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612)

  杨鹏升与晚年陈独秀的关系密切,如果没有“文革”劫后幸存的陈独秀给他的40封信,人们不可能知道在陈独秀众多朋友中还有一位如此肝胆相照、侠义感人的好朋友。

  杨鹏升,四川渠县三汇镇人,比陈独秀小21岁,两人是忘年交。早在五四运动前夕,经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推荐,杨鹏升就师从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陈非常赏识这个四川娃,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五四运动后,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而杨鹏升留日归国后在国民党军界任职。但与国民党中一些军政官员一样,党派之见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情谊。说来真巧,1937年,陈独秀辗转流落武汉。稍后,杨鹏升也因得罪蒋介石被调往武汉任国民党武汉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兼办公厅主任。杨费尽周折找到陈独秀,为其安排了固定住所,就是那所桂系将领留下的庭园。其间,两人过从甚密。1938年,武汉沦陷后,两人又一前一后来到四川,杨因对国民党不满,寓居成都修建“劲草园”,沉溺于书画,而陈独秀也迁至江津。据史料记载,两人虽同在蜀地,却从未见面,只是以书信往来。1939~1942年,陈独秀生命的最后三年,写给他的信竟达40封之多。书信最长的有3页,最短的只有几十个字,字里行间,表现出陈、杨二人独特而深厚的交情。从信中看到,杨鹏升得知陈独秀自到江津后生活艰难,先后6次给他寄钱共4500元,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最后一封信是陈去世前两个月的1942年4月写的,对杨多年的资助,陈表示“却之不恭而受之有愧”。陈辞世后,杨鹏升悲痛不已,在其所寄信封的背后写下“此为陈独秀先生最后之函,先生五月二十七日逝世于江津,四月五日书我也。哲人其萎,怆悼何极!”[20]

  到江津后不久,陈独秀还得到一个重要的朋友罗宗文。1940年9月,罗才调任江津县长,到任之初,照例拜访当地知名人士时,因而拜访了陈独秀。略事寒暄后,面对国民党地方官员,陈十分关切民生问题,首先问:“现在米价飞涨,怎么办?”可能陈知道罗在邻县永川花费大力气,把米价控制住,从6月到9月,一直保持稳定,军民相安。罗说:“省府最近的命令是要各县将当地粮价压到7月半的水平,不许自由上涨。”陈说:“压也不是办法。”

  大约半个月后,陈独秀步行两华里到县府回访罗。罗回忆说:陈老坐下后说:“孙哲生又在放大炮了,你看见没有?”我说:“看见了”。孙哲生即孙科,是中山先生之子,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在中央纪念周做过《抗日时期的经济政策》的报告,其中说到重庆的米价,已涨到150元一担。如果粮食由国家来经营,操纵囤积等弊端就会一扫而空。报告在报上发表了。陈接着说(大意):“这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的农民很分散,生产规模很小,是小农经济,每年秋收以后,自己就把粮食保存起来,连罐罐坛坛,都是他们的收藏工具,遇到需要钱的时候,就拿一部分出来,自己设法加工成米,或者舂,或者碾,或运到邻近的水碾去碾。全家动员,肩挑背负,运到邻近的米市去卖,然后买回所需要的油盐、农具和其它日用必需品。这就是说,他们的家,既是仓库,又是粮食加工坊;农民既是仓库保管员,又是加工工人,又是搬运工人,又是销售商人,是十分方便的。如全部由国家来包干,既要修仓库,又要修加工厂,又要组织运输,又要设店销售,要花多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哪里是容易办得到的啊!不比在苏联有集体农庄,美国有大农场,是机械化耕种,生产规模大,办起来方便。”罗当时听到他的一番言论,颇觉有道理。可见陈独秀对农民和农业社会了解之深。[21]

  此外,近年从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收藏的朱家骅档案中,还发现了这位当时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代理中央研究院院长保存的,因知陈独秀生活艰困,国民党甚至蒋介石以朱家骅名义与陈独秀的六封通信,其中于1940年7月17日、1941年3月6日、1942年1月27日,先后三次向陈独秀资助1000元、5000元、8000元。这六封信中,三封是朱致陈独秀,告有此三项资助,并派张国焘送去;两封是朱与蒋介石秘书陈布雷的通信,陈布雷告诉朱:“日前所谈仲甫近况艰困,经呈奉谕示一次补助八千元,以吾兄名义转致。”朱则报告已派张国焘转赠。最后一封陈独秀给朱的回信称:

  骝先(即朱家骅——引者)先生台鉴:国焘兄来津,奉读手教,并承赐国币八千元,远道转来,不敢辞却,无劳而领厚赐,受之实深惭愧也。弟寓人口既少,生活又简单,去年赐款尚未用罄,今又增益之,盛意诚属过分,以后如再下赐,弟决不敢受,特此预陈,敬希原谅,并谢高谊,余不尽焉。弟独秀启。一月二十九日 卅一年[22]

  在此之前,有学者根据郑学稼所说,认为陈独秀晚年曾明确拒绝国民党官方甚至蒋介石的资助。郑说:朱家骅赠陈独秀5000元支票一张,他拒之;朱又托张国焘转赠,又遭拒之;张再托郑学稼寄赠,还是不收。[23]所以,以上六封信的披露,引起大家的讨论。

  首先,在这笔5000元的问题上,到底是朱家骅和陈独秀的信上说得对,还是郑学稼说得对。或者还有另一笔5000元的资助,陈拒绝了?因为陈独秀回朱的信中,没有明确说收到的款额数量。另外还有一个直接经办人也有郑学稼类似的回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