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388)

  这里所说的“伊尔库茨克局”就是从中国回去后任书记的维经斯基领导的远东局。说明在1920年帮助中共建立后,“在北京的俄国人”和共产国际远东局对中共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取消极态度。所以,马林说:“从伊尔库茨克局我得到了第一份关于中国共产主义者的情报。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中共与工人阶级的联系很少。中共只有几个分散的小组,到那时为止,真正的组织工作没有做多少。”“维经斯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在陈独秀同志领导下组成一个中国共产党小组……这个小组划分为7~8个中心,在全国的人数也不过50~60人。通过劳动学校(工人俱乐部)开展工作,维经斯基同志离去了,那里没有经费,学校不得不再度中途停办。”[6]

  所以,传统观点说共产国际派马林来中国帮助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这里顺便说一下传统党史中关于“共产主义小组”的提法。1920年6月上海成立的党组织,开始称“社会党”,11月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和出版《共产党》机关报以后,就正式定为“共产党”。现在,从公布的共产国际关于帮助中国建党的原始档案和中国参加者(包括陈独秀)的回忆文章看,都把一大前成立的组织称为“共产党”,各地组织称为“共产党小组”或“共产党支部”。虽然不太统一,但都有“共产党”之称。只有马林1922年7月给共产国际的报告在提到香港海员罢工时,说了“广州的共产主义小组”。但是,1936年7月,一大代表陈潭秋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在《共产国际》月刊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把一大前成立的党的地方组织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从此,中国学术界就把这种说法统一沿用下来,以表明一大前没有成立党组织,把一大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唯一标志。1999年,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为建50周年献礼推出《中国共产党上海史》,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不再沿用“共产主义小组”的提法,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肯定。

  从马林提出这个“共产主义小组”或“在陈独秀领导下组成一个中国共产党小组”时的思想情绪来看,他明显是要贬低一大前的党组织。他不懂得任何新生事物在产生时,都是不完善的。当时,从表面上看,1920年维经斯基回国后,上海共产党的活动处于停顿状态,实际上正如上述,维经斯基走后,上海及各地党组织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组织状况来说,处在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讨论、教育、宣传和各地组织的筹建、完善、整顿阶段,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革命运动。马林因此而贬低一大前的共产党,不愿意视其为政党,只视为“小组”,显然是一种偏见。

  其实,关于中国革命,从上述1922年7月11日马林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分析,共产国际给他的任务是研究调查,而不是成立中国共产党。他说:“我奉命赴上海,研究远东各国的运动,与之建立联系并就共产国际是否需要和可能在远东建立一个办事处,做一些调查。”这个任务与1920年维经斯基的任务完全相同,而且维经斯基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但是,到1921年,情况好像又重新来过,1920年在上海建立的以维连斯基为首的“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维经斯基为首的共产国际“上海革命局”等都没有了,只剩下“陈独秀同志领导下的共产党小组”。这说明当时俄共和共产国际对华工作的混乱。

  有人分析说,认识到来中国是帮助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是尼柯尔斯基。此人早于马林到上海,过去都说他是受赤色职工国际派遣来华的代表,但荷兰保存的马林档案和苏联有关的档案表明,他是远东书记处的代表,“是受维经斯基的派遣来华工作的,其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组织”。建立“统一组织”,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不是否定1920年的建党工作,这个说法似乎更接近于历史事实。而且尼是主角,马林处于“帮助”地位。所以,马林“并没有十分看重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件事”,“实际上,远东书记处给他(指尼柯尔斯基——引者)的指令是必须参加中国共产党所有会议,而马林只是局限于帮助他执行远东书记处的任务”。[7]

  这也符合马林在第二年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的说法:“实际上我只是名义上参加了书记处。我从未收到过伊尔库茨克的任何文件。”他甚至明确说:“我和尼柯尔斯基同志在上海期间,我只局限于帮助他执行书记处交给他的任务,我从不独自工作,以避免发生组织上的混乱。”[8]这再次证明马林并不负有到中国来成立共产党的使命。可是中国大陆学者总是特别强调马林是来帮助建立中共的,极少提到尼柯尔斯基。

  因此,当时的俄共中央、共产国际、马林、陈独秀、李大钊等,都不重视一大建党这件事,陈、李甚至不参加,就很自然了。

  从陈独秀自身思想来考察,还有更深的原因。这位一贯把提高国民性、思想启蒙、唤起民众放在首位,然后才能有统一的有效革命行动的思想家、革命家,这时还是把思想建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各地的共产党组织成员——放在第一位,特别在当时无政府主义思想占相当优势的情况下,他不急于成立全国性的统一组织,更不急于发动革命运动。因此,他对于一大前后上海方面遵照共产国际代表的要求,先是再三催促他参加一大,随后又催他赶快到上海主持党中央工作,很不满意。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