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下五千年历史真貌_心缘【完结】(92)

  “八王之乱”使晋朝原本就衰弱的统治進一步恶化,生产遭到破坏,数十万人丧失了生命,许多城市被洗劫和焚毁。在洛阳13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迫服役,城内米价贵到一石万钱,不少人饥饿而死。这不仅导致国内人民纷纷起义反抗暴政,而且域外的匈奴、鲜卑诸族也对西晋的政权虎视眈眈。

  *西晋少数民族的内迁和佛教的传播

  东汉末年以来,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和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以及周边各少数民族间的争斗,中国西部和北部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的向内地迁徙。到了三国末年和西晋初年,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西晋统治时期,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居住着少数民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

  少数民族和汉族在杂居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一方面,在汉族的影响下,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另一方面,这些少数民族大多信仰佛教,在与汉族交融时,佛教渐渐传播开来,并被汉人所接受。

  西晋时,在洛阳的著名僧人有竺法护、竺叔兰、支敏度等,他们主要从事译经工作。竺法护叹大乘经典未传入中国,便于西晋武帝时游学西域,通晓三十六国语言后回国宏法。

  西晋时,相传东西两京的寺院一共有180所,僧尼有三千七百余人,这虽然是后世的记录,亦未必为信史,但竺法护时代已有“寺庙图像崇于京邑之说”;而见于现存记载中,则有西晋时洛阳的白马寺、东牛寺、菩萨寺、石塔寺、愍怀太子浮图、满水寺、盘玛山寺、大东寺、官城西法始立寺、竹林寺等十余所。

  西晋八王之乱以后,五胡入侵,外来僧人得以籍此机会来传扬和翻译佛经,使佛教進一步在中原地区传播。

  西晋末年的天灾预警

  “八王之乱”爆发的同时,天灾也十分频繁。

  据《晋书?五行志》记载:晋元康三年(293年),四川地震;元康五年(295年)四月庚寅夜,暴风,城东渠波浪杀人。七月,下邳大风.坏庐舍。九月,雁门、新兴、太原、上党灾风伤稼。元康六年(296年)五月,荆扬大水。元康七年(297年),秦、雍二州大旱,疾疫,关中饥,米斛万钱。元康九年(299 年),“ 三月旬有八日,河南荣阳、颖川陨霜,伤禾。永宁元年(301年)七月,南阳、东海大水。十月,义阳、南阳、东海霖雨,淹害秋麦。永嘉三年(309年)五月,大旱,襄平县梁水淡池竭。河、洛、江、汉皆可涉。……

  天灾如此之多,之频繁,而西晋王朝又往往无力赈灾,老百姓饿死了许多。上天在预警,预示着西晋王朝的统治正逐渐走向崩溃。

  西晋的灭亡─“江东有虎”

  西晋内乱之时,域外的匈奴贵族共推刘渊为大单于。

  刘渊字元海,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汉化程度很深。刘豹死后,他代为左部帅,惠帝时为五部大都督。

  304年,刘渊开始起兵。很快发展到五万人,定都于离石(山西离石),建国号“汉”,自称汉王,“胡”、汉各族很多人归附他。他在军事上也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攻占了太原、平阳(山西临汾)等地,向南迁都于蒲子(山西隰县)。

  308 年,刘渊称帝,迁都平阳。接着派王弥、刘曜等率大军進攻洛阳。当时在洛阳掌握大权的东海王越,为了自保,竟带领四万人马和大批朝臣撤出洛阳,东驻于项,并于次年忧郁而死。刘聪趁此机会消灭了东海王的人马,攻克了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的孙子司马邺为帝,定都于长安。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此时晋已无力御敌;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310年,刘渊死,子刘聪杀兄自立为帝。

  317年镇守建康(江苏南京)的亲王司马睿,宣布继位称帝,建都建康(江苏南京),史称“东晋”。建康地处江东,故曰“江东有虎”。

  西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它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短期的良机。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不过,在西晋短暂的统治期间,近一半时间是处于战乱之中,因此经济谈不上什么发展。但西晋文学则开始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

  东晋的兴亡

  (公元317年—420年)

  诸葛亮在《马前课》的第二课中预言了东晋取代了西晋,曰“江东有虎”。而在第三课中预言是这样写的:扰扰中原,山河无主,二三其位,羊终马始。历史的真实又是怎样的呢?

  * 东晋的建立和祖逖北伐

  西晋末,北方的刘渊、石勒的势力日益强大。317年,晋愍帝投降的消息传到建业,司马睿自称晋王。第二年,他改称帝号,是为晋元帝,建都建康(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

  东晋建立后,元帝采取措施安定国内。由于中原战乱,许多北方士族南渡。东晋政府便在流人集中的地方,用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侨人单立户籍,称为侨户。侨户最初享受不为国家纳租服役的优待,后来即使纳租调也比一般编户轻些。

  东晋建立后的态势是:据有南方,其中荆州势力强于扬州;但北方大部分领土除幽州和并州外,尽在胡人手中。因此收复中原成为东晋一些有局康亩酝饽勘辍?

  但在江南建立起一个偏安的小朝廷,是元帝司马睿和王导的共同想法,所以他们无意于北方。当时,王导居中执政,王敦在外掌兵,势力很大,故当时有“王与(司)马,共天下”之说。元帝任命王敦统领荆州,率重兵镇守武昌。

  但一些有志之人则对偏安表示异议。居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军谘祭酒祖逖上书给司马睿,坚决要求出师北伐。祖逖的要求,使司马睿左右为难。但是他又不愿意因直接拒绝祖逖的要求,而激怒一部分有着光复中原志向的南渡北人。最后,司马睿只得对祖逖采取敷衍的态度,一方面同意祖逖北伐,并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另一方面则既不供给武器馅甲,也不调拨士兵,只给一千人的粮廪和三千匹布,由祖逖自己去召募军队。

  祖逖,范阳遒县(河北涞水北)大族,晋末率亲党流移至京口。他认为北方民心可用,北伐有希望成功。祖逖率部渡江后,在淮阴冶铸兵器,募得二千人,向前進发,招抚河南一带的坞主势力。祖逖待人热情,不蓄私产,与将士同甘苦,虽宗族子弟亦皆耕地、担柴。因此,祖逖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

  但就在这时,王敦之乱爆发,祖逖知道北伐事业必将无成,遂忧愤成疾,321年病死。祖逖死后,石勒又攻占河南,祖逖北伐宣告失败。

  * 东晋政权内部争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