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怀瑾大师的24堂国学课_张笑恒【完结】(56)

  清朝乾隆年间的贪官和珅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贪官之最,他穷尽一生之力,搜聚了巨额的家产,然而最终还是被嘉庆皇帝一纸圣旨查抄了所有家产,他本人也被赐死。

  与他同一时期的名臣纪晓岚,一样位居高官,但是他却没有为了财富而蝇营狗苟。纪晓岚文采风流,除了政事以外,他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文学上,为后世留下了《四库全书》和《阅微草堂笔记》。

  庄子在《徐无鬼》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贪鄙者对于财富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只要有可能就不会放过敛财的机会。这样的人一生在财富中钻营,忘记了生命的本质,结果财富积累越多,幸福却离他们越来越远。

  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在短暂的人生中又有很多事情比财富更有意义。人生是否充实,是否有意义与财富无关。或许我们应该学习杜甫“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豁达,将财富看淡一些,去寻求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

  欲望只可浅尝,不可沉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人要戒哪方面的欲望做了阐述。

  南怀瑾先生对“君子三戒”进行了解读。少年戒之在色,就是性的问题,男女之间如果有过分的贪欲,三四十岁身体就可能毁坏了。有许多中、老年人,就因为少年时没有“戒之在色”,而种下病因。壮年戒之在斗,这个问题也很大,不只是指打架而已,一切闹意气的竞争都是斗。如在事业的竞争中,处处想打击人家,使自己站起来,这种心理是中年人普遍存在的毛病。老年人戒之在得,这个问题蛮严重,不到这个年龄不知道。譬如说相当慷慨的人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吝啬。曾经看到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一毛钱都舍不得花,事业更舍不得放手。早年慷慨好义,到晚年一变,对钱看得像天一样大。

  每一个人都有欲望,欲望充斥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只是因为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而表现出各式的差异而已。有的人求安乐,有的人求长寿,有的人求名,有的人求利,总之大家都在追求着不同的东西。欲望深藏在人的心里,正是欲望促使我们不断向前。然而欲望就像一颗种子一样,一旦浇灌,就会迅速膨胀,直至塞满你的心灵。一旦放任欲望持续膨胀,人生就不会有满足,欲望的沟壑会越来越深,直至将我们折磨得体无完肤,毁掉我们的人生。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箕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后来,果如箕子所料,纣王荒淫无度,终“赴火而死”。

  为什么事态会如箕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这只因为殷纣王放纵了自己的欲望。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吗?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永无止境。而君王的贪欲,则更为可怕,因为他拥有无限的权力,没有人可以阻止他。当然,贪欲并不是君王的专利,任何一个人都有贪欲,一旦不能很好地控制,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捉弄。

  欲壑深不见底,贪婪的人一心想填满它,却越发地无法填满,最终使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只能永远不得安宁地在两极情绪间起落挣扎,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当中。

  《道德经》曰:“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必须学会“知足”,当欲望膨胀的时候,我们应该克制自己,收敛欲望,将欲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人心不足蛇吞象”会使人堕入罪恶的深渊。心里没有过多的欲望,才能做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诱惑,都能保持一份淡然平和的心境,在知足中得以长乐。

  范蠡离开越王勾践之后,来到了齐国,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范蠡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经过他的苦心经营,没过多久,就积累了数十万的家产,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齐王听说了之后,决定任用他为齐国的相国。范蠡面对这一殊荣,表现得相当忧心。他说:“治家能积累千金,居官能升至将相,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至此若不思退,不用理智制止放纵之念,凶险马上会降临。”于是他决定散尽家财,远走他乡。

  这一次范蠡去了陶邑,改姓朱,隐居了起来。没过多久,他又凭借自己的智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赢得了“陶朱公”的称号。

  第35章 名利是一朵诱人的罂粟花(2)

  朱子说:“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人必须要懂得适可而止,很多时候,拥有的越多,到头来失去的也就越多。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一生所能承载的东西是有限的,任由欲望无限制膨胀,最终会超越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收敛自己的欲望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勘破名利的陷阱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逃避。”

  南怀瑾先生认为富贵、功名、前途等,如果不是正规得来的则不能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个有仁德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

  名利闪耀着熠熠的光芒,梦幻般迷人,人们往往会穷尽一生的力量去追逐。然而人们却不知道,在这华丽的背后,是一个陷阱。人们若是痴缠于名利,就会落入这美丽的陷阱而懵然不知。名利在给予人们想要的虚荣之后,会紧紧地束缚住人们的心,使其始终沉重而不得解脱。只有勘破名利的陷阱,才能使自己的心灵获得解放,得到安乐的人生。

  一个秀才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秀才听了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呢?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