆不为所动。[99]

  就这样,柏文蔚在陈独秀等四位参谋的辅佐下,在安徽苦撑了一年多,进行了多方面的整顿和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这里当然饱含着陈独秀的志向和辛劳,概括起来,以下几方面较为突出。(1)整顿扩充军备。(2)充实整顿都督府及所辖各行政机构,尽量安排革命党人。(3)整顿财政金融,实行开源节流,缓解财政困难。当时安徽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为此规定全省行政开支必须量入为出,军政费用只占全省收入的1/3。教育、实业、交通、司法等占2/3。还由安徽中华银行发行100万元公债,五厘行息,一年支付息金。(4)发展教育事业。革命战争中,许多学校被毁、被占或停办。新政府发表通令,各军、团、社不得任意破坏,而给予保护,迅速恢复发展。又将教育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计划,开办各级各类学校。因此,1912~1913年安徽教育发展较快,全省60个县增加中小学校达270余处。(5)严厉禁烟。1912年5月15日,柏文蔚向中央和全国发出《条陈禁烟通电》:“皖省土税、膏捐一律停止,统限一年内禁绝,不使稍留余毒,病我同胞。”“如有甘为戮民,不得不执峻法以随其后。”9月30日,又宣布取消烟照,鸦片店一律关闭;又严令禁种,私自种鸦片百株以上者,即行枪决。9月中旬,安庆水上巡警从英轮上查获走私鸦片。柏文蔚下令焚烧。英商调军舰威胁,索取赔偿,被严词拒绝,被列为柏督一大政绩。(6)破除迷信,将各处庙产逐渐收归公有,限制迷信活动。(7)禁止妇女裹足,扶持天足会组织,幼女一律不准缠足。(8)开办实业,发展交通,继续建筑芜屯、芜广、安正公路,蚌埠开埠,省政浚坞,修固堤圩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