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35)

  在邵雍的《皇极经世书》中,同其他几位理学开创人一样,也讲到太极、道、阴阳、理、气、天地、人、物、神、性、情、命等一系列范畴,用以说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说明社会人生之义谛.理学家们就是用这些基本范畴来建构自己的学说和思想体系的.自北宋开始,至明、清七百余年之间,理学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备,然其基本框架结构则是"北宋五子"所创建.

  自宋初开始,由于陈抟的倡导和传授,象数学便逐渐兴起,并且发展为独具风格的思想流派.自邵雍开始,象数学又变成了理学家借以表达理学思想的一种重要形式,他是第一个用象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理学思想体系的理学家,是先天象数学的开创者.《皇极经世书》的基本内容是用一种特殊方式解《易》的重要著作,其中也体现了《大学》、《中庸》、《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主要思想.从表面上看,《皇极经世书》与《周易》不甚相干,其实这部书同《周易》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中的太极、两仪、四象、阴阳、刚柔、八卦、六十四卦……等都是《周易》

  中的基本内容,也是《皇极经世书》中的基本范畴,只是由作者用了新的构思,并赋予新义.这一层早被朱熹看透.他说:"某看康节《易》了,都看别人的不得."(《朱子语类》卷100)这里说的康节《易》,指的就是《皇极经世书》,"都看别人的不得"是朱熹对康节《易》的推崇.自朱熹以后,理学家差不多都从邵雍那里借取了许多思想资料来丰富他们的理学思想.

  就象数学派这个系统来看,自邵雍创立体系之后,他的儿子、门人都热心于象数学的研究,并且形成一个独具风格的学派,流传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

  (李刚兴 撰)

  主要参考书

  1.《宋史·道学传》(一)

  2.《宋元学案》卷9《百源学案》

  3.邵伯温:《闻见前录》卷19《闻后录》卷5

  4《邵康节先生年谱》《康节外集》附录本

  5.《邵子全书》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公元1060年)嘉兴徐必达刻本6.《皇极经世观物篇释义》明余本撰 明嘉靖间四明杜恩补刻本7.《宋明理学史》侯外庐等主编 人民出社1984年出版8.《朱子语类》卷100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理学鼻祖 周敦颐

  (1017——1073)

  一、锐于求志 得圣贤不传之学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水,举著半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春陵只一般.

  这首诗是周敦颐50岁(公元1066年)在永州做通判官时寄给家乡族人的自况诗.

  从诗中可以看出,他虽然做官多年,并未由此而改变自己的儒士本性和对圣人之道的执着追求,一直过着亦官亦儒的生活.另外也可看出,周敦颐在物质生活上并不宽裕.

  从26岁开始,周敦颐就进入仕途,做了30年的地方官,主要是做司法官,建立了一些政绩,受到当时一些士大夫的赞扬.在30年的政治生涯中,除了按当时的政治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周敦颐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了对儒学的研究与传授之中.

  因此,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学术上,都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下面概略介绍一下这位理学开山祖师的行事与为人.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谥号元,称元公.他曾建书堂于庐山之麓,因堂前有一溪,乃以其家乡濂溪为之命名,又将其书堂取名为濂溪书堂,晚年定居于此,故后人又称他为濂溪先生,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濂学".其父周辅成,赐进士出身,官至贺州县令,于周敦颐15岁时去世.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年少的周敦颐随其母从营道到京师开封,投靠舅父龙图阁直学士郑向,在郑的抚育下成长.24岁时,因其舅父的荫子关系,被朝廷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主簿.到任后,该县有一疑案久不能决,周敦颐在解决此案中便初次显示了他的才能.庆历四年(1044年)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第二年,南安有一狱四,法不当死,而转运使王逵却决定严加处理,众官虽觉不当,但他们慑于王的权势,不敢出面讲话,惟敦颐独能据理力争,王逵不听,他便弃官而去,气忿地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宋史·道学一》本传)王逵终于省悟,放弃了原来的意图,囚犯免于死刑.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二程的父亲大理寺臣程响在南安认识了周敦颐,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更知其"为学知道",同他结为朋友,随即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南安拜敦颐为师受业.是年冬,移郴州郴县(今湖南郴县)县令,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改任桂州桂阳(今湖南桂阳)令.因其在郴州和桂阳皆有治绩,得到了达官们的赏识和推荐,于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

  到任时,当本地人得知他就是当年在分宁做官时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颐,就高兴地说:

  "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同上)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签书署合州判官,共计五年.嘉祐六年(1061年),迁国子监博士,通判虔州.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转虞部郎中,擢提点广南西路刑狱,次年移知南康军.熙宁五年(1072年)定居于庐山濂溪书堂,次年六月病死于此,终年57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