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羲之评传_郭廉夫【完结】(38)

  第二段介绍聚会地点--兰亭周围的宜人自然风光。这儿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森林、修长的翠竹。清沏的小溪奔流向前,它像透明的带子一样,环绕左右。将酒杯放人曲曲弯弯的水道①,人们在曲水旁"列坐其次",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赋诗。当时虽然没有乐器演奏助兴,也足以使人有畅叙幽远的情怀,其乐无穷。

  这一天"天朗气清",春风徐徐,令人心情舒畅。这时由天气联系到广袤的宇宙,俯察世间万物,就显得非常渺小了。放眼世界,畅怀遇想,耳目舒畅,实在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和大家在一块儿,俯仰之间就度过一生。有的人与朋友在室内,面对面的交谈,倾吐胸中的抱负,也有人寄情大自然的山水,旷达不拘,超越自我。人的态度千差万别,性格也不一样,当人们获得喜欢的东西,感到愉快满足时,还不知道老死之期即将到来。对向往或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时,感慨也随之而来,过去喜欢的东西很快变为陈迹,而不能不引起感触。生命长短由造化而定。这里引了一句孔子的话"死生亦大矣",死生也是件大事。"岂不痛哉",言外之意是说人生要有所作为。

  最后一段,发表自己的观点: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人生的感叹,原因几乎与自己完全契合,没有一次不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庄于把死与生看成一样,是虚无荒诞的。将八百岁寿终的彭祖和夭折的孩子等量齐观也是谬妄之论。后代人看待我们今天,犹如我们看待古人,如果下匡正古人的荒谬重蹈覆辙,岂不可悲!所以将参加兰亭聚会的入的诗作、记录、汇集起来有着积极的意义。虽然以后时代不同,事情也有变化,但借此可以让后世的读者对这些诗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这篇序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观点、志向和对人生的基本态度。《晋书·王羲之传》认为"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本文从兰亭聚会的时间、地点写到周围的秀丽风光,很自然地联系到气象天体。与宇宙相比,生命短暂,在举出对人生的几种态度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在有生之年作出自己的贡献,"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接下去作者批判了庄子的生死观,指出照搬他的观点是可悲的。文章的最后又回到序言上,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人们自己可以领悟到写作、著文必须为后代负责。

  本文脉络清晰,顺理成章,逻辑性强,没有虚浮雕琢的痕迹。这篇散文叙事、写景和说明,一切都围绕着兰亭聚会进行。由兰亭聚会的目的引发出议论,发表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有玄理的意味,但又不是虚妄空谈,所表述① "流觞曲水"所用的"杯",根据沙孟海先生考证,实际上是椭圆形双耳的饮器--觞。详见《书法研究》1992 年第。期《曲水流觞杂考》一文。

  的是切近的宇宙观念和东晋人所产生的时空观念意识。《兰亭集序》这种由某一事物引发议论构成了后来的游记范例,开拓了游记文体的先河,提供了序言文体的楷模。

  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论《兰亭集序》时说: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效实,一生死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苍凉悲慨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作者在放情山水的同时,"感慨系之",倾吐自己的肺腑之言。余嘉锡曾说:"右军亦深于情者。读《兰亭集序》足以知其怀抱。"《兰亭序》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使文章既有空灵的氛围又实在可信,它创造了序言散文化的形式。其描写和叙述性语言都十分质朴,平和。它情理并茂,在申理时伴有感伤情绪和伤逝之感,摆脱了纯粹的玄言体。这种前为写景、后为言理的形式对后来的理趣散文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吏部郎谢万书》,以前总是仅仅将它作为研究东晋衰败的重要文献。其实它也是一篇篇制简约、语言质朴,很有特色的文学作品。有人认为它是由晋初潘岳《闲居赋》的繁,到晋未陶渊明《归去来赋》的恬淡自然,带有关键性转折的一环,在田园诗文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

  二、关于《兰亭诗》

  "流觞曲水"的具体方式是筋随曲水流到谁的跟前,谁就取饮并赋诗一首,不赋者罚酒三斗。其中有26 人即席赋诗。

  当时王羲之赋诗两首。他的《兰亭诗》第一首是: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零,异世同流。

  乃携齐契,散怀一丘。

  这首诗首先描写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流露出兴奋的心情,他将参加兰亭修楔的人与孔子相提并论,归为志趣相同的一类人物。"咏彼舞雩,异世同流",抒发了诗人及与会者怕情山水的感慨与情怀。在聚会人中,作为年长官高的盟主王羲之为了提高人们的兴致,首先赋诗,所以情调比较高昂。《兰亭诗》两首都是即席而作,随后便开始构思自己的诗作,所以第二首作者在写作上时间也就比较充裕了。他主要写自己,直抒胸怀,侧重于天道与现实的思考,调子比较低沉。第二首诗比较长,可分为五章。①一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二

  三去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① 《古文观止》。

  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三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四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五

  合散固所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于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悠悠宇宙永不休止地循回轮转,自然界的陶冶育化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什么力量能使宇宙万物永恒运动呢?作者不能回答这个玄妙难侧的问题,表现一种困惑和无可奈何的思想情绪。作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有顺乎自然,对于富贵荣辱全然不加考虑,泰然处置,无欲无求。有些人领悟不了上面的道理,结果是陷入利害得失纠缠之中而不能解脱。要随遇而安,与世无争。这次的良辰会聚,应该纵情欢乐,逍遥自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