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182)

  与此同时,俄国的侵华步伐也未停止。瑷珲条约墨迹未干,穆拉维约夫又侵入了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在1859年4月交换天津条约之际,俄方提出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中俄边界,清廷加以拒绝,称黑龙江以北之地也仅借俄人暂住。大沽之役后不久,俄国使节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又为边界一事来到北京。他在北京居留颇长,但终未如愿。1860年5月,伊格那提耶夫前往上海,欲借英法之力达到目地。他为英法出谋划策,提供了京津地区的大量情报。英法大军進逼北京之际,伊格那提耶夫也重返故地。他借调停之名,诱使奕訢接受俄方的要求。奕訢对他并不信任,但怕俄人趁乱惹是生非,以息事宁人为本。结果,中俄于11 月14日也签订了续增条约,即中俄北京条约。根据之,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这确认了瑷珲条约中中俄以黑龙江为界的条款,但将其中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也划归了俄国。该约还对中俄西部边界的走向作了大致规定,即沿山岭、大河的走向以及中国常驻卡伦而行,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经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至浩罕。这不仅使一些中国领土被划入俄境,还为俄国日后侵吞更多的中国西北领土埋下了伏笔。该约还规定,俄国还可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中俄东部边界地区则实行免税贸易,等等。

  咸丰之死和鸦片战争的后果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咸丰逃往热河承德。在承德,咸丰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咸丰病故。在位只有11年。在这十一年中,民怨沸腾,并不任战,以至“大局糜烂,不可收拾” 。可以说,咸丰是一个志高才疏的皇帝,他的软弱,他的无能加速了大清王朝的衰亡。而自咸丰起,清室子嗣的不旺似乎也预示了上天对清朝命运的安排。

  咸丰死后,谥号文宗,葬在定陵。《清史稿》认为:文宗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外强要盟,内孽竞作,奄忽一纪,遂无一日之安。而能任贤擢材,洞观肆应。赋民首杜烦苛,治军慎持驭索。辅弼充位,悉出庙算。乡使假年御宇,安有后来之伏患哉?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廷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权益,闭关自守局面完全终结。

  上天之警示:频繁天灾人祸的肇始

  圣人有言:“人无德,天灾人祸。” 上天通过一系列天象警告着人们。从1840年开始,清朝就進入了多灾的时期,到其王朝灭亡,几乎每年都是灾年。40年代,黄河连续决口,紧接着发生秦豫大旱,随后是连续三年的东南各省大水灾。50年代,旱蝗严重,瘟疫流行,黄河改道。比如史书记载的咸丰时期发生的灾害有:“元年三月甲子,大雨雹,伤人畜,坏屋宇;怀来大雨雹。五月丙午,东光大雨雹,屋瓦皆毁,伤人畜。三年三月,崇仁雨雹,大者如小者如拳,屋瓦尽毁。四年四月,黄安雨雹,重十馀斤,损麦。九年七月,黄冈雨雹,大如卵。十年七月,罗田大雨雹,伤禾无数;麻城雨雹,大如鸡卵,击毙牛马;黄安大雨雹,树俱折。十一年十一月,麻城、罗田、宜都雨雹,大如鸡卵,伤禾稼,损屋舍。”

  而这一时期,正是清朝国内经济衰退,起义频繁,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期。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不修德行,上天在预警的同时,也在惩治着人类。

  傀儡皇帝同治帝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时期

  关于同治的预言和“辛酉政变”

  唐朝高僧黄檗在《禅师诗》第八首中预言了同治的在位时间和发生的事情。诗中预言道:“同心佐治运中兴,南北烽烟一扫平。一纪刚周阳一复,寒冰空自惕兢兢。” 第一句“同心佐治运中兴” 暗含同治的年号,预言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第二句预言南北的太平军和捻军备镇压。第三句“一纪刚周阳一复” 指同治在位的时间是十三年,一纪为十二年。“寒冰空自惕兢兢” ,指仍面临着外来的威胁。

  历史的的真实又是怎样的呢?

  1861年,咸丰在承德病逝后,由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载淳即位,年号是同治。同治生于咸丰六年(1856),因为同治即位时只有6岁,所以咸丰任命八大臣为顾命大臣,辅助同治。同时又赐予两宫太后慈禧和慈安两颗印章,以牵制八大臣。

  慈禧(1835~1908),清咸丰帝之妃。原名那拉氏,祖居叶赫(今四平附近),故称叶赫那拉。清史上说她是满洲镶蓝旗人。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十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兰贵人。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次年,封懿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1860年,英法联军進逼北京时,她随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咸丰帝病死,六岁的载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

  同治即位时,朝中势力分为三股:顾命大臣势力,帝胤势力(皇室宗亲) 和帝后势力,而以太后慈禧为首的帝后势力占有相对优势。慈禧在同治即位当年,就联合帝胤势力,发动了宫廷政变,将顾命大臣杀的杀,革职的革职,彻底摧毁了顾命大臣势力。史称“辛酉政变” 。同时任命帝胤势力中的恭亲王奕訢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侍郎宝鋆、文祥并为军机大臣,鸿胪寺少卿曹毓瑛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辛酉政变”后,清朝统治体系发生了一些改变,即由议政王奕訢总揽朝政,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最后裁定。不过发展到后来,逐渐演变为慈禧独揽朝政的局面,而18岁开始亲政的同治也不过是个傀儡皇帝。

  此后,慈禧垂帘听政长达50年,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并影响了晚清乃至中国这50年的历史進程。

  同治时期,清朝社会动荡加剧,国内不仅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同时还面临着如何应对与他国的冲突。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闭关自守局面完全终结。清政府不得不承认“天朝” 与外邦是平等的国与国的关系,同时也认识到了西方军事技术上的先進。另一方面,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清政府重用了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士大夫,他们势力的崛起削弱了满洲人的统治。

  同治新政--“洋务运动” 的兴起和影响

  此时,对于如何与所谓的夷人(西方人)打交道,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已发生明显变化。在不少贵族官僚看来,与西洋各国進行长期和频繁的往来不可避免,闭关锁国实难采行。他们普遍认为,除了俄国,英、法、美对中国皆以通商牟利为重,而无吞土之心,也无意颠覆清朝的统治,做事也不无规矩。朝廷无力也不应抗拒与它们交往,与之保持正常关系是可能的。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未抛弃中国乃制度文化胜于他人的天朝大国的观念,但对外国的船坚炮利留有深刻印象,主张引進西方军事装备,建立军事工业和進行军事改革,以图自强。这些人即所谓的“洋务派”,其中既包括奕訢、文祥这样的朝廷大员,也有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这样的封疆大吏。在清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那拉氏慈禧那里,洋务派的观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接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