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23)

  管仲还规定,国中有“慈孝于父母,聪慧(惠)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国语?齐语》),由乡长推荐,试用为官。试用称职的,正式委任为吏。任官称职的,要经过君主当面审核,才能令他协助上卿治理政事。这种选拔人才的三选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过去的世卿世禄制,为下层士民進入仕途开创了条件。

  春秋初年,各国的对外政治,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关系:一是华夏对夷狄,二是诸侯对周天子,三是诸侯对诸侯。齐桓公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后,便积极开展对外活动。他在外交上,接受了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策略,即在尊重周王室权利的前提下,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那些蛮夷之邦。齐国先联合燕国打败了北戎;又联合其它国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扰,“存邢救卫”;公元前656年,齐国与鲁、宋、郑、陈、卫、许、曹诸国联军侵蔡伐楚,观兵召陵,责问楚为何不向周王纳贡。楚的国力也很强盛,连年攻郑。但见齐桓公来势凶猛,为保存实力,许和而罢。以后,齐桓公又多次大会诸侯,周王也派人参加会盟,加以犒劳。

  齐桓公除了知人善用,而且还十分守信,这也为他在诸侯中赢得了声望。比如,桓公五年(前681)时,去征伐鲁国,鲁军眼看失败。鲁庄公请求献出部分领土来媾和,桓公答应了并与鲁人在柯地盟会。将要盟誓之际,鲁国的曹沫(huì,惠)在祭坛上用匕首劫持齐桓公,要求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被迫答允。后来桓公被放后,想不归还鲁国被占领土并杀死曹沫。管仲说:“如果被劫持时答应了人家的要求,然后又背弃诺言杀死人家,是满足于一件小小的快意之事,而在诸侯中却失去了信义,也就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不能这样做。”桓公于是就把曹沫三次战败所丢的全部领土归还给鲁国。诸侯闻知,都认为齐国守信而愿意归附。七年(前679),诸侯与齐恒公在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齐桓公虽成为天下霸主,但依旧能够遵守礼制。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侵伐燕国,燕向齐国告急。齐桓公派兵救燕,接着讨伐山戎,到达孤竹后才班师。燕庄王为了表示感谢,亲自送桓公進入齐国境内。桓公说:“除了天子,诸侯之间相送不能出自己的国境,我不能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至的齐国领土用沟分开送给燕国,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向周王室進贡,就象周成王、康王时代一样。诸侯闻知后,都更加尊重和服从齐国。

  三十五年(前651)夏,桓公与诸侯在葵丘盟会。周襄王派宰孔赏赐给桓公祭祀文王武王的福肉、丹彩装饰的弓箭、天子乘用的车乘,而且特许桓公不要下拜谢恩。桓公本想答应,管仲却说:“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均见《国语?齐语》)。君之为君,臣之为臣,就是据礼而有的,如果齐桓公不遵守礼的规定,使天子不尊,诸侯也就可以效尤,也不遵守礼,那么桓公的地位也就难保了。桓公听到管仲之言而惧,结果还是下拜接受祭肉。桓公尊王,诸侯也得尊王,因此桓公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国语?齐语》说:“诸侯称顺”。通过这次盟会,齐桓公遂成为中原霸主。

  秋天,再次与诸侯在葵丘盟会时,齐桓公脸上骄傲之色明显。诸侯见桓公如此也使有些人开始离心。此时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齐、楚、晋四国强盛。晋国刚刚参加盟会,晋献公便死去,国内大乱。秦穆公处地偏远,不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成王刚刚将荆蛮之地占为己有,认为自己是夷狄之邦。只有齐国能够召集中原诸侯盟会。因此桓公宣称:“寡人南征至召陵,望到了熊耳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国;西征大夏,远涉流沙;包缠马蹄,挂牢战车登上太行险道,直达卑耳山而还。诸侯无人违抗寡人。寡人召集兵车盟会三次,乘车盟会六次,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于一统。过去三代开国天子,与此有何不同!我想要封祭泰山,禅祭梁父。”而封祭泰山,禅祭梁父是只有周天子才可以做的,齐桓公以诸侯霸主的身份欲行之是一种僭越行为。管仲极力劝阻,但桓公不听;管仲于是介绍封禅之礼要等远方各种奇珍异物具备才能举行,桓公这才作罢。

  四十一年(前645),管仲去世后,桓公不听其言,任用品德不佳的易牙、开方等人。这些人专权后,开始祸乱齐国。后来,桓公生病时,他的五个公子各自结党要求立为太子。桓公死后,为了争夺王位,齐国发生了内乱。桓公的尸体被丢在床上六十七天,尸体爬满了蛆虫。

  桓公去世后,齐国渐趋衰落。尤其经过崔杼、庆封之乱后,大伤元气,终于被贵族田氏所替代。

  * 图霸未成的诚信之君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因为内乱,太子晤逃往宋国。宋襄公于鲁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联合曹、卫、邾伐齐,送太子昭回国即位,是为齐孝公。战胜齐国后,宋襄公认为自己已经强大,因此想借齐、楚威势称霸中原,便于鲁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把齐孝公召来同他一起与楚国的鹿上(今安徽阜阳市南,或说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结盟,楚国假意允许了他,暗里却布下了天罗地网。到了这年秋天再会,宋襄公遵守信义,不带兵赴会,楚、郑、陈、蔡、许、曹等国诸侯约宋襄公到盂地(在今河南睢县),楚国乘机拘捕了他,并且起兵伐宋。公子目夷从盟会上逃回,力抵楚军,坚决不降。楚见捉到一个国君并无用处,遂把宋襄公送给鲁国,鲁僖公乘机出面说情,放他归国。

  但是宋襄公并未意识到此时其它国家已不再以诚信为本。当时楚强,郑国朝楚,为此,宋襄公在公元前638年伐郑。楚救郑,与宋军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北)。当时宋军已经列好阵势,楚军正在渡河,司马子鱼(即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渡河未毕)也,请击之”,宋襄公不同意。楚军渡过河以后,还没有摆好阵势时,子鱼又让他乘机发动進攻,他还是不同意。一直等到楚军准备好了之后,宋襄公才下令出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受了伤,国人因此埋怨他,但他却说什么:“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泓水之战,宋国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宋襄公因伤而死。

  * 兼听则明的晋文公

  早在齐国称霸中原时,处于南方的楚国就向东扩充势力。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发生争权斗争,国力稍衰。楚国又向北发展。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霸业,与楚较量,结果把性命都丢了。齐国称霸时的盟国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家,这时都转而成了楚的盟国。

  正当楚国想称霸中原之时,晋国在晋文公的整顿下,开始强大起来。

  晋国受封较早,始封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都城在唐(今山西翼城县境)。叔虞的儿子燮父时迁都今天太原晋水之旁,改国号曰晋(详见《国语?晋语》、《史记? 晋世家》),就是后来的晋国。它的疆域只要在今天晋南和汾、浍流域一带,四面都是戎狄小国,虽然地大势固,但影响了它与中原的交往。西周末年,晋国开始强盛,晋文侯曾与郑武公共同辅平王东迁。公元前745年文侯死,子昭侯立,封文侯弟桓叔成师于曲沃。此后的晋国,实际分裂为二。春秋初年的六十七年间,内乱一直没有停息,到公元前679年,旁系武公灭晋而自立,并获得周王的册封,终于取代大宗列为正式诸侯,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而统一起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